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服飾文化的傳承
不盈不爭采薇人 2021-3-1
浙江景寧梯田
畲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從廣東潮州鳳凰山經千年爬山涉水、翻山越嶺,在閩、浙、贛、皖等地生息、勞作,繁衍。其中最能體現民族特色的莫過於服飾,通過服飾的發展和變化來演示,漫長的歷史中畲族的文化傳承與積澱。
畲族來源有苗、瑤、畲同源説,有越人後裔説,有廣東土著居民説,但無論怎麼樣説法,居住在全國各地的畲民都異口同聲,認同畲族起源於廣東潮州的鳳凰山。漢、晉、隋、唐畲族先民,已經在粵閩贛三省交界地區開始有規模性的生活和生產,由於畲族所處的地區山脈縱橫、人跡罕至,早期的畲族服飾,保持獨特了民族風格和特徵,“其旗五彩,其衣五彩,椎髻卉服”,就是畲族的旗幟、服裝都是五顏六色,婦女高髻(鳳凰式)衣服都鑲花邊。
宋、元之際,畲族與周邊其他民族合作、交流和融合。畲族的服飾也融入當地百越族羣的元素,“被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衣服增加了繡繪花紋,頭髮以扎束為主,上衣斜襟(大襟)。
元朝、明朝時期,既是畲族遷徙的高峯時期,也是畲族頑強抵抗元朝殘酷統治時期,為了方便生產,生活、打仗,服飾發展較以前來得簡樸,“青寮,高髻赤足,不巾不履”用現在話講,用自己提練製造的青色顏料染衣服,不裹頭巾,不穿鞋,唯有頭髮裝飾恢復到隋、唐時期,大概和抗元有關係,類似於梅蘭芳的蓄髮明志。
清代,畲族逐漸結束了遷徙的生活,在福建東北部,浙江南部逐漸定居下來,各地畲族不同程度地走上了漢化的道路,部分畲民一改畲漢不能通婚的習俗,主動與漢人(客家人)通婚。少部分出現女子纏足和學做針線女紅,不參與農活,男子亦讀書識字習武,參加科考。當時除了廣東地區保持原來的簡樸服飾外,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畲民服飾都有了一些變化,衣服染青、藍色為主,浙江麗水多地出現了“斑斕花布、赭色腰帶”,畲民服裝也接近漢族,以短衣、短裙為主,清末也有改穿褲子的情況,裝飾上改變了前朝“不巾不履”的狀態,畲族男女在頭、足等各方面裝飾有了更加明顯的改變和豐富。男人帶竹笠穿短衫,一般赤腳,耕作時穿草鞋。女子先梳高髻,用藍花布包頭,再戴竹製頭冠,並裝飾彩色石珠。在畲漢交流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女子赤腳的習慣在清末逐漸改變,在正式場合穿上漢族繡花鞋類似的布鞋,平時則穿草鞋和木屐。
近現代畲族服飾變化(浙江南部),十九世紀中葉,麗水地區畲族除已婚婦女的略有頭飾,總的服飾顯得粗拙、簡單。男子僅一件對襟長袍,女子穿及膝短裙,打赤腳。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服飾有了很大的改觀,服裝的顏色青色為主,點綴赭色,男子變化不大,為對襟長袍,女子為及膝短裙也出現裙改褲的情況,女上裝為漢族式青色、闊領、小袖交領長衣,和旗式右衽大襟兩種款式並存,女子盤髮髻,戴竹冠,包斑藍花布,點綴彩色石珠,出現紅花黑布鞋、木屐,越來越接近漢族服飾的特點。
民國時期,麗水地區服裝色彩以青或藍為主,邊緣以白色和月白色鑲裝,中間點綴紅色。1929年德國學者史圖博和學者李化民走訪浙江景寧敕木山地區,撰寫了民族學上研究民國畲族服飾的重要著作《浙江景寧縣敕木山畲民調查記》,根據其記載,畲族男人穿的普通短上衣和褲子,質地粗厚,常穿草鞋,帶着竹蔑編的斗笠,下雨時穿蓑衣,富裕的男人在過節時穿長衫。婦女們普遍穿着老式裁剪的無領上衣,領圈和袖口上鑲闊邊,穿寬大的過膝裙,裙子上圍着一條藍色麻布小圍裙,圍裙帶子是用絲線和棉紗線手工製作的綵帶。婦女不裹腳,只有在節日才穿鞋,富有的穿繡花鞋蘭布襪,貧窮的穿草鞋或赤腳。
畲族婦女最明顯的特色是頭飾,以斷竹為冠,珠絛(五色椒珠)累累,很像篆文的“並”字,相傳為始祖三公主之頭飾,應該説畲族保持最傳統的、最原始的莫過於婦女的頭飾和髮型。相對於男人就簡單得多,民國初,老人還梳着辮子,中青年外出工作,把頭髮剪短了,大多數男人把腦袋前半部剃光,把後腦勺的頭髮往後梳。
畲族發展經過了幾千年,而在其間中發生的許多事和人,卻淹沒在茫茫的歷史之中,往往語焉不詳,但作為畲族最有特點的服飾,在歲月中留下了痕跡,展現了從古至今的變化與發展,認真總結一下畲族服飾的演變因素,其實也就是從某個側面總結畲族生活和歷史。
1、族源融合
歷史上,粵贛閩地區存在着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的基因羣,最早為土著百越族羣,然後為畲、瑤、苗族羣,最後為來自中原為代表的客家族羣。多種文化相交、互動、互融,又隨着畲族的千年遷徙,畲族走出了與世隔絕祖藉地,百越,瑤、苗、漢族(客家人)等交流日益加深,關係也日益緊密,其中通過婚姻、起義、生活等各種方式實行了身份的迭合和轉化,在不斷融合的過程當中,畲族服裝的文化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從隋、唐代“椎髻卉服”,顯示畲族鮮明盤瓠蠻的典型服飾風貌。
