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瘦西湖原來這麼美!

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於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清代杭州詩人汪沆遊覽了這裏的美景後,與家鄉西湖比較:“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瘦西湖主要有長堤春柳、徐園、小金山、白塔、五亭橋及二十四橋等景觀。

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瘦西湖原來這麼美!

我們從西門入園,前行不遠,只見一條瘦瘦的湖水展現在我的面前,這就是有名的“長堤春柳”。站在湖邊,極目遠眺,湖水奔流,綠波盪漾。湖岸桃紅柳綠,湖上亭台樓閣。不時有小船划過來,然後又悄然而去,湖面泛起條條漣漪。瘦西湖不像西湖那般寬闊、明亮、璀璨,她更顯得苗條、清秀、素雅,恰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天真爛漫,楚楚動人,真不愧是“瘦”西湖。

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瘦西湖原來這麼美!

沿“長堤春柳”南岸步道一路前行,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楊柳青青,桃花紅紅,桃柳相間,錯落有致。女士們舉着太陽傘,顯得更加妖嬈嫵媚,温柔動人,與湖光、柳岸、桃紅交融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絕美的江南畫卷。望着長長的湖面,讓人不由得想起李白的那首《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成了讓人難以忘懷的風景線。

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瘦西湖原來這麼美!

繼續往前走,遠遠就看到高高聳立的白塔,清乾隆年間兩淮鹽總江春集資仿北京北海白塔就舊塔基建造。據説乾隆一次遊覽瘦西湖,船到五亭橋畔,對隨行的官員説:“這裏多象京城北海的瓊島春蔭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隨行的大鹽商聽後為討皇上歡心,不惜萬金連夜用鹽堆砌了一座高塔。次日,乾隆開窗一看,以為有白塔從天而降,非常高興,同時也深感揚州鹽商“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

行至“長堤春柳”盡頭,便是徐園。這裏原為徐寶山的私人園子,是1915年為紀念軍閥徐寶山而建的祠園。門額上的一楷一草“徐園”二字是揚州有名的書法家風先生(人稱瘋先生) 所題。據説風先生頗有些文人的骨氣,不願為大軍閥留下自己的筆跡,醉酒而為。

過了徐園,沿着曲徑小路前行,便來到了一個小山包上,這就是有名的小金山,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這裏原名長春嶺,建於清代中葉,當時揚州豪紳為了打通瘦西湖與大明寺的水上通道,在瘦西湖的西北開挖了蓮花埂新河,挖河的土便堆成了這樣一座小山。小金山四面環水,山頂建有一座“風亭”。沿着湖堤前行,盡頭有一方亭,名曰吹台,相傳乾隆皇帝曾在此釣魚,因而又叫釣魚台。站在這裏,遠處五亭橋、白塔近在眼前,近處垂柳搖曳,鴛鴦戲水,真是人間仙境。

過了小金山,來到湖的北岸,前行不遠便到了古今聞名的五亭橋。五亭橋是由巡鹽銜史高恆及揚州鹽商為迎奉乾隆第二次南巡(1757年)而建。因橋上建有五亭,故稱為“五亭橋”。因其形狀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所以又叫“蓮花橋”,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中國最美的橋”。

繼續前行不遠便來到了二十四橋,此橋為玉帶壯拱橋,長24米,寬2.4米,欄柱24根,台階24級,似乎處處都與二十四對應,此情此景遙想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的詩句“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人提到的“二十四橋”難道就是這裏嗎?

兩個多小時不知不覺就過去了,由於時間緊,我們不得不走馬觀花遊覽了一圈,總算對瘦西湖有了初步的印象。她的美是獨特的,卻又無與倫比。西湖是美女,瘦西湖更像少女。最後,我帶着無比的留戀的心情離開了這裏。再見了,美麗的瘦西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0 字。

轉載請註明: 歷代文人墨客筆下的瘦西湖原來這麼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