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碧霞元君下廟泰山靈應宮|城中古道院 清靜祈福地

由 費莫白竹 發佈於 休閒

泰山靈應宮,原名天仙祠,是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的下廟,位於泰安市靈山大街311號(與校場街交匯處東北角),為泰山老奶奶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相比泰山頂上的上廟碧霞祠,其具有處在市中心的便捷優勢,所以每逢初一十五,都有許多的虔誠信眾前來敬香朝聖,逐漸成為泰安市民禮拜泰山奶奶的新去處。


靈應宮免費領香處

《泰山道里記》有載:“靈應宮,元君下廟也。廟創無考,萬曆三十九年奉敕拓建”。民國時人李東辰著《泰山祠廟紀曆》記述,明正德年間 ( 1506 — 1521 ) ,泰安城西南創建靈應宮,舊稱天仙祠。明萬曆三十九年 (1611 ) ,明神宗頒敕對其進行拓建,形成現今南到山門、北至宮後門、東到東更道、西至西更道的規模,並賜額 “敕建護國靈應宮”。

明正德二年皇帝遣使致祭碧霞元君碑

民國三十二年重修靈應宮碑

靈應宮在清代曾經重修,民國五年(1916)大部分建築物及銅像遭到焚燬。新中國建立後,靈應宮的舊址和殿宇曾長期由兩家企業使用。2002年,靈應宮進行了第一期復建,將南半部分院內廠房、倉庫拆除,恢復了鼓樓、穿堂、迴廊、崇台、東西配殿及月老台等建築物,再現當年“前後殿廡崇麗、迴廊周密”的舊觀。

靈應宮南北長約 150 多米,東西寬約40 餘米,佔地面積 6000 多平方米。山門前臨靈山大街,因道路路基較低,使山門前出現一個高台,人們必須拾級而上方可進入山門,彷彿由此將喧囂的塵世與這清幽的古道院,劃了一個清晰的分界線。清人沈廷芳曾有詩讚雲:“泰安城外古道院,殿宇插漢何清幽”。

靈應宮山門為磚石結構,單檐捲棚歇山頂,磚檐層層疊澀而上,拱形門,兩側有聯:“天下巍峨第一山,人間無雙靈應境”,上有“靈應宮”額。山門內東西兩側,有鐘鼓樓。東側鐘樓為民國時所建,內原有銅鐘一口,1972年移至岱廟。西側為仿明式鼓樓,是根據原址發掘現場復建的,磚木結構,比鐘樓體量略大,為方形五脊歇山頂,大出檐,亦分上下兩層,木質地板。

山門

鐘樓

鼓樓

穿堂,是一進院落的結束、二進院落的開始,古籍中所述“殿廡崇麗、迴廊周密、中為崇台”之地便倏地展開。原先崇台上設有銅亭一座,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建於岱頂碧霞祠,後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前後被移至泰城遙參亭,清順治五年(1648)被移至靈應宮內。銅亭的構件及神像均為銅鑄鎦金,故又被稱為金闕,為重檐九脊歇山頂,原有四面裝隔扇,能移動開關,另有四壁和天花板等,內祀碧霞元君銅像。1972年,為更好保存這一珍貴文物,在靈應宮內放置了320多年的銅亭被移至岱廟。

穿堂

現已移至岱廟的“天仙金闕”

靈應宮崇台

由崇台向後,即為主體建築正殿。正殿建於方形石台之上,五脊硬山頂,上覆灰陶瓦,綠琉璃瓦剪邊,五架樑八檁前廊式,面闊五間。內祀碧霞元君、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等像。大殿兩端各有一殿,東為北斗殿,西為月老殿。大殿坐落的石台東西兩側分別為東西配殿,東配殿供奉眼光娘娘,西配殿供奉送子娘娘。其格局基本上與上廟碧霞祠保持一致。

大殿

東配殿-眼光殿

西配殿-送子殿

月老殿

2006 年,泰山靈應宮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經有關部門批准,恢復道教活動,交由泰安市道教協會管理使用。經泰安道教界的不懈努力,其東邊的二期修復工程也順利完成,目前已成為泰安市道教協會的辦公之地以及泰山道教文化展示窗口。2019年7月,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山東省道教協會會長、泰安市道教協會會長、碧霞元君上廟泰山碧霞祠住持張誠達道長兼任靈應宮住持,正式將碧霞元君上下二廟合為一體,按照“清淨道場、靈應福地”的全新定位,大力規範和加強廟觀管理建設,從而掀開了靈應宮發展的新篇章。


#玄門道教#

轉自泰山碧霞祠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