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清明假期首日全國鐵路迎客流最高峯!預計發送旅客1435萬人次

由 雋寶霞 發佈於 休閒

本文轉自【杭州發佈】;

今日21時35分,我們迎來清明節氣,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鴽(rú);三候虹始見。古代人是怎麼過清明的?一起來漲姿勢。

清明天氣

昨天下午開始,北方冷空氣開始影響杭州,風力明顯增大,全市多個地區出現了6-8級的偏北風。冷空氣的到來使得氣温下降了不少,最低氣温也從昨天的14.4℃下降到了今天的11.8℃。

今天中午前後開始太陽逐漸露臉,今天夜裏到明天杭州是多雲到晴的好天氣。明天杭州陽光燦爛,春暖花開,微微東風,只是早晨最低氣温只有6℃上下,比今天還要低6℃左右, 人體感覺有點冷,雖然陽光很好,但最高氣温也只有16℃。請大家及時增減衣物,以防着涼感冒。

今天白天偏北風力較大,平原地區4-6級,山區及部分江湖水面5-7偏北風;請注意出行、航行等安全。

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市氣象局提醒大家文明祭祀、掃墓,注意用火安全。

古代人怎麼過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似乎給清明節繪了一筆傷感的基調。提起清明節,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掃墓祭祖,緬懷故人。

其實在古代,清明節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傷,還有萬眾踏青、郊遊、戴柳、鬥雞 等多種活動。那麼,你可知道清明節是怎麼來的?古人在清明節可有假期?他們是怎麼過的? 一圖瞭解↓

放眼古今,儘管清明的含義不斷變化和豐富,但清明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卻早已根植進了中國人的內心。無論是孩童老人,還是鄉人遊子,每當清明時節,少不了的,永遠是對先賢或英烈,無盡的緬懷和思念。

吃清明糰子有講究

清明節吃清明糰子是南方人的習俗,杭州人越發喜歡。不過老底子都是自家自己做。做糰子野菜叫“艾”,滴滴綠,不用種,不用養,荒郊野外,沒人的地方,到處生長,尤其是墳角落頭,哇!密密麻麻,多得來,人走都走不進去。做的時候,把艾葉摘來,過水,擠幹,切碎,與麪粉攪拌,就可以做糰子。自家做的糰子裏有艾葉的,吃起來有股特別的清香。

清明糰子雖好吃,但每年清明前後總有人因為腸胃不適去醫院就診。桐廬縣中醫院兒科醫生建議:由於糰子主要原料是糯米,糯米是一種不容易消化的食材,易產生飽腹感,如果吃太多,容易導致胃動力減弱,老年人和小孩、胰腺炎和胃炎患者、有膽囊炎、膽結石的患者 要少吃,最好不吃。因其糖分含量高,糖尿病患者 也不建議食用。

大家在吃的時候,要先加熱,勿混肥肉,可以配合竹筍、馬蘭頭、山楂等促進消化的食物一起食用。

清明養生需注意

清明前後,氣温仍然變化較大,不要驟減衣衫。春捂遵循815原則:日夜温差大於8℃時是該捂的信號。氣温高於15℃就不用捂了。此時,衣着宜上薄下厚,保持腰腹下肢的温暖,防止感冒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或復發。

宜晚睡早起,多按揉行間穴,該穴位位於大腳趾與二腳趾的趾縫處,可助散火祛邪。清明養生宜動不宜靜,不可閉門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清明賞花踏青時,也要注意預防花粉過敏。過敏體質的人外出時儘量戴口罩,必要時帶上防止過敏的藥物。同時要保持室內乾淨、乾燥,做好通風,按時清洗、晾曬被單。

資料/市衞健委、市氣象局、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