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離京90公里,有400多年曆史的四合院,被稱為“建築史上的明珠”!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休閒


那天,伴着一抹晨曦中的暖意,我來到了京郊明清時代的老村遺址——爨底下村。

這座明清時代的四合院,離北京市區約90公里,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


來到爨底下村,你會發現,這裏的街道,衚衕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鋪路而成。四合院內多用方磚鋪地,一幢幢、一座座明清四合院整體精良,高低錯落,坐北朝南,建於緩坡之上,依山而建,四面環山,山高秀美。


説到這裏,也許有人會説,四面環山的村莊不是有很多嗎?沒錯,是有很多,但爨底下村不同於別的村莊,暫拋開歷史不講。

爨底下,它左有內外青龍山,兩座青龍山氣勢磅礴,蜿蜒起伏,而令人稱絕的是內青龍山起伏之中隆起三組山頭,酷似三個吉祥動物;卧虎,側頭而卧俯視全村,虎,獸中之王,為祿;龜,神龜嘯天,仰天長嘯,為壽;蝙蝠,翔飛而來,蝙蝠送福,為福。


真可謂是福祿壽星照古村。右有內外白虎山,兩座白虎山順勢而下,而無大起之勢,特別是白虎山一落到底,垂涎至極。又可謂是左青龍昂首,右白虎低頭。


村上不遠處,一線天像只喇叭,強納東方紫氣,拂祥入户;村下不遠處,筆峯山垂伸一梁,插入東山之,勁鎖財神在家。


穿梭於村子的街道、衚衕與四合院內,看着明清時代留下的遺址,看着二戰時期被炸燬殘留下的廢墟,一些年代久遠的標語、古樹、古屋、古碾、古磨、古井、古巷、古廟,不禁使人感慨萬千,踩着歷史的遺蹟,回味歷史的長河,感悟歷史,感悟滄桑。


漫步在村落的巷子中,出出進進、上上下下,來來回回,真是如同品着一杯陳年釀造的老酒,濃烈噴香,酒不醉人人自醉。


我上次去的時候,剛好趕上假期,川流不息的車輛與絡繹不絕的遊客,給以往寂靜的古村增添了無限的喧鬧。喧鬧過後的古村,祥和且寧靜。沒有華燈璀璨、沒有汽車鳴笛、沒有音樂的薰陶,進入夢鄉的古村靜謐迷人,偶爾聽得見犬聞之聲。


緩步遊走在衚衕中,來到一處農家院,吃着農家飯,俯瞰夜色中青磚灰瓦的四合院。稀數點滴的亮光,猶如一顆掛在天邊的星際,訴説着漸行漸遠的歷史。


時不時的抬頭仰望天空,湛藍的天空及閃爍的星羣,又喚起了曾在在納木措、在金山嶺仰望天空的情景。

遊走在衚衕內村民,影子拉得斜長,給人一種幽靜穿越的感覺。


財主家,頗具特色,佈局合理,門墩雕刻精美,磚雕影壁獨具匠心,壁畫楹聯比比皆是,就一個‘福’字道出了一切。


悠閒地漫步在青灰色石板鋪成的道路上,在燈光映襯的一瞬間,道路煥發出一種紫黃色迷人的亮光,顯得別有韻味,很喜歡這樣的感覺。

緊鎖、鏽跡斑斑的門鎖,給這座古村落增添了無限的韻味。


寂寥月色的涼風吹拂,我開始了夜晚的白日夢;彷彿將温暖的和冰冷的過去,悄無聲息地拂了過來,瞬間都猝不及防地湧上心口……


一絲微弱的亮光透過木製格子的縫隙喚醒了夢境中的我。山頂上傳來的一聲聲吶喊,恍惚也在喚醒着熟睡的村莊。


起牀後便向着古村對面最高的峯頂攀爬而上,俯瞰整個爨底下村,東山之巔三尊神,福祿壽星照古村。背靠龍頭應對岸,筆峯朝外官如林。上得爨頭納紫氣,下有門插鎖財神。昔日輝煌隨風去,世紀之交又逢春。


真乃是羣山環抱明清院,古色古香別洞天。


好貨勿藏,大家分享。文中信息如有不符,請在下方吐槽!


攻略信息(以下僅供參考,出行前根據自己出發位置請再次確認)

交通公交路線:地鐵蘋果園西換乘892到齋堂,再換成出租車到爨底下村。

自駕路線:順着G109國道前行進入齋柏路,沿齋柏路行駛5.3公里到達目的地爨底下村。

門票信息:

門票35元/人1.2米以下兒童免費,大、中、小學生持學生證18元/人,老年人持老年證18元/人。持本人記者證、導遊證、離休證、殘疾證、現役軍人證一律免票。

遊覽線路:

導覽村口——古槐——雙店院——財主院——廣亮院——神龜嘯天——龍王伏魔廟——娘娘廟——一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