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8天,中國第一批,甚至是世界第一批電競本科專業的40名大一學生,將在位於南京市弘景大道的南廣學院裏接受為期4年的教育。
“電競成為本科專業”,消息公佈時,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背後推手田雲鵬,中國第一個電競專業教授,其實遊戲打得馬馬虎虎。
更沒有幾個人知道的是,消息公佈前48小時,改了20多遍的合作協議才敲定,電競本科教育的第一步差點夭折。
01
從紅白機到王者榮耀,首位電競教授從來不是高手。
6月6日,高考前一晚,田雲鵬安排公司的微信公號發了篇文章:《聽説高考前一天,你還在玩王者榮耀》。5分鐘後,他轉發到朋友圈,“記得10年前的今天,我和同學爬牆去網吧玩澄海3c,然後第二天超常發揮。”
“我屬於典型的遊戲愛好者,翻過牆逃過課,網吧裏幹過架。”田雲鵬説。已經掛上教授名頭的他,平時脖子和腰桿都習慣挺得直直的,一説起遊戲,眼角還是會笑出彎來。
但和中國1.7億電子遊戲玩家相比,田雲鵬從不是個中高手。從小學2年級開始玩的紅白機,到星際爭霸,再到19年後的王者榮耀,他自稱“一直是個中等玩家,從沒到過中高以上的水準。”
勉強算得上的天賦,是從小對數據敏感,專走“數據流路線”。
“最早打魂鬥羅,剩下三條命怎麼通關,要不斷嘗試去尋找最佳方案。包括後來接觸到魔獸爭霸時,我寫了本小本子,英雄的技能單位、攻擊力的成長,建築物的生命……所有東西記得滿滿的,我都能倒背如流。”
對遊戲的沉迷,並沒有隨着年紀消減。田雲鵬的公司裏還放着四五台遊戲機:
最早最流行的紅白遊戲機,世嘉遊戲機,最近又購入一台Xbox-one,專供員工和他自己使用。
在《歷史》中,希羅多德寫道:
“大約3000年前,呂底亞人發明了一種奇怪的補救方法來解決饑饉問題:先用一整天來玩遊戲,只是為了感覺不到對食物的渴求;接下的一天,只吃東西,剋制玩遊戲……靠這一做法,一熬就是18年,期間發明了骰子,抓子兒、球以及其他所有常見遊戲。”
這是關於遊戲成為人類文明基本組成部分的最早描述之一。古代的遊戲和現代的電競一樣,有種説不清道不明的魅力。
“但電競其實是一個存在於職業層面上的概念。很多人認為英雄聯盟的用户就是電競用户,其實金字塔尖上的才是。很多人説自己玩遊戲就是在玩電競,其實是他們就是隻是遊戲,電競成了玩遊戲、逃避現實的一個理由。”大電競創始人,中國電競圈內最資深主編周奕告訴鋅財經潘越飛。
最近,田雲鵬在參與編寫電競本科教材。
編委會定下電競史的開頭是“1998年,中國電子競技出現了最初的萌芽,一些境外的電子遊戲被引進到中國,而電子遊戲中攜帶了局域網的對戰功能,讓中國人,尤其是青年一代發現了其中的公平競技樂趣……《星際爭霸:母巢之戰》和《反恐精英》這兩款具有歷史意義的競技遊戲迅速掀開了電子競技遊戲的第一股熱潮”。
那一刻,他有點出神。
02
在教室投影儀打遊戲,在千人禮堂打遊戲,他帶着大家一起瘋狂造夢。
2008年,田雲鵬走出那家他經常通宵的網吧,離開山東淄博,進入南京,成為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電競社社長。
那一年,國家體育總局將電子競技列為第78號體育運動,李曉峯、盛佳、申磊等10名電子競技選手成為北京奧運會火炬手。
“做不了隊長,只能做社長。”田雲鵬説。作為非遊戲高手,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2009年冬天,成為電競社社長的第二年,他在南廣能容納一千四五百人的大講堂裏做了一場電競晚會。同樣的位置,過去的文藝類晚會幾乎場場爆滿,這一次上座率卻不到四成。
“不算成功。”田雲鵬回憶説。
