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剛3月,頤和園西堤沿線怎麼就有蚊子了?”近日,不少遊客反映,從頤和園西門至西堤沿岸有不少小飛蟲,成羣聚集,讓一些遊客感到“頭皮發麻”,不敢往湖邊靠近。
記者從頤和園西門入園,沿着西堤步行,發現確實如遊客所説,在靠近湖邊處,有一團團的飛蟲撲面而來。很多遊客皺着眉頭,揮手驅趕着飛蟲,害怕它們叮咬到自己。架着相機等候拍鳥的攝影愛好者身上更是落滿了飛蟲,不過,這些觀鳥發燒友似乎並不介意,有人還告訴旁邊的遊客,“沒事兒,它不咬人。”
真的不咬人嗎?頤和園管理處高級工程師王爽肯定了這個説法。原來,這種飛蟲名叫搖蚊,驚蟄過後,春雷驚百蟲,此時正是搖蚊集中羽化的高峯時期,所以頤和園湖邊才會出現這麼多的搖蚊。
王爽介紹,搖蚊是一種無害的“中性昆蟲”,雖然看起來像蚊子,但不是衞生害蟲,也不會傳染疾病,更不會吸血,見到它們不必恐慌。搖蚊幼蟲作為底棲動物的主要類羣,在淨化水質方面發揮着積極作用,在水生生態系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時搖蚊幼蟲還是水生食物鏈的重要環節,是許多魚、蝦的餌料生物。水體中魚蝦類較少,就會造成大量搖蚊成蟲從水中羽化,所以人們在景區遊覽的時候,要保護野生水生動物,不要人為捕撈。
“雖然搖蚊無害,但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如果身邊總有一羣小蟲子在飛,是不是會感覺到不舒服呢?所以我們要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合理防治。” 李潔告訴記者,現在可以用一種“昆蟲信息素光源捕捉器”來誘捕搖蚊。昆蟲具有趨光性和趨色性,可以根據這一特性,利用帶黏性的黃色或藍色紙板,加上信息素光源,組裝成誘捕器對成蟲進行物理防治。
記者瞭解到,搖蚊出現有一定的規律,在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區域,通常在早春一般持續兩三週,到本月底就基本結束了。在搖蚊大量出現時段,園方也會通過物理方法配合人工進行干擾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