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煙雨濛濛中走進南潯古鎮的“百間樓”,再嚐嚐當地的風味美食

由 伯國平 發佈於 休閒

今天是搜狐十八週歲的生日,先祝我狐生日快樂,越狐越精彩,有道是:跟着狐狐走,活到九十九;跟着狐狐走,一切都會有,哈哈:)
今天再發一組江南,帶大家去浙江湖州南潯古鎮的“百間樓”走走吧!
片子拍攝於去年十一月下旬,當時是去江蘇溧陽南山竹海蔘加一個活動,活動結束後又和大河一起去南京拍了兩天,遊罷金陵後,俺獨自一人又去了嚮往已久的南潯古鎮。
南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具有七千餘年悠久歷史,南潯曾由南林和潯溪兩村組合而成,位於中國長三角城市羣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軌上海的東大門。
南潯古鎮歷史悠久,南宋以來已是“水陸衝要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因濱潯溪河而名潯溪,後又因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鎮,南林、潯溪兩名各取首字,改稱南潯。由於蠶絲業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明萬曆至清中葉南潯經濟空前繁榮鼎盛,清末民初已成為全國蠶絲貿易中心,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説。
那天我是從南京乘高鐵去的湖州,當天就在湖州下榻,得到了在網絡上相交數年的南潯本地攝友“刑者行者”兄的盛情款待,熱情的“刑者行者”兄不僅提前給我訂好了賓館,還帶我去嚐了太湖湖鮮,賞江南美景,讓我真正享受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
南潯古鎮距離湖州市區有一個小時左右的車程,21號,“刑者行者”兄開車,陪着我在南潯古鎮轉了大半天,可惜那天的天氣不好,一直陰雨連綿的,冒雨在古鎮上拍了一天,還是挺有收穫的。
既然號稱江南的六大古鎮之一,南潯也是一座“水鄉古鎮”,鎮北運河東西橫延,鎮中市河南北穿鎮而過,河街相交橋樑通便,黛瓦粉牆綠柳拂水,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美景圖。
目前的南潯古鎮分為景區和非景區兩大塊,景區主要是“小蓮莊”、“藏書樓”那些古代名人的“故居舊宅”,門票要一百大洋。而非景區就是河邊“百間樓”那一片老民居,不收門票。
那天是個週末,某旅行社在上海弄了個“萬人遊南潯”的“大手筆”,導致本來很寧靜的南潯古鎮景區裏頓時就成了人山人海,也給我們的拍攝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好在遊客們都沒去“百間樓”那邊遊玩,讓我們能夠很從容地在煙雨濛濛中慢慢地行走拍攝南潯的“百間樓”。
“百間樓”在古鎮的東邊,沿河蜿蜒而建,長約400米,彎彎的河道兩邊全是帶有廊檐的民居,粉牆黛瓦,古樸滄桑,相傳是明朝萬曆年間被罷黜的禮部尚書董份回鄉後給女眷們居住的地方,因沿河兩岸,當初建成時約有100間樓房,故稱“百間樓”,百間樓也是江南水鄉至今保存最為完整的沿河民居古建築羣。
據介紹:傍河而築的百間樓,有的充分利用空間築騎樓;有的樓前連披檐,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陽。百間樓的封火山牆,有三疊式馬頭牆;也有琵琶式山牆,高低錯落,極富情趣,各樓之間又有券門相隔,把人們的視線引向縱深。沿河石砌護岸整齊,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家、商人上岸、下船,搬運貨物和出行,又便於百姓汲水和洗滌。百間樓的建築即保持明代建築風格,又具有清代建築遺韻,是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味的民居樓羣建築。嘉慶年間張鎮曾有讚美百間樓的詩句“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描繪出一幅形象生動如詩如畫的秀麗景色和水鄉風光。
我們那天是午飯後去遊玩的“百間樓”,當時天空中正下着小雨,正好是俺期待的“煙雨濛濛”中的水墨江南的味道,呵呵:)
400多米的沿河拍攝,真有點“一步一景”的感覺.......
帶有廊檐的民居......
最後發幾片南潯的美食吧,這是蝦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