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風光如此多嬌,引無數詩人競折腰。雄峻壯美的三峽,令人神醉,使人忘情。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為三峽寫了難以計數的讚美詩。
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曾被貶謫四川任職數年。他有次遊歷三峽,在巫山發現有上千首詩人的題詩,但是水平良莠不齊。眼光很挑剔的他,從這上千首詩中,挑選出佳作四首作為範本,予以宣傳推介。劉禹錫這麼做,就相當於搞了一次三峽題詩排行榜。這對於豐富三峽景區的文化內涵,無疑大有裨益。
在劉禹錫選定的四首詩中,有一首詩的作者名叫皇甫冉。後人認為,在劉禹錫選定的四首詩中,以皇甫冉的作品為最佳,當居劉禹錫這個排行榜之首。因而,皇甫冉被譽為唐人三峽詩之魁首。
“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雲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皇甫冉的這首《巫山峽》,詞語清麗,意境高遠,韻律流暢,聲色兼備,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巫峽雄偉險峻、幽雅神奇的風姿,確屬上乘佳作。
皇甫冉,乃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市)人氏,天寶十五載(756年)進士。有種説法稱,皇甫冉是本科狀元得主。但這種説法,缺乏史料支撐,應為誤傳。皇甫冉成名較早,十歲時便會寫詩作文,十五歲時其文才受到大文豪、名臣張九齡的讚賞,親切地稱之為“小友”。張九齡與皇甫冉的忘年交,造就了一段詩壇佳話。
雖然有才且成名很早,但皇甫冉的科舉之路並不順利。進士及第時,他已是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跟本篇要介紹的另一位詩人郎士元一樣,皇甫冉考中進士之後,在宜興一帶避了一段時間的兵禍。之後,歷任無錫縣尉、左拾遺、右補闕等職務。其間,他還在王維的弟弟王縉手下服務過一段時間(河南節度使幕府掌書記)。五十三歲那年,皇甫冉奉命到江南一帶視察巡視。在順便返鄉省親時,病逝於家鄉。
皇甫冉的詩,風格清新飄逸,意韻深遠。他的《春思》,也是被歷代傳誦的佳作:“鶯啼燕語報新年,馬邑龍堆路幾千。家住層城臨漢苑,心隨明月到胡天。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為問元戎竇車騎,何時返旆勒燕然。”此詩的內容,是少婦思念遠在邊疆征戰的夫婿,寫得情意綿綿,又不失明快亮色。“心隨明月到胡天”一句,構思精巧,堪稱妙筆。
在皇甫冉的其它詩作中,亦頗多佳句,比如“燕如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積水長天隨遠色,荒林極浦足寒雲”、“泛舟因度臘,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驚”等等,讀來意趣盎然。
皇甫冉有個弟弟,名叫皇甫曾。皇甫曾比哥哥早三年進士及第,與以《楓橋夜泊》而名揚天下的張繼同榜登科。跟哥哥一樣,皇甫曾亦為官不顯,但也是唐代知名詩人,在詩壇與皇甫冉齊名。皇甫兩兄弟,同為知名詩人,又都是進士出身,亦屬詩壇科場佳話。
皇甫曾的名作《秋興》,寫得很有韻味:“流螢與落葉,秋晚共紛紛。返照城中盡,寒砧雨外聞。離人見衰鬢,獨鶴暮何羣。楚客在千里,相思看碧雲。”此詩借秋景抒相思,景生情、情寓景,情景融為一體,渾然天成。
與錢起並稱為“錢郎”的詩人郎士元,是皇甫冉的同榜進士同學。郎士元,乃中山(在今河北定州市境內)人氏。郎士元的出生年份已不可考,因而他多大歲數金榜題名不得而知。
皇甫冉、郎士元中進士的這一年,是“安史之亂”為禍最烈的一年。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也沒有停辦科舉考試,由此可見大唐王朝對科舉的重視。大約是因為“安史之亂”,郎士元沒有被政府馬上封官安排工作。為躲避兵禍,郎士元跑到了江南宜興一帶。
進士及第六七年之後,郎士元方才得到了一個副縣級幹部的任命(渭南縣尉)。後來,郎士元又做過一段時間的京官(左拾遺、員外郎),官終郢州(屬地在今湖北武昌一帶)刺史。
郎士元政績不顯,這方面沒有太多的話可説。他之所以能夠青史留名,是因為他一個詩人。郎士元的詩,在當時有較高的知名度。同錢起一樣,朝中大臣“出牧奉使”(外放擔任府牧或節度使),如果沒有郎士元題詩相贈,也會被人視為很沒面子的事情。
郎士元的詩多為投贈送別之類,題材內容比較狹窄,佳作不是很多。有人認為郎士元的詩頗具謝靈運之風,也有人認為郎士元“其才褊狹”,作品的名聲與水平不太相符。難怪自視甚高的錢起,恥於與他並稱“錢郎”。
應該承認,在郎士元的詩中,也有一些精巧輕靈、清新明快之作,比如《柏林寺南望》:“溪上遙聞精舍鍾,泊舟微徑度深松。青山霽後雲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峯。”
壹點號谷荻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