但那是南京市舉辦的第一次電子競技晚會,南京七八家學校的電競社社長慕名而來。小圈子裏引起了轟動。放現在,妥妥的朋友圈刷屏。
當晚,鄰校電競社長提議搞一個全南京的電競聯盟。田雲鵬考慮了一整個寒假,在第二年開春的時候同意了。
原因有二:
一是單一社團體量小,難拉贊助、辦活動。田雲鵬曾拿着策劃掃街,跑完周邊四五十家麻辣燙館、理髮店、炸雞店後,只拿到一個KTV的代金券。
二是為拉活南京市內的電競氛圍。“一所學校牛不夠,每一所學校都牛的話,南京整個電競氛圍才會起來,大型賽事、明星互動、贊助就都有了。”
聯盟成立後,會員學校從18所發展到26所,其創辦的3E聯賽到現在已第11屆,社長來來回回換了158個,但聯盟從未斷過。
10年的累積使田雲鵬成了南京電競圈裏的“扛把子”。他組織大家在教室的八十寸投影儀上打過比賽,在千人報告廳打過比賽,在南大、東大、南航大、南師等最好的學校禮堂裏打過比賽。“別人説那些地方不可能打比賽,是瘋子的想法,結果我都做到了。”
他還剩最後一個野心沒被滿足:在母校“鬥獸場”——那個和古羅馬鬥獸場建築形體一樣,能容納6000多名觀眾的的地方——做場電競比賽。
而這,需要電競從小打小鬧成為真正的主流。
03
要錢,懸;要協議,懸;要教材,懸。電競本科差點夭折。
“我認為電競一直不是很主流。UZI,像他這樣的人,粉絲量肯定是比傳統體育明星多的,但你不知道他。”周奕説。
這一局面,因為電競本科專業的出現有了轉機。
“做電競教育的想法在2015年就有了。”田雲鵬説:“當時想得很簡單,這邊有幾億的市場,數千家企業的人才缺口。往深一點看,大家敢做培訓,但沒人敢把電競放到大學裏去做,提都不敢提。”
田雲鵬錯了,這個瘋狂的想法,不僅僅是他有。戴志強,中國傳媒大學博士後導師,藝術與科技本科專業帶頭人,也在琢磨申報電競學科的事情。
一個懂學術和本科申報流程,一個懂遊戲和產業架構,學界與業界的碰撞迅速擦出了火花。2016年3月電競專業獲教育部批准,專業代碼130509T。
“從此電子競技不是選修,不是輔修,不是打擦邊球,而是正兒八經的專業。該來的一下子都來了。”專注於電競本科教育的恆一文化,同年成立。
但這條路並不好走。
電競專業獲批僅作了內部公示,恆一文化與南廣學院簽下的獨家代理協議必須保密。
也就是説,恆一沒有任何證據説服投資人出資。“那時候沒人相信我們,估值高或低都無所謂了。”最後是前一家公司投資方嘉豪銘泰和新組建的基金,以比普通項目種子輪低30%的估值給了點錢。
與中傳南廣學院的合作也拖了半年。
雖然南廣學院希望拿下電競專業全國第一的地位,恆一是南廣接觸的第一家機構,合作看似沒跑了,細節卻還有懸念。不是合作太淺,就是學校怕給的業界導師的名額太多;不是版權沒談好,就是師資沒談攏。公司離學校30多公里,連着三個月,田雲鵬平均兩三天就得跑個來回。
投資懸着;學校合同懸着;發佈會拖着;教材和師資更是推不動。全公司20名員工為此忙的團團轉。
“沒有任何奇蹟,就是靠磨。”恆一和南廣學院的合同來來回回改了20多次後,終於定稿,2天后,發佈會召開。
《中國電競幕後史》作者BBking在發佈會上説道:
“美國籃球、棒球、橄欖球都是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變化,才有今天。日本的甲子園建立於1924年,已經快100年了。
中國電競從1998年到現在,剛過18歲,我希望80多年後,也有人能想起今天我們在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啓動中國第一個本科電競專業。”
2016年12月21日,中國教育圈和電競圈,都炸了。
04
40個名額,3500人報名,比考國家公務員還熱門。
“電競專業人才是個挺偽的概念,我對電競教育一直不是很認同。”在周奕看來,電競加入本科體系還為時過早,“而且在兩三年前,很多電競企業就有一個內部標準:211、985,他們並不在乎你是不是電競專業畢業的。”
