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都是晨鐘暮鼓,“半夜鐘聲到客船”的鐘聲由何而來呢?
歐陽修就因為質疑張繼的這首《楓橋夜泊》被文士們集體噴過一次,這個問題在差不多1000年前就討論過了,雍正帝胤禛也知道這個典故,在其詩作中有所體現。
其實,夜半鐘聲並不是平添意境的“加料”之舉,而是寒山寺確有夜半鐘聲的定製。
對此很多人的質疑理由無非是夜半時分,寺院怎麼會敲鐘報時,因為佛教寺院在我國分佈較廣,幾乎各地都有寺廟的存在,但絕大部分人並沒有聽過本地寺院在半夜傳出過什麼鐘聲,這不符合常理。
歐陽修也發出過類似的質疑,大意是説,這詞句自然是上佳之作,但大半夜的根本不是敲鐘的時候呀。
沒辦法,“晨鐘暮鼓”深入人心。
《清平樂》熱播,咱們就説説宋仁宗對寺院和“報時器”的描述:
“如果我是僧人,天天可以在金門下出入,我自己則可以安坐莊嚴大殿之中,每年開春萬物生機,鶯歌燕舞;夏天聽着樹密蟲鳴,享受着森林帶來的習習清涼;秋天欣賞着清風秋月,月朗星繁;冬天看那遍山的白雪,我卻在蒲團上暖暖的打坐。
雲板響起,到了吃飯的時間,鐘鳴傳來在大雄寶殿諷誦佛經,隨時隨地都是如此愜意,一切圓滿如意,無需造作安排,一切自然而然。”
宋仁宋能這麼説,明顯是沒有深入體驗過生活,僧人每天凌晨三四點鐘就要起牀,收拾僧寮,個人衞生,清規戒律不是尋常人可以承受的,生活清苦,有的寺院還要種植僧田勞作以換取食物充飢,這點老朱最有發言權,朱元璋想種僧田都沒機會,只能託缽乞食,每天五堂功課兩遍殿是必不可少的,精確計時之下,沒人好意思遲到,宋仁宗“種種現成”的感嘆如果真套在身上,大多數人暫時不會適應的。
鍾、鼓、雲板等等這些都是報時器,僧人日常作息離不開它們,上殿誦經,起牀睡覺等等都能用上,“晨鐘暮鼓”怎麼敲呢,緊18慢18不緊不慢再18,如此2次,共計108響,有人説是祛除108種煩惱,也有人賦予這個數字其他意義,不過現在三響居多,這證明隨着時代的發展,某些規矩也在不經意間默默改變着。
夜半鐘聲,無論古代現代都不是什麼新鮮事,據説20世紀前期的江蘇南通還有夜半鐘聲的習慣,現在如何就不知道了,估計出於可能擾民的因素可能已經被取消了吧,有南通的朋友可以留言。
寒山寺是一個絕對值得打卡的旅遊勝地,自古聞名遐邇,國人恐怕沒人不知道這個名字的,詩詞的宣傳力度是巨大的。
夜半鐘聲有什麼功用呢?定夜鍾。
定夜鍾是個普遍現象,並非寒山寺獨有,比如:
“城郭初鳴定夜鍾,苾芻過盡法堂空。”
這也和僧人有關,苾芻就是僧人的意思,定夜鐘響起時,僧人卻早已離開法堂。
“湖煙淡罨迎人月,山寺遙傳定夜鍾。”
愛新覺羅·胤禛,雍正帝的作品,由此看出雍正對定夜鍾比較瞭解,但凡知道定夜鍾,哪能不知道它幾點會被敲響,這首詩的名字叫《湖際聞野寺鐘聲》,證明鐘聲的來源是個不知名的小寺,也有定夜鐘的規矩。
中國第一座寺院是洛陽白馬寺,第二座寺院就是當時地處偏僻,但山形與佛教經典中“靈鷲峯”完全匹配的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
據説當時兩個番僧只是路過此地,看到地形地貌以後,直接走回去請求皇帝將第二座寺院修在五台山。
“大顯通寺”,五台山祖寺,規模龐大,周邊的塔院寺、羅睺寺都是後來從顯通寺分出獨立的,在80年代的時候還有半夜鐘的習慣。
小提示:
大顯通寺才是五台山祖寺,導遊們怕耽誤時間,所以才告訴遊客們,貼着停車場的殊像寺是五台山祖寺,所以去過祖寺就OK了,可能也有善意的一面吧,畢竟按公司制定的路線時間有限,又不想讓遊客留遺憾。
寒山寺定夜鐘的歷史悠久,大概南北朝時期就有此習慣,前文敍述過,共計108響,最後一響就是咱們現在所説的半夜12點,意義就是“是日已過,今朝來臨”,這是為了激發僧眾於修行一途的緊迫感: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就是半夜鍾又名“無常鍾”的原因,有提示精進的意思。
當然,很多朋友説是有超度亡者,恭送往生的意思也可以,算是一舉多得吧。
聽到夜半鐘聲的詩人也不止張繼,白居易等等著名詩人也都曾有過耳聞“定夜鍾”的經歷,並留下了相關定夜鐘的詩句。
白居易:“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