楠木軒

走近有“世界石油鑽井之父”美譽的大英卓筒井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休閒

來源:四川日報

工匠在製作打撈工具。

卓筒井大順灶老井。

卓筒井大順灶灶房。

卓筒井大順灶遺址。

1月4日,記者驅車從遂寧市大英縣卓筒井鎮往東行駛1公里,在半山腰山嘴處,大順灶卓筒井便坐落於此。

這裏翠竹環繞,星羅棋佈的農家小院掩映其中,穿過竹林下的石階小路,20餘口具有北宋特色的老鹽井分佈各處。在一處名為“亂葬墳井”的井眼處,3位師傅正在製作打撈工具。其中,廖吉榮是卓筒井井鹽深鑽汲制技藝的省級傳承人,他指着一旁的三四根大楠竹筒説:“這是剛從井下打撈出來的套管,有一兩百年的歷史了,現在要重新下新的套管。”

卓筒井發明於北宋慶曆年間,是以直立粗大的竹筒以汲滷的鹽井。其口徑僅有竹筒大小,能打井深達數十丈,被稱作“世界石油鑽井之父”。目前,以“鑿地植竹”為特點的卓筒井,在大英縣卓筒井鎮有18個灶房遺址,245眼老井,成為研究宋代卓筒井井鹽深鑽汲制技藝的唯一實物資料。

2019年10月,大英縣蓬基井入選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蓬基井是為探尋油氣資源而偶然發現的巨大鹽井。近年來,大英將卓筒井、蓬基井及蓬萊製鹽化工廠聯合打造,深度挖掘大英縣的井鹽文化,共同打造大英的文化旅遊名片。

國保名片

以“鑿地植竹”為特點的卓筒井,僅在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卓筒井鎮活態保留並得以傳承。2006年6月被國務院公佈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卓筒井是北宋慶曆年間(公元1041-1048年)的一項重大發明。它是人類始創的用椎架子套圜刃形鑽頭,以衝擊式方法向地下深處開鑿的小口徑深井鑿井技術。人類在開採鹽滷的過程中,發現了深埋地下的油氣資源及其它礦藏,將人類的能源革命推向了新的高潮。卓筒井被稱為“世界石油鑽井之父”,也被學界譽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人類發明最早的小口徑鑽井技術

鹽是古代內陸國的立國之本,長期被國家政府嚴格把控。遠古無人跡時,巴國巫溪鹽泉衝入大寧河隨之奔流,後來,巴人憑藉食鹽貿易創造了“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盛況。蜀國人用鹽,多依巴國,鹽因此也被稱為“鹽巴”。

“人人都知道李冰治水,但少有人知道他還是井鹽生產的創始人。”大英縣文物管理所所長蔣銘説。《華陽國志》中記載:“冰能知天文地理,又識齊水脈,穿廣都鹽井。”公元前255—251年,秦昭襄王命李冰為蜀守,他首次在蜀地開鑿出廣都鹽井。

廣都鹽井,是採用當時老百姓打井取水的方法,通常不太深,且井徑很大,因此稱為“大口淺井”。依靠大口淺井提取鹽滷,成為中國井鹽鑿井技術發展的第一階段。

然而,大口淺井不僅生產力低下,開鑿技術粗糙,而且易塌腔傷人,越到深處越缺少氧氣,人到深處會因時長窒息而亡。加上官府對鹽業的管控,到宋仁宗時期,大口淺井生產走向衰落。

北宋慶曆年間,卓筒井技術出現。蘇軾在《蜀鹽説》中寫道:“自慶曆皇祐以來,蜀始創‘卓筒’。用圓刀鑿山如碗大,深者數十丈……則鹹泉自上。”《天工開物》裏也有記載,這項技術採用“衝擊式頓鑽法”,以圜刃為工具,用類似舂米工具的足踏槓桿“碓架”,鑿成小口深井,以扇泥筒輸送泥水與滷水,整個流程包括鑽井、汲滷、曬滷、濾滷、煎鹽幾個步驟。這種方式最深可鑽探至地下1000米,是人類發明最早的小口徑鑽井技術。

