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調護,愉快一夏
本文轉自:光明網
“春三月,此謂發陳;夏三月,此謂蕃秀。”眼下我們迎來了夏季,此時此刻草木生髮,欣欣向榮,環境温度在逐漸回暖,體感温度舒適。據《黃帝內經》記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裏的“陽”指的便是陽氣,廣大市民朋友們可順應時節,在這個時節注意對陽氣的調護。
對於五臟而言,人們常説,春季易養肝,夏季易養心,也因此,許多人在春夏會忽略對腎臟的調養。所謂四時養腎,春夏養腎同樣重要。其實在中醫五行理論中,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若腎陰不足,肝失濡養,則會導致肝陽偏亢,出現頭暈頭脹,急躁易怒等症狀,稱為“水不涵木”。在生理上,肝腎同源,肝藏血、腎藏精,肝血與腎精互生,肝腎兩髒均藏相火,同源命門,有相互制約的關係,治療時必當兩者兼顧。心屬火,心火下交於腎,以資助腎陽温煦腎陰,使腎水不寒,腎水上承於心,使心火不亢,心火於腎水上下交通,稱為“水火互濟”“心腎相交”,從而達到陰陽平衡。所以在春夏季節,護腎同樣重要。
要注意的是,這個季節的特點是氣温多變,降水明顯,空氣濕潤,許多人會覺得精神困頓、納食不馨、四肢沉重,同時由於忽冷忽熱的氣温,容易誘發呼吸道系統疾病。春夏之際也是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當前,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全市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階段,但疫情反彈風險依舊存在,不能掉以輕心。對高齡老人、兒童、有基礎疾病、免疫力低下的易感人羣,在日常生活中,更應注重固護腎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通過提升自身免疫力,從而達到抵禦外邪之效。
起居調護
切勿貪涼,謹防感冒
春夏季節,日長夜短,應調整作息,不要熬夜,適宜早睡早起,若下午犯困,可在中午適當午睡,午睡時長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注意環境整潔,保持室內通風,定期進行室內消毒。
根據氣温變化隨時增減衣物,切勿貪涼。注意早晚温差,室內外温差,有些單位已開啓空調,體質較弱者要謹防着涼、感冒、腹瀉等情況;同時應注意關鍵部位的保暖,比如雙膝關節、雙足、肩頸、腹部等。穿着方面,可選擇寬鬆的衣物,放鬆頭髮,順應肝氣升發。
進行適當鍛鍊,可到室外、公園散步,呼吸新鮮空氣,接觸大自然,同時可曬一曬大椎穴,大椎穴為手足三陽經及督脈之會,主一身之陽氣,適當曬一曬大椎穴。以20分鐘為宜,可達到補陽之效。
飲食調護
盛夏夜的燒烤啤酒,淺嘗輒止
要多吃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的新鮮食物,以提高機體免疫力。
對於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的人羣,建議少食寒涼的瓜果,避免損傷脾陽。
多飲水,可適當飲用綠茶、花茶。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花茶可選擇玫瑰花、茉莉花、菊花等具有疏肝理氣、祛濕和胃之效的茶品。
春夏時節,一方面,春天木旺,木通於風,風氣內擾,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對過敏體質或有慢性腎炎的人羣,建議避免食用“發物”,比如春筍、韭菜、香椿、海鮮等,以免誘發過敏反應、加重病情。與此同時,夏季來臨,你是否已期待盛夏夜的燒烤啤酒了?燒烤多為重油重口、肥甘厚膩之品,而酒類助濕,多食則加重脾胃負擔,影響運化,久之則助濕生痰,百病叢生。
飲食方面,可選擇藥食同源,入脾腎兩經的食物,如山藥、蓮子、芡實、薏苡仁等,具有健脾益腎,祛濕之效。
情志調護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春季,萬物始生,對於情志的調護,也當順應生髮之氣,應心胸開闊、思想豁達、放鬆身心,使情志得到生髮,避免情志抑鬱、動怒。
夏季,天氣炎熱,情緒上難免出現煩悶和焦躁、注意力渙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應注意及時調整節奏,神清氣靜,切忌暴怒,以防心火內生,可聽聽輕快舒緩的音樂,心靜人自涼,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總而言之,這個時節裏,又逢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持樂觀的情緒與開朗豁達的心態非常重要,這不僅可以讓自己舒心,也有助於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正如《黃帝內經·素問》有云: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