但電競本科首次招生情況還是異常火爆。從發佈會正式召開,到2017年1月14號報名截止,23天,40個名額,4000餘人報名,報錄比達超過1:100。
“太恐怖了!”田雲鵬説,“一般藝考的報錄比大約在1:30到50之間,最誇張的,比如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能超過1:200。我們當時預估報名比例是25倍,結果它超過100(倍),這個數字是所有人沒想到的。”2017年,國家公務員的報錄比,是1:36左右。
電競專業的暴熱並非意外。早在2004年已出現電競專業培訓,內蒙古、湖南、南京、上海等地均有相關院校和機構,但發放的只能是專科文憑。
“有一些院校,像傳媒大學,它跟整個行業內的後期製作、解説、主播本身有關聯,他可以去開一個相關的課程,但也只是在原本的專業課程之內增加了方向性的一部分。
有些非本科院校,包括機構,可能還是想要借電競教育去講一個故事,增加一些院校盈利。”中國最大的第三方電競賽事平台,華奧電競總裁張梓反饋説。
據田雲鵬介紹,恆一文化和中傳南廣學院合作成立的是中國首個電競本科專業,藝考試題以分析和解説比賽視頻為主,涉及《英雄聯盟》、《DOTA2》和《CS:GO》等遊戲;培養目標有電子競技節目製作、戰術分析師、電競賽事策劃運營、俱樂部運營管理4個方面;核心課程包括:
電子競技遊戲解析、競技運籌學、電競心理學、競技戰隊戰術設計與優化、電子競技節目管理與運營等12門。
“我們不是教學生玩遊戲,我們要做的是學科體系的建設,打造全方位、多元化電競教育體系。”田雲鵬説。
南廣電競專業聘請電子競技俱樂部LGD創始人潘婕,前星際爭霸選手創始人楊沛,War3傳奇選手、世界冠軍李曉峯,《中國電子競技幕後史》作者、中國首批電競人之一劉洋為業界導師。恆一文化也成立編委會,聯合戴志強等學界人士共同編寫中國第一套的電競高等教育教材。
“整個行業人才是斷層的。如果給我一個選擇的話,我可能會嘗試引入一些新鮮的血液,這些人才進入後,整個行業也會有一個洗牌的過程。”談起電競本科專業的設立,張梓回應説。
目前電競產業鏈涉及職業戰隊、媒體發行、電競中心、藝人經紀等9個電競方向,國內電競公司10000餘家,需求職位方向達36個,崗位空缺超26萬人。
在電競本科發佈會結束的3個月後,恆一文化獲得數百萬元的天使輪融資,公司估值6000萬。“項目壁壘高,有先發優勢。”這是投資人徐馳選擇出資的主要原因。
“就算有第二個電競本科專業出現,南廣也有一年半的優勢期,恆一也是,這很關鍵。足以讓我們師資、教材、學科標準上做到領先。”田雲鵬補充道。
2022年,杭州亞運會,電競是正式比賽項目。中國第一批通過電競本科教育的學生已經工作1年,第二批學生剛步入社會。走出新手村,這只是接受挑戰的第一步。
有網友曬出在外吃飯偶遇鳳姐的照片,圖片中的鳳姐一直在低頭玩手機,看樣子也是個網銀少女吖
話説鳳姐是長得醜,但是很有正能量,靠自己勞動吃飯,誰都沒有資格去嘲笑別人。
羅玉鳳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女孩、關於她的報道我看了很多、她自強自立 在逆境中不斷的成長、特別把20萬打賞錢全部捐獻公益、值得敬佩!為她點贊!
真的佩服鳳姐,自強不息,一個人活的精彩。人的長相是父母給的,請尊重父母,尊重每一個人。敢問有幾個人可以做到像鳳姐一樣的慷慨大方。
(2017-03-09)
昨天播出了《媽媽是超人2》的先導片,節目中胡可、馬雅舒、伊能靜、包文婧四個媽媽帶娃各有特色,熱鬧非凡。
胡可&安吉(6歲)和小魚兒(3歲):安吉和小魚兒這對相愛相殺的兄弟倆在爸爸去哪兒播出時就深愛大家的喜愛,這次跟媽媽一起做節目,也是狀況不斷。先是哥哥安吉舞刀耍劍嚇哭小魚兒......
又跟弟弟兩人搶玩具差點打起來......
