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文|梅君

真沒想到,在濟南大學西南側,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喧騰的鬧市裏,竟藏着這麼一座古樸的山寨——馬武寨。從依山新居小區裏穿過,沿着陡峭的坡路拾級而上,便是馬武寨山體公園。這個季節,到處是花兒朵兒,空氣裏氤氲着甜膩齁人的香味兒,山坡上,零星散落着雞棚鴨舍,雞鳴犬吠聲此起彼伏,好一派田園風光。

馬武寨位於市中區七賢鎮,南連石房峪,東為老虎洞,海拔約285米,整個山體呈南北走勢,長約5公里,連綿六七個山頭,其中最南和最北端各有一個山勢相似的山崮,都是三面峭壁,一面陡坡,崮頂平坦,遙遙相對。馬武寨的南北兩寨,分別座落在這兩個山頭上,形成遙相呼應的兩座石頭城。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山雖然不高,但台階陡峭,頗有點像泰山十八盤,攀一段、歇一段,竟還是累得氣喘吁吁。好容易攀到山頂,展目四顧,依山而建的,全是各式各樣的現代樓羣,堪比山高。如今,城市體量越來越龐大,曾經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被圈進了居民區的版圖,改造成了園林小景,變精緻的同時,也遺憾地少了很多野趣。更有一些在建的小區,與山爭空間,一片片山體被闢開,裸露在這大好春色的桃紅柳綠裏,扎眼又扎心。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山頂上,有一條逶迤向南的石頭路,下面便是一片陡崖,小心翼翼地沿着這條路走,便到了另一片山脊。孩子説,接下來要去的,便是馬武寨了。這裏有軍事禁區,山脊西側,攔起又長又高的鐵絲網,增添了很多神秘氣息。這段路隱藏在蒼松翠柏中,雖然到處是石頭,倒不是很難走。時而有小鳥兒撲扇着翅膀,一路高歌,從林梢掠過,擊碎點點陽光。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到了山寨崮底下,抬頭一看,嚇一跳,高高的山崖直上直下,無路可走,只能攀巖而上。孩子像猴子一樣,一會兒就攀援上去,可憐他老孃,踩着一點點突起的山壁,嚇得四腳發軟、頭皮發麻,好容易連滾帶爬到了山頂,心突突跳,連回看一眼山崖的勇氣都沒有。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原來,這就是傳説中的石房峪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沿崖而建的一間高大而殘破的石屋,或許是以前的瞭望哨?西邊便是一片低矮的石頭房,有百餘間,還有十多座院落,中間有窄窄的小巷相連。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石屋頂部為穹形拱頂,分單間和套間,只有一人那麼高,很像以前老家大隊上,一座座糧倉,小小的石門石窗,屋頂長滿茅草,春天還沒光臨這裏,枯黃的草枝兒,被大風吹得獵獵作響,像作戰時的號角,又像歷史的哨音,長一聲短一聲,講述着一個久遠而蕩氣迴腸的故事。這裏,曾住着什麼人?發生過什麼事?在一間間石屋前探頭探腦,所有人都禁不住發問。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據稱,石寨建於咸豐、同治年間,寨民為躲避東捻軍戰亂避難於此,沿山頂建起一米半厚的石牆,保護着小小的山寨。寨內原有清同治六年所立石碑,碑文題為《馬武寨避亂碑記》:咸豐辛酉之歲,南匪入寇,附近鄉民為避禍亂,在山頂建石房以居住和存糧,鑿水坑以蓄水飲用,壘院牆以御賊。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這裏還有民國時期建的軍事防禦工事,據傳是濟南戰役時國軍整編2師(師長晏子鳳)213旅某營的防地,妄圖憑藉有利的地形和堅固的工事負隅頑抗。解放軍十三縱第39師116團向石房峪發起進攻,奪佔馬武寨,也給馬武寨植入了紅色基因。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北寨南側建有拱形石砌門, 山寨門上,有好事者用毛筆寫着“還我山河”四個大字,很有烽火硝煙那味兒。走出山寨門,回首再望,只見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確是先民建寨避險的好地方。只不過如今寨尚在,人已空,猶如紅塵一夢,讓人徒發探古尋幽之嘆。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再沿着山脊逶迤向南,又是整治一新的大北山山體公園,新砌的山路十分整潔,路旁紅花綠樹、鶯歌燕舞,與剛經過的飽受滄桑和戰亂的馬武寨形成鮮明對北。像一條時空隧道,將古今兩個不同的世界連接在一起,給人很深的觸動,這是一幅長長的歷史畫卷啊……

如今,濟南山體公園越建越多,給周圍居民帶來很多便利,但千萬別“破舊立新”,對像馬武寨這樣的歷史遺蹟造成破壞,畢竟,歷史遺蹟一旦遭到破壞便不可再生,它是一座城市無形的財富,也是我們的根……

壹點號壹點傾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9 字。

轉載請註明: 大隱隱於市——探古尋幽馬武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