宋朝、元朝時代畲族和閩越土族的交流合作中,吸取了其服其“斷髮文身”元素,逐漸成為畲族服飾的元素之一。
清代時期,畲漢關係已相當密切,一部分畲民主動與漢人通婚,模仿漢族服飾和文化習俗。漢族的風俗與服飾元素也大量滲入畲族,許多方面畲漢界限已十分模糊,許多福建客家人的打扮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事實上畲族本來就是多族源民族的共同體,族源多元化也正是畲族服飾變化的最初動因。
2、地理因素
自然環境也決定了服飾的形式和內容,從元代後期到明、清時期,畲民從祖居地向閩東、浙南等地大遷徙,因為服裝原料的改變,導致畲族服裝的演變。如景寧畲族因生活在山區,當地生產苧麻,加上氣候温暖,温差較少,故畲民“皆麻衣”,而福建古田的畲族主要生活在平壩,種植棉花為主,衣服衣料以棉布為主。遷徙到温州地區的畲族服飾刺繡受當地甌繡影響,閩東畲族刺繡題材則來源於福建的木偶戲及閩劇。遷徙過程要求服飾簡單、實用,不強調審美功能,這導致元末明初畲族的服飾及裝飾大為簡單。
3、經濟因素
人類歷史發展中,經濟起了決定作用,畲族主要居住在我國東南山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畲族的生活、生產活動場所,主要是來自開墾的深山密林“多荊棘、多枝掛”,所以服飾儘量簡單,當時“椎髻跣足,不巾不履”的特徵,正是遊耕和狩獵並舉的生產、生活方式相適應。明、清以後,畲族結束了輾轉遷徙的生活,逐漸發展起以梯田耕作,旱地雜糧生產為核心的生產、生活方式。所以產生具有遮陽功能的“巾、冠、笠”等頭飾和具有采集功能的“圍裙”等逐漸在畲族日常生活中佔重要位置。同時,隨着農耕副產品的豐富,手工業也相應地發展起來,產生了“布斑斑”“珠壘壘”的精美工藝品。
4、染織技術的發展
紡織、服飾技術發展對畲族服飾的演變產生了很大影響。以制”菁”擅長的畲族,染色技術“青出於藍”,菁在古代指黑色,在天然染料青靛中提取,菁靛也稱藍靛,用於染色,色重時顯黑色,色微時顯藍色。萬曆年間,由於織布機的改進,閩、浙紡織業發展很快,使得種苧和種菁的利潤倍增,因此畲族拓荒者所到之處,遍種菁草,史書上稱為“菁客“。由於畲族制菁技術的發展,導致了明清之際,服飾由“五彩卉服”向“青色”轉變。
5、主流文化入浸
隋、唐、宋、元時期,被稱為“蠻”的畲族,一直受到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和分化瓦解,畲族為了躲避殺戮,不得不隱藏自己的身份,把畲族明顯的標誌,“椎髻卉服”改成“不巾不履”,服飾越來越簡樸。在清代,畲民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勸改裝束與眾一律”,顯示畲族的自卑心理,有被迫接受漢文化的因素在裏面,更有甚者,改名換姓成為漢族一員。
6、畲族的民族傳承及信仰
畲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又是一個苦難的民族,長期的政治動盪,社會變革,經濟發展,文化浸染,種族流變和宗教變遷,一系列的變化發展過程中,既要保持又要生存又要發展,真是為難了一個人口少,又生活在自然環境差的山區少數民族。在千年的反反覆覆中,依然保持着自己民族的內核,儘可能的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顯示出頑強的民族個性,歸結到底是來自於對本民族的信仰。
畲族以盤瓠王、三公主為代表的崇拜核心,篤信“忠勇精神”的民族。“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椎髻卉服“的服裝特色都是圖騰崇拜在畲族服飾上的遺蹟,可見畲族服飾雖跨越千年,依然深刻的遺留在民族文化中。畲族新娘沿襲三公主的裝扮,她們着“鳳凰裝”,他們紅頭繩扎的頭髻,象徵鳳髻;在衣服圍裙上刺繡出各色彩色花邊,鑲繡金絲銀絲,象徵着鳳凰頸和腰間美麗的羽毛;那後腰上隨風飄動的金黃色腰帶,象徵着鳳凰尾巴;周身懸掛叮噹響的銀飾品,象徵着鳳凰的鳴叫,總之,傳統信仰無不在畲族服飾上體現出來。
7、服飾中的鬥爭元素
畲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和苦難的民族,同時又是一個有獨立性格和不畏強暴的民族。從隋、唐開始,直到元、明,據説是福建霞浦新娘內穿白色素衣,就是為了紀念被唐朝軍隊殺害致死的父母和親人流傳下來習俗。宋、元時期,畲族起義軍也曾以“紅巾”等鮮明傳統服飾示人,藉以彰顯反抗封建統治的決心。
服飾反映着人們精神狀態、文化傳承,畲族服飾作為文化載體,其演變反映出畲族人民生活環境、生產方式的演變,也反映出畲族民族意識、宗教情節、社會倫理及審美傾向的體現。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畲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之間在文化上相互影響、相互吸收,相互融合,最終成為中華文化、文明的一個組織部分。
作者/來源:不盈不爭采薇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