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僑鄉和順:“走夷方”包容並蓄 “僑”味年鄉愁更濃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休閒

(新春見聞)僑鄉和順:“走夷方”包容並蓄 “僑”味年鄉愁更濃

中新社雲南保山2月6日電 題:僑鄉和順:“走夷方”包容並蓄 “僑”味年鄉愁更濃

作者 陳靜

2月6日,農曆大年初六,位於中緬邊境的雲南省騰衝市和順古鎮張燈結綵、年味濃郁。

漫步在和順古鎮,民居內,烤餈粑、土鍋子、炸酥肉等美食騰騰冒着熱氣;街道上,三兩遊客結對前行,環鄉而過的小河、金黃色的油菜花映入眼簾;遠山上,茂密的森林層巒疊翠,鬱鬱葱葱。這時的和順正如民國元老李根源稱讚那般,“遠山茫蒼蒼,近水河悠揚,萬家坡坨下,絕勝小蘇杭。”

和順古鎮是雲南著名的僑鄉,當地有句民諺叫“窮走夷方(緬甸、印度、泰國等國)急走廠(玉石、銀礦、寶石廠)”。作為古代川、滇、緬、印南方陸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和順人在明代中期就開始“走夷方”,成為雲南率先走向世界的一支重要力量。2020年,和順全鎮人口僅7000多人,卻有三萬多人僑居海外。

幾百年來,和順人在與邊地文化、南亞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建築文化、宗祠文化、民俗文化、華僑文化。

在民居博物館“彎樓子”裏,傳統的三坊一照壁庭院中不僅有美式烤麪包爐,還有百年西洋掛鐘、英國產鐵窗欄、巨大的鐵製保險櫃,無聲地展示着和順李氏家族“走夷方”經歷之豐與財富之盛,以及“中西合併”的包容並蓄。

在不遠處的另一個民居博物館“耀庭博覽館”內,楊氏家族走夷方的傳奇故事也讓人讚歎。1887年,年僅13歲的和順人楊顯聲(字耀庭)單槍匹馬到緬甸做學徒,因被跨國大商號“永茂和”的高層賞識,成為該商號重要支柱。後又和“翡翠大王”張寶庭做翡翠生意風生水起,創建“耀庭號”,被稱為“商界長才”。走夷方數十載,楊氏家族回到和順修建瞭如今被稱為“耀庭博覽館”的民居,居住數十載後向遊客開放,成為了解旅緬華僑生活的絕佳窗口。

這兩天,耀庭博覽館的工作人員正在籌備各式美食,以備遊客在博覽館裏吃上一桌純正的僑鄉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習俗,我們過年要吃八大碗、土鍋子、‘長飯’和‘頭腦’……”走南闖北的和順人,美食裏也包含了四海八方的各色食材。

其中,芙蓉海蔘湯主要用到遼參,過去由馬幫從外地帶回;“重口菜”茄肉裏的“靈魂調料”是來自緬甸的“木茲拉”(音譯);類似西餐中飯後甜點的“頭腦”則寓意有頭有腦,據研究者考證“頭腦”在《水滸傳》中就出現過,證明了和順飲食和中原飲食的淵源。

正值春節,和順古鎮內家家掛起了紅燈籠、門口張貼了嶄新的春聯、家門口燒起了長達一米的“高香”,居民們走街串巷拜年問候,一派和諧景象。而民居博物館內過去“走夷方”時驚心動魄的故事,在異國他鄉拍攝的老照片,來自世界各地的老物件等,與古鎮裏祥和寧靜的年味產生了獨特的化學反應,不禁讓人感嘆背井離鄉的艱辛與安居樂業的幸福,更添了一分濃濃的鄉愁。

事實上,和順獨特的美景和僑鄉文化,每年都吸引眾多海內外遊客前來。2017年—2021年,和順古鎮累計接待遊客39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67億元人民幣,旅遊收入佔居民人均純收入的70%。

已經旅居騰衝和順十年的老陳告訴記者,和順優美的自然環境,小橋流水的居住環境,閒適淡然的生活方式讓人心醉;和順人吃苦耐勞的跋涉精神、富貴不忘家鄉的回饋思想、抱團發展的互助態度讓人敬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僑文化的滋養下、和順人民的保護下、地方政府旅遊發展政策的支持下,和順會真正成為一個“活着”的古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