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成功將一塊重約18噸的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讓世人再次目睹鐵甲的真容。對此,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了定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山東領隊、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王澤冰,講述鐵甲出水激動人心的瞬間。
鐵甲起吊出水瞬間。隨訪者供圖
裝甲板呈凹形
背面有若干安裝孔
去年9月,“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威海發現的消息衝上熱搜,當時王澤冰在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時談到,去年8月,水下考古隊員在探溝抽泥時發現一塊長2.8米、寬2.6米、厚30多釐米的裝甲板。如此大的裝甲板是證明沉艦身份的重要物件。
時隔一年,這塊裝甲板終於在清末中日黃海海戰126年紀念日那天“浮出水面”,令人振奮。王澤冰介紹,他們從9月17日開始起吊工作,現場採用船吊方式,找來專業打撈隊,對裝甲板進行水下捆綁、加固。然後把裝甲板從考古隊工作的區域進行垂直起吊。“這塊裝甲板約18噸,比較重,起吊過程中我們不斷觀察水下裝甲板起吊的姿態,一直到傍晚6點多,裝甲板終於出水。”
裝甲板出水後,考古隊員首先將其放在停泊船上。第二天上午,隊員對裝甲板進行了清洗,發現正如之前判斷的一樣,裝甲板有一定弧度。在其反面,隊員們發現8個較大的安裝孔,應該是當時將裝甲板安裝到船上的固定孔。這些孔分佈不是特別有規律,殘存基本是空心的,但有一個孔裏面有鏽,可能是有鉚釘鏽在裏面斷了。“我們初步推測,是不是日本人當時在破拆時,鉚釘一下斷了,這塊裝甲板便掉到泥裏,因而能夠殘留下來。”
清洗完後,考古隊員對裝甲板進行了現場三維拍攝,測量具體尺寸並詳細登記。然後,隊員們對裝甲板進行第二次捆紮。這次是在陸地上,條件比水下適宜,隊員們使用了一些棉被,防止鋼纜把裝甲板拉傷。
裝甲板從停泊船上起吊後,被放到劉公島一艘小型停泊船上,駛往劉公島鐵碼頭。兩輛吊車將其吊到一輛平板車上,隨後放入半個多月前就做好的文保室脱鹽池內。之後對脱鹽池封頂,這樣裝甲板就進入室內保護起來。
後續將對船尾解剖
希望發現文字性遺蹟
據記載:定遠艦鐵甲為康邦鐵甲,即鋼面熟鐵甲的複合裝甲。鐵甲為一整塊,高2.832米、寬2.60米、厚0.305米,重約18.7噸,是定遠鐵甲艦身份的關鍵證據,也是本年度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收穫。
據悉,威海衞是中日甲午戰爭的終戰之地,為探明威海灣內北洋沉艦的保存情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受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委託,自2017年開始,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牽頭,聯合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調集國內水下考古、物探人員開啓了威海灣水下考古調查工作,並於2018年夏在劉公島東村外發現一處沉艦遺址。
2019年夏,對沉艦遺址進行了第一期專項調查,確認為原主炮台位置,首次發現了一塊鐵甲,確定為清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的防護裝甲。為進一步核實定遠艦整體保存狀況,2020年8月至9月再次開展定遠艦遺址第二期調查工作。
“今年我們收穫很大。”王澤冰説,他們在三號疑點區域還抽到了上千枚子彈,以及一些各種尺寸的炮彈頭。“目前初步統計,光子彈就出了將近1000枚,但大多數都是打過的,也有很多沒擊發過的,還帶着鉛彈頭。我們還發現了大量電拉火,很多都沒使用過,還帶着銅絲。此外,還有較多銅構件。”
“綜合來看,我們基本上能確定船的性質,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文字性的東西,如果像經遠艦或者是致遠艦,能出現一個帶文字餐盤的話,那就更完美了,我們現在一直在尋找。”王澤冰介紹,後續他們將再利用這3到5天的時間,對船尾區域進行解剖。因為船尾基本是生活區域,希望能有遺物出水。解剖完船尾後,大概在本月底,整個水下考古項目基本就結束了。
體量巨大的裝甲板
再現定遠艦輝煌
項目結束後,考古隊員將對定遠艦遺址進行原址保護。“另外,我們也會積極跟國家局申請後續對船體的一些解剖,這條船畢竟有94.5米長,現在底部殘留通過物探發現的分佈範圍有84米左右,所以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兩年我們只是零散地解剖了一些局部,對整個船的保存現狀還不太瞭解。”王澤冰説。
對於裝甲板出水的意義,王澤冰説,“這是一個階段性成果,我們終於有自己的定遠艦本身的文物了。日本拆除船上一些部件設備後,在日本建了定遠館。之前我們國內一直沒有定遠艦的東西,這次出水這麼大的裝甲板,我認為應該是國內唯一的一塊。如果放到甲午戰爭博物院,可以作為鎮館之寶。”在王澤冰看來,裝甲板保存狀況較好,對愛國主義教育有重要意義。“我們不遺餘力把它提取上來,目的就是想把它展示出來,讓大家親眼見證定遠艦曾經的輝煌與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