為何這種小口深井被稱為卓筒井?公元1071年,北宋陵州知州文同在奏章中寫道:“蓋自慶曆以來,始因土人鑿地植竹為之‘卓筒井’,以取鹹泉,鬻煉鹽色。”“鑿地植竹”高度概括了卓筒井鑿井的主要特徵。其中“植竹”是指將竹筒作套管,直立入井。同時代的範鎮在《東齋紀事》中也有闡釋:“蜀江有鹹泉,有能相度泉脈者,卓竹江心,謂之卓筒井。”蔣銘説,範鎮所謂的“卓竹”,就是將竹製套管從井口沿着井壁直放井底,其作用便是固井和橫隔淡水,形成汲取小井深處天然黃滷水的生產通道。

卓筒井採滷技術迅速推廣,讓四川自宋代以來井鹽生產相當發達。據南宋紹興二年(公元1132年)不完全統計,“凡四川二十州四千九百餘井,歲產鹽約六千餘萬斤。”到了民國時期,還設立了“大英鄉鹽務所”。據統計,當時卓筒井鎮有108個灶房、老井計1711眼,年產鹽4000餘噸,銷往金堂、樂至、安嶽、大足等地。

不遜於現代工藝的古老智慧

上世紀80年代,在加拿大温哥華舉行的國際鑽井技術研討會上,各國專家都稱自己國家鑽井技術的發明歷史悠久。清華大學教授白廣美拿出宋代蘇軾著《蜀鹽説》、文同的《丹淵集》、沈括著《夢溪筆談》等等著作,力證中國人發明的卓筒井小口徑鑽井技術,是世界首創的衝擊式鑽井方法,比西方早800餘年。

遺憾的是,當時國內尚不知小口徑深井是否有遺存。白廣美回國後,即委託西南石油學院學子組隊,四處尋找卓筒井遺址。蔣銘説,當時四川正在修鹽務志,也在尋找卓筒井的史料,兩方找尋均無所獲。據説,後來隊裏的駕駛員偶然經過卓筒井鎮吳家橋村口,發現一老農正在竹架旁的圓盤水車內踏步,上前一問才知道,那是在曬鹽滷水,而滷水正是取自卓筒井。

這個發現對於中國井鹽歷史來説意義深重。蔣銘説,如果仔細研究蘇軾的《蜀鹽説》,會發現其中對卓筒井的描述,與現在看到的大英卓筒井幾乎無差別。“至少可以證明,宋代的卓筒井在今大英縣卓筒井鎮有大量的遺存。”

英國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表示,“今天在勘探油田時所用的這種鑽探深井或鑿洞的技術,肯定是中國人的發明,這種技術在漢代(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世紀)就已經在四川加以應用”。並認為卓筒井技術“開創了機械鑽井的先河”。

“卓筒井的小口徑鑽井技術,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蔣銘列舉道,首創衝擊式鑽井方法,比西方早800餘年。首創套管隔水法,比西方早400多年。首創世界鑽井史中的第一隻鑽頭,比西方第一隻鑽頭早750多年。首創鑽井技術關鍵工具“轉槽子”,比西方製造出的活環早700多年。首創提撈法採滷,其工藝技術比西方早400多年。首創?盆低壓採氣,是世界天然氣開發史上絕無僅有的科技成果,比現代氣井開採工藝毫不遜色。

卓筒井技術還包含着許多古老智慧。蔣銘説,古人在成千上萬次尋找鹽脈的過程中,總結出“嘴對嘴,長流水;灣對灣,打不幹”“山嘴對山嘴,必定出鹽水”等準則。現在的科學證實,山嘴所在位置的確形成了十分豐富的鹽滷層。

