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來舟往海之南

原標題:海南週刊 | 船來舟往海之南

文\本刊特約撰稿 張晨

海南島自古便孤懸海外,北部與雷州半島相隔瓊州海峽,西北部依北部灣與越南等地相望,瓊西南面向浩瀚南海,遙遠處“千里長沙、萬里石塘”,島礁星羅棋佈。

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特殊的歷史使命。海南島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重要中轉站。從古至今,海南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互為彼岸、互通商貿,人員往來、貨物貿易幾乎從未間斷過。在大海之南,千帆競速、巨舸輻輳,船舷擊打着浪花,演繹着一個又一個航海故事。

漢 樓船伏波

漢代我國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技術。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命衞尉路博德為伏波將軍,主爵都尉楊僕為樓船將軍,率軍南下,並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平定南越國。滅南越後,路博德順勢率船隊渡海徵海南。隨後,朝廷在瓊設珠崖、儋耳二郡。

船來舟往海之南

漢代樓船。(資料圖)

這支部隊乘坐的是船高首寬、外觀似樓的樓船,可遠攻也可近戰,是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水師之一。樓船可容兵員數百名,配有世界上最早的櫓和舵,每層的四周都建有“女牆”,甲板上還有硬木製成的“戰格”,四壁都蒙上了皮革以加強防護。船的頂層有軍旗手,其在戰鬥中可指揮士兵作戰。更為難得的是,樓船四周還有由艨艟、鬥艦、赤馬舟等組成的護衞船隻,護衞船隻上有斥候、先登等兵員,這種船艦組合形式,與現代海軍中的航母編隊有幾分相似。

唐 漲海推舟

隋唐時期,隨着海上貿易的繁盛,朝廷在許多港口城市設市舶司專司海上貿易。當時的遠洋船隊駕駛着長達20餘丈、能乘坐700多人的大船從廣州、泉州、揚州這些世界性的港口和碼頭出發,往來於東方和西方之間。

據《新唐書·地理志》載,著名的“廣州通海夷道”起於廣州,經海南島東北方向的七洲洋連通東南亞、中東地區,全長1.4萬公里。這是古代首條有名稱、有歷史記載、連接中國和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

唐代的大船具有較好的抗風浪性能,可自由行駛於印度洋和波斯灣,且當時的遠航者已學會利用季風和洋流的變化駕船,每天可劈波斬浪航行70海里以上。

唐開元年間,日本聖武天皇派員往大唐邀請德高望重的鑑真大師東渡日本弘揚佛法。公元748年,鑑真率徒弟、水手等35人,第五次從揚州啓程東渡。但他們乘坐的船在海上遭遇強風襲擊,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亞),鑑真等人只好入大雲寺安頓。鑑真在海南停留了約一年,為當地帶來了許多中原文化和醫藥知識。

船來舟往海之南

郵票上鑑真東渡乘坐的船。(資料圖)

鑑真前五次東渡失敗,並不代表唐朝造船技術、航海技術落後,而是當時唐朝的統治者禁止東渡日本,此類偷渡行為得到的支持有限。第六次他轉搭日本遣唐使的大船,終於成功抵達日本。

宋 沉船折楫

宋元時期,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並將其運用於航海實踐中,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大突破。

宋代,海上絲綢之路進一步繁榮,南海航路上的島礁漸為人知。“千里長沙、萬里石塘”是古人用來形容南海之上島嶼、礁盤密佈的一句話。當時海南島沿海地區中轉船舶增多,造船業勃興。明正德《瓊台志》載:“宋代海口浦修造的優質大型木船北航於長江流域,上至嘉陵江,南航達東南亞各國。”

船來舟往海之南

宋代福船模型。(資料圖)

我國在南海水域發現的宋代沉船遺蹟與出水文物眾多,經水下考古發掘的有南海I號、華光礁I號等沉船遺址。其中,華光礁I號南宋沉船遺址出水陶瓷器1萬多件,並有部分金屬器,船殘長22米、殘寬8米。據研究,此船應為南宋中期從福建泉州港啓航,途徑海南,駛向東南亞地區的遠洋貿易商船,是我國第一次發現的有6層船體構件且應用了水密隔艙建造技法的福船,印證了馬可·波羅在遊記中對“刺桐港建造3層到6層重板結構的遠洋海船”的描述。華光礁I號等沉船遺址為我們研究宋代海上貿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元代,朝廷大力發展海上漕運和航海貿易,在海南設有海北海南博易提舉司專司對外貿易,元代學者汪大淵所著《島夷志略》列有東南亞與我國的“貿易之貨”,提及東南亞與海南有貨物貿易往來的地方10餘處。

明 寶船中轉

明代,朝廷在海南島設海南衞,拱衞海南安全,加強對當地的管理,客觀上促進了海南經濟社會的發展。

明成祖朱棣勵精圖治,國家實力增強。國力強盛後,自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起,鄭和率領200餘艘船,其中包括62艘長44丈、寬18丈,上設9桅12帆的大號寶船,帶着2.7萬餘名船員和官兵,先後7次經瓊州府往南海而去,航行於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最遠航程達7000多海里,抵達南亞和東非地區的30多個國家,並繪製了帶有航路的航海圖。

清 商船口岸

清代雖曾實行海禁和洋禁政策,關閉了國內大部分通商港口,但留廣州與國外開展小規模貿易,海上貿易並未完全“停擺”。康熙年間,清政府在全國設4個海關檢查貨物、徵收關税及船税,即津海關、江海關、閩海關、粵海關,而海口便是粵海關下設的7個總口之一。此時,海口已成為海南全島交通樞紐和貿易中心。

此後,西方邁入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而清王朝卻依然存有“天朝上國”的幻想,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機械化生產取代了原有的模式,歐洲列強用堅船利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

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不平等的《天津條約》,開放瓊州等處為新的通商口岸。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又設瓊海關,在海口長堤一帶建專用碼頭,用於泊淺水船隻,供貨物裝運和旅客出洋。此後,西方列強紛紛進入海南島,海南對外貿易的頻次增加,往來海南的國內外船舶增多,海口港成為外貿要津。

但由於海南島北部海岸帶水深不足,南渡江每年攜帶大量泥沙匯入瓊州海峽,宋代靠颱風助力才勉強成津的海口港,在經歷數百年泥沙堆積後,通行小帆船尚有餘力,面對來自西方的遠洋巨輪,已無法接納。於是那時的海口港經常上演這樣的場景:巨大的輪船停靠在外海,航運人員用小帆船從大船上運輸貨物及人員上岸,一旦遇風浪,則無法開展裝卸作業。

船來舟往海之南

1929年海口鐘樓附近停泊的船。(資料圖)

形成於光緒十九年(公元1893年)的《瓊州貿易報告》稱,當時有美、英、法、德、日、泰等國籍輪船往來瓊州通商,海口港的國外航線連通荷蘭、新加坡、日本、越南、泰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航線則連通香港、澳門、廣州、汕頭、北海、雷州半島及海南島沿海各縣。到清朝滅亡前夕的1910年,海口港年貨物吞吐量達85.94萬餘噸、年旅客吞吐量達6.78萬餘人次。(作者系海南省博物館藏品保管部館員)(張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07 字。

轉載請註明: 船來舟往海之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