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雕刻的寶庫:婺源 " 三雕 "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休閒

雕刻的寶庫

江西 · 婺源 · 三雕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婺源“三雕”

婺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婺源自古以來文化興盛,地面古建築、古村落遺存十分豐富,遍佈全縣鄉村的“ 三雕藝術 ”出神入化,聲播海內。

婺源 “三雕” 是指婺源建築所運用的磚、石、木三種民間雕刻藝術。走進婺源的古宅,常常被躍入眼簾的精美雕刻所震撼。出神入化的雕刻精品,雕刻內容之豐富,雕刻手法之精湛,風華絕代,令人歎為觀止。

婺源“三雕”藝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起源於唐代,明清時期達於鼎盛。其中磚雕廣泛用於徽派建築中的門楣、屋頂、屋瓴等處,石雕用於牌坊、勾欄、柱磉等處,木雕飾於堂內屏風、樑柱、窗欞、門楣等處。“三雕”藝術是徽派建築中最精彩的藝術亮點,集美學、力學、數學、歷史學、生態學於一體。各種刀法是“婺源三雕”的關鍵所在,其特點在於不拘一法,混合並用,使作品達到空靈剔透的效果。雕者刀隨意至,意隨刀達,圓雕、浮雕、淺雕、深雕、透雕各具其妙,相得益彰。2006年,婺源“三雕”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汪口村俞氏宗祠,被譽為雕刻藝術的寶庫

思口新源俞氏宗祠木雕

01

分佈區域

在婺源,凡有古村落、古建築的地方就有美不勝收的婺源三雕。如江灣鎮的江灣、汪口、曉起村,思口鎮的思溪、延村、西衝村,龍山的桃溪,沱川的理坑村,沱浙的虹關、鳳山村,清華鎮的清華、洪村,鎮頭鎮的遊山村等古民居、古祠、古橋、古廟的婺源三雕,雕刻內容豐富,手法精湛,令人歎為觀止。

清華洪村磚雕( 洪元培攝 )

歷史淵源

婺源古隸徽州,徽商的崛起發展,繁榮了諸如新安醫學、新安理學、徽派版畫、徽派建築、徽雕等徽州文化。婺源三雕就是在這樣發達的徽文化大背景下逐漸形成和發展的產物,是能工巧匠的佳作。到了明清年間,婺源三雕藝術發展最為鼎盛。

封建社會的民居建築,大到棟樑、小到門檻、規模、高度都依官職大小規定標準。衣錦榮歸的徽商在大興土木時,一面受着地理條件的限制,一面受着皇權的管束,只好在房子的堅固和精緻上下足功夫,用繁複精彩的雕飾來表達對祖先的尊崇,炫耀自身財勢人氣的旺盛。三雕藝術至明清而達極盛,特別是到了清代,可謂無巧不用其極。明代建築一般不事雕琢,只用一些線條式的幾何紋絲來做裝飾,線條造型簡單,強調對襯,構圖、佈局簡明扼要。到了清代,民眾的審美視覺開闊,三雕藝術也日趨繁細,雕刻工具進步,工匠技藝也日趨精湛。徽商的富足,