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土樓,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即使沒來過沒親眼見過土樓的人也能從各大報道中窺得它的奧妙。其中分佈最廣、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當屬福建土樓,主要分佈在福建省龍巖永定縣、福建省漳州南靖縣和華安縣,其中又以客家土樓為代表。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的名聲可謂傳播海內外。20世紀,美國衞星曾經把初溪土樓羣當作導彈發射基地,資料存放在白宮,直到尼克松總統訪華時,才知道那不過是被叫作“土樓”的一種民居建築。近些年來隨着網絡的發達和交通的不斷完善,來土樓旅遊的人日漸增多,尤其是永定和南靖土樓,更是遊客最愛來的打卡地,周邊配套也較為完善。
來土樓旅遊,其實不僅僅能欣賞到這一獨特的建築奇觀,土樓背後的文化也是值得細行慢品的。客家土樓營造技藝、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客家婚俗等都是列入世遺的項目,現在在一些土樓景區內每逢週末節假日也有演出或者展示,讓遊客除了看土樓外表更加深入瞭解它背後的歷史以及依託土樓產生的種種有趣風情。
土樓是怎麼造出來的?這大概也是每個遊客最感興趣的問題。在洪坑土樓旅遊區,為大家揭曉這一過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夯土牆,壘砌牆基是土牆夯築的基礎,至關重要,牆基壘砌不夠穩固,日後修築的牆體就會傾斜或倒塌,用來夯牆的黏土也是大有講究,這些都是土樓得以保存上百年曆經風雨地震而不倒的重要因素。
客家十番音樂,2006年5月與客家土樓營造技藝一起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是古代皇帝舉行大型慶典的宮廷音樂,是集打擊樂與吹奏樂為一體的交響樂,其打擊的方法別具一格,只敲擊每節的第一個音節,其音調古樸、和諧、明快、熱烈。據有關史料記載,“十番”在閩西至少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主要流傳於閩西客家的永定、長汀、連城、上杭、武平等縣。
客家婚俗是客家文化習俗中較有特色的一種習俗。妙趣橫生的客家婚俗吸引眾多遊客目光,在土樓景區內設有客家婚俗館,不少遊客參與扮演新婚男女,體驗客家婚俗的文化內涵。
除此之外,比如永定煙魁、永定客家民間雜片吹奏技藝、永定陳東四月八、撫市走古事、下洋中川迎花燈、湖坑作大福、永定高頭舞龍燈鬧元宵、永定峯市副榜爐製作技藝、永定菜乾製作技藝、永定芋子包製作技藝、永定客家老鼠粄製作技藝、永定客家醃菜製作技藝、永定柿餅製作技藝等都可以在永定土樓景區或周邊體驗到。
來永定土樓旅遊,除了看土樓建築本身,背後的非遺文化更值得一遊哦,每週末和節假日在永定土樓景區為遊客表演十番音樂、提線木偶、客家山歌、客家婚俗、民間絕藝等,“看世遺·學非遺”也成為一大招牌特色。
永定土樓旅遊,除了看世遺還能學非遺,探索建築背後更深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