家有倆娃的肯定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胡可這位冷靜的媽媽都處理得都不錯,哄好弟弟哄哥哥,有時候覺得事情不嚴重,胡可就選擇沉默不介入,對孩子之間的打鬧進行冷處理,結果是兄弟倆很快就會和好。
伊能靜&小米粒(8個月):伊能靜這個48歲的高齡媽媽對孩子是呵護有加,做飯餵食都是親歷親為。
會一直拍照來記錄寶寶的生活。
連孩子的臍帶也保存下來......
馬雅舒&米雅(4歲)和愛登(2歲):感覺節目組對馬雅舒不太禮貌,採訪的時候還沒坐下來就問上一段婚姻......
馬雅舒就説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最重要的是現在,和兩個可愛的孩子。
馬雅舒家的兩個混血萌娃也着實可愛,就是馬雅舒有點太小心謹慎,孩子做什麼都説不行,不可以......
甚至為了安全把客廳裏的傢俱全部搬走......
後來節目組還故意給她們家安排個有沙子的房間,馬雅舒一進門就開始不淡定了......
小木馬上的油漆竟然還沒幹,被孩子抓了一手......
這下馬雅舒慌了神......
終於在桌子上找到了唯一的水——一杯果汁,想拿來幫孩子洗手,但又不想踩到沙子......
惹得兩個孩子一臉懵逼......
包文婧和包可艾(2歲):包文婧是這四個媽媽裏面最年輕的,當然也是最不靠譜的。這個媽媽從來沒有給孩子做過飯,
也沒有哄睡經驗,
從沒給孩子洗過澡......
而且,她還是個網癮少女,陪餃子看電視的時候看手機,動畫片演完了都不知道......
老公包貝爾回家陪孩子玩遊戲,她在後面玩手機......還抱怨孩子跟爸爸親不跟自己親......
姥姥逗孩子玩,和孩子一起跳舞,這個媽媽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姥姥在給孩子餵飯的時候,這個媽媽手裏拿着手機,還逗引孩子求關注:“給我吃口行不行?”
包文婧甚至根本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剛進入超人媽媽的測試屋時,孩子還挺開心的...
被房間裏的玩具吸引了,結果這時媽媽來了句:姥姥走了......
包餃子從小被姥姥帶大,這句話對她來説相當於別人家孩子的“你媽不要你了”,殺傷力巨大.....
小餃子哭的是撕心裂肺啊......
然後餃子剛平靜下來正在玩玩具,房間裏有個大大的氣球魚從房頂落下來,包文婧誇張的反應又把餃子嚇哭了......
工作人員不得不召喚姥姥出場......
最後包文婧在採訪時説:希望通過這個節目, 以後能單獨帶她出去,就很滿意了。
小編表示,這個希望看起來有點渺茫......
(2017-03-24)
18歲男孩被家長送到一家戒網癮的封閉式特訓學校,哪知不到48小時男孩便死亡,家長稱遺體有多處內外傷。
花兩萬餘元送兒子戒網癮
劉女士是阜陽市臨泉縣人,她的兒子李傲今年
18歲。李傲的網癮比較大,甚至還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家長再怎麼教育他,他都戒不掉網癮。聽別人説有機構可以幫孩子戒網癮,劉女士就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查到了廬江縣正有一家這樣的學校。“這所學校叫合肥正能教育,網站上有一些所謂的‘成功案例’,我一看,和我孩子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劉女士説,“按照網站上的電話號碼,我聯繫上了學校負責人羅老師。”
據劉女士回憶,電話裏羅老師向她承諾,學校採用的是心理疏導和體能訓練相結合的方式,來徹底戒除孩子的網癮。劉女士擔心會不會打孩子,或者通過電擊等極端方式戒網癮,羅老師表示他們採用的教育方式比較温和,絕不會採用極端手段。
於是,劉女士和學校簽訂了一份協議,約定該學校對李傲上網脾氣浮躁方面的問題進行為期
180天的隔離封閉式成長輔導,費用是22800元。劉女士支付了1000元的定金後,8月3日晚,李傲被送到了這所學校。
再次見面兒子躺在殯儀館
原本以為把兒子送到特訓學校後可以幫他戒掉網癮,而讓誰都想不到的是,8月5日,劉女士突然接到學校電話,説李傲出事了。“我們趕緊包車去了廬江。一開始學校説孩子在醫院搶救,當我們趕到醫院的時候,醫院説孩子已經走了,被送去殯儀館了。”劉女士説,“我孩子送來的時候還好好的,在不到48小時的時間裏,怎麼就死了?”兒子的突然去世,讓劉女士和丈夫的心都碎了。當他們在殯儀館裏看到兒子的遺體時,卻發現了問題。“我兒子身上滿是傷痕,從頭到腳幾乎沒有好的地方。”劉女士説,“8月6日下午,法醫對我兒子的遺體做了檢查,説除了身上20多處外傷外,還有一些內傷。”
系非法辦學多次被令停辦
這所“合肥正能教育”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機構?在學校的官網上記者看到,該學校自稱是“合肥戒網癮學校”,表示可以幫忙挽救迷途孩子、對孩子進行專業而有效的教育。老師與學生同吃同住、亦師亦友,老師24小時不離開孩子,24小時不讓任何一個孩子離開老師的視線。此外,學校還承諾對孩子不體罰、不責罵、不説教。
在學校網站上,記者找到了劉女士之前聯繫的學校負責人羅老師。而記者多次撥打羅老師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昨日,安徽商報記者從學校所在地廬江縣白山鎮政府獲悉,這所特訓學校是非法辦學,且曾多次收到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停止辦學通知。事發以後,該校已經被當地鎮政府查封。對於該校20餘名其他學生,鎮政府已經通知學生家長,將學生們接走。隨後,記者從廬江縣公安局獲悉,目前該學校的負責人及4名教練已經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偵辦之中。
網友評論:
“網癮學校”——一個龐大的惡魔產業
還記得山東臨沂網癮戒治中心的楊永信嗎?
他以“電擊療法”治療青少年網癮而聞名於世,曾被《科學》雜誌稱為最臭名昭著的人,更被人冠以“磁暴步兵”、“雷電法王”的稱號。自08年楊永信以網癮少年救世主的姿態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至今,已過去近十年時間。
儘管楊永信因電擊“惡行”多次深處輿論漩渦,當年的網癮戒治中心如今依然開着門。在不少人眼裏,“百萬伏特楊永信”仍在逍遙法外。
去年8月,一篇名為《我在臨沂網戒中心的經歷》的文章再次將楊永信推到風口浪尖,楊永信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口誅筆伐,而當時的臨沂網戒中心也被眾多網友稱為“地獄”和“集中營”。
電擊療法的親歷者曾用“大腦裏有蟲子鑽來鑽去”描述這種體驗。
那種疼痛感,“像有無數個針紮了進去,每一個細胞都在疼。”“就像是那種特別高頻率震動的小錘子,一下下打着我的太陽穴,痛不欲生。”“那時候,眼前就像電視機的雪花一樣,已經看不清楚了。”
曾於7年前接受“網戒中心”治療的魯平,依然記得那種由於疼痛所帶來的恐懼感,“出院”之後,他變得“很沒有安全感”。
“特別多疑,尤其是剛回來那段時間,我誰都不信,家裏面來客人,我會把自己鎖在屋子裏,刀就放在我枕頭下。”
被電擊治療的孩子在喊疼,楊永信在微笑
楊永信還搞舉報立功制度
,包括盟友之間的,家長對盟友,盟友對家長之間的揭發、舉報和懲罰,對被舉報者會增加電擊數,對舉報者則可以減少電擊次數。
網戒中心有嚴格的作息制度,早上五點半起牀出早操,上午八點開始點評課,下午寫日記,每天晚上有辯論賽等活動。
山東臨
沂網絡成癮戒
治中心的告示
在楊永信的網戒所裏,他就是絕對的權威。配合電擊,楊永信還對孩子和家長進行洗腦。被“治療”的
孩子在身體和心靈雙重打壓下,學會了偽裝和無條件順從。
從網戒所出來後,只要一做任何“錯事”,他們就會進行全國抓捕,迅速把人抓回臨沂。就像在遊戲中,被電擊的角色不斷慘叫,而醫生則一直微笑。
就這樣,在限制自由、強制馴化、電擊洗腦等多管齊下的所謂“治療”中,無數身心發育尚未健全的孩子受到虐待,餘生再也擺脱不了這些陰影,有人一整年不斷做噩夢。
同時,被洗腦的家長們唯他馬首是瞻,而孩子們出於對電擊的畏懼和害怕,當眾向楊永信磕頭下跪,對楊永信感恩戴德。
