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上有個小島叫雅浦島,是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最西的一個州,潛水“聖地”之一。
注:雅浦島附近的珊瑚礁
小編有個哥們,曾經去過雅浦島。他去之前想給自己留點驚喜,沒看攻略。一上島就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石盤給整蒙圈了,“這啥呀?磨盤嗎?這磨盤也太大了吧?”這無知表現把導遊和遊客們都給逗樂了。
注:雅浦島石幣,又叫“費”
話説回來,這些像是磨盤一樣的石盤,曾經是這個島上居民的通用貨幣。在沒有這些個石頭錢之前,島上居民的交易方式都是“以物換物”,用椰子換條魚之類的。因為島上金屬稀缺,島民們一直找不到“通用貨幣”。直到500多年前,有島民發現隔壁不算遠的帕勞島上,有一種好看的石灰岩礦物,心説:嗯,就它了。於是,雅浦島上一時間掀起了去帕勞“挖礦”的熱潮,世界上最大的實體貨幣從此誕生了。
注:石幣大小不一
這些石幣,又叫“費”。最小的直徑有30釐米左右,而最大的直徑能達到3米左右,厚度大約50釐米,直徑3米的石幣有4噸左右。因為沒有設定規制,交易價值比較隨性,也可以分割使用。總之石幣越大越值錢,這是真正的“重資產”。
注:3米左右的石幣
錢多不壓身嗎?錯,船都給你壓沉咯!據説當地曾經有人用船從帕勞運回一塊“重資”,但因當時天氣欠佳,船翻了,“重資”也落入海中。
注:石幣的搬運
這些石幣還可以“虛擬交易”。其實細想也不奇怪,這麼重的錢,搬來搬去很累啊。於是,島民間交易時可以記賬,等到一定時間,或者一定數量後再一次性交付。如果嫌重,也可以不用搬來搬去。在石幣上標上記號就可以了。這是不是有點像比特幣?
注:在現代建築大廳中展示的石幣
隨着現代思想文化的傳入,這些石頭錢已經不再擔當貨幣了,僅作為一種紀念,留在島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