在鑿井和生產的過程中,“落難”是在所難免的。所謂“落難”,是指工具等器物落入井中發生的事故。採用專業的工具將落物打撈起來,則稱為“取難”。這是古代鑽井技術的關鍵所在。

20世紀60年代初,有石油鑽井隊在大英作業,鑽具掉到井裏,用了各種現代方法都沒有打撈上來,鑽井一度陷入停滯。後來請來當地的“懶子”(專門修井的鹽工),利用卓筒井的打撈工具“大提須”,將掉落的鑽具一併打撈上來。“這令當時的蘇聯專家也歎為觀止。”蔣銘感嘆道。

傳統技藝在活態傳承

不過,隨着現代製鹽技術快速發展,這項古老技藝也日漸沒落。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當地文物部門致力於卓筒井的保護和傳承,對老井進行搶救,維護卓筒井井場、灶房、曬鹽壩、曬鹽場等設施,維修和複製各種工具。

2005年,他們把在外省女兒家養老的嚴昌武老人也請了回來。嚴昌武是卓筒井技藝的第45代傳人。從12歲開始,他就跟隨舅公學技術,後來當起了專門司職修井的“懶子”。數十年的經驗積累,他不僅掌握了全套工藝流程,對筒匠、灶匠、扳車匠的技藝都很熟悉,還會製作卓筒井所需生產工具。

眼看這門技藝瀕臨失傳,已經78歲的嚴昌武也感到着急。他除了每天為人們展示取滷技藝外,還傾力將技藝傳授給“接班人”。廖吉榮是嚴昌武的女婿,從1984年就開始跟着岳父學手藝。2016年,廖吉榮成為這項非遺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也將所學技藝傳授給徒弟。儘管嚴昌武老人已經離世,但如今卓筒井井鹽深鑽汲制技藝卻得以活態保留和傳承。

卓筒井現有18個灶房遺址245眼井,分佈在卓筒井鎮的9個村落。其中大順灶卓筒井,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卓筒井遺址。

記者走進大順灶遺址,只見井眼、儲滷池、曬鹽壩、灶房修繕如舊。順着坡路而上,四周滿是翠竹,不時能看到“上廣井”“墳山井”“壩子井”等古老井眼,井場四角以木質大柱撐起茅屋,避免日曬雨淋。計量缸和儲滷池連為一體,上面有6根石質柱礎支撐的小青瓦屋,下面則是3個儲滷池。扳車匠(筒匠)將滷水倒入計量缸,再放入儲滷池儲存,等待曬水匠抽入曬鹽壩曬滷。

曬鹽壩最為醒目,面積1200平方米。壩內矗立着高5米、長15米的曬鹽架,架上鋪滿荊竹椏,頂端放置木質天船。蔣銘介紹,曬鹽架側的筒車似圓盤狀,圓盤的內圈安上木板,人在木板上走動,促使圓盤旋轉,將曬壩架下石坑中的滷水輸送到頂端的天船,再通過天船底部空竹筒的小眼噴射到荊竹椏上,讓滷水中的水分蒸發,滷水下滴,迴流入石坑。

入口處的灶房是煎鹽的處所,前部設灶,上置鹽鍋,滷水放入鍋內燒製結晶成鹽。房內還有一個長方形的鹽炕,用石板砌成,用作最後將鹽烘乾。屋裏還有儲鹽的巨桶,制好的鹽即倒入待運。

灶房是一座始建於清代的建築,兩重檐小青瓦歇山式頂,木質穿鬥結構,很容易聯想到千年前的鹽工在此作業的場景。如今,大英正在打造卓筒井重點文化展示區,人們來到這裏不僅可以看到實物遺存,還能動手體驗從汲滷到煎鹽一系列工藝流程。蔣銘説:“既然卓筒井得以活態保留和傳承下來,我們就要讓它在現代文明裏重新‘活’起來。”(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