在家長看來,楊永信“挽救了網癮孩子和家庭”,更是“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事業做了貢獻。”
儘管網上對他的聲討鋪天蓋地,楊永信依然斬獲了諸多獎項:2008年度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9山東省第四屆“發明創業獎”二等獎;2012年度臨沂市衞生領軍人才……
除接收榮譽與追捧外,楊永信還獲得了不少經濟利益。
早在2009年,中央電視台名牌欄目《經濟半小時》就報道,通過計算,楊永信網戒中心這些年僅僅收取的治療費用就已達8100萬元人民幣。
2016年,媒體探訪網戒所時發現,治療費用每月高達一萬元。
不僅民間對他的聲討鋪天蓋地,官方的力量同樣拔劍出鞘,仗義執言。去年
8月20日,時隔6年,央視再次就楊永信和臨沂網戒中心展開調查。
節目曝光了楊永信的網戒中心,並對其合理性和科學性提出嚴重質疑。
節目除了揭露楊永信以外,同時也揭露了各種對青少年進行非法拘禁和虐待的網癮學校。
這些網癮學校採用各種準軍事化管理,通過各種殘酷和高壓的手段迫使學員屈服。
除了央視以外,各大媒體機構也連篇累牘地對網戒中心予以報道。
曾經被楊永信所在的臨沂網戒中心非法拘役虐待的少年,紛紛站出來痛訴楊永信的累累罪行。
在知乎,“如何評價楊永信?”這一問題得到了15000多人的關注。
2400多個回答,問題被瀏覽 600多萬次。
儘管引起了各方關注,但這個龐大的惡魔產業卻沒有被撼動分毫。
按照央視的統計,我國網癮青少年已經從當初的400萬增加到1300多萬。
戒除網癮已經悄然成為了一個擁有300多家機構,經營達數十億元的產業。
楊永信,只是這個惡魔產業的冰山一角。
教育,仍是一個大課題
楊永信之流的崛起,絕非是偶然。以前孩子每天上網十幾甚至二十個小時,現在是玩手機、iPad。楊永信彷彿是黑暗中的一道光,給了家長希望。
然後,
懲罰、連坐、舉報、思想彙報……
網癮孩子的問題,本質上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家長們都以為導致這羣孩子“發瘋”的共同緣由是網絡、是計算機,是遊戲。
但他們從來都忽略了自身的問題,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共同點。
那就是:多數的網癮少年,都生活在一個並不和睦的冷漠的家庭環境中。
父母把孩子視為私有財產,完全不顧孩子的感受。
家長對普通學校失去信任,對自己的家庭教育失去信心。
才會把孩子送進這樣的網癮學校。
楊永信等人才有機可乘,借教育為名,大發橫財。
(2017-08-11)
説實話我真的特別喜歡上網,每天都會泡在網吧,基本上整天整天的玩,有時候都忘記了自己到底該做什麼,昨天早上剛剛通宵完,渾身懶洋洋的,準備去吃個包子,沒走多遠的時候就看到有幾個熊孩子在那邊揍一隻小狗。
狗狗應該是一隻流浪狗,身上很髒,想要逃走卻被熊孩子給堵住,只能蜷縮在一起,叫的很慘很慘,我的心也不知道被什麼觸動了,感覺很不是滋味,過去把狗狗給抱走,順便教育了一下這些孩子,真是教育。
結果孩子還哭了,幾個家長圍着我不讓走,非説我動手打了他們,當時把我氣的不輕,嚷嚷的時候有人建議看旁邊的攝像頭,網管給我們看過以後,那幾個家長的臉紅的跟什麼似的,我根本沒有動手,只看到幾個孩子在那邊虐狗狗的畫面。
大家對這幾個家長也是一陣鄙視,回到家以後,給狗狗洗洗,帶寵物醫院檢查了一番,小傢伙還是很健康,自從有了狗狗,我發現自己對上網也提不起來興趣了,原來養一隻狗狗是這麼快樂的一件事情。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U169635421”:那幾個小孩心腸真壞,家長也不閒丟人現眼,人家只能説那幾個小孩子家長沒教育好孩子
網友“159******37”:那幾個小孩以後真是碰瓷的
網友“月夜戰龍”:遊戲再好玩,也不如一個小生命來的有意義,它只是你的一部分,而你卻是它的全部
網友“U164750649”:詛咒那兩個小孩到八輩子血黴
網友“有時候會想念”:好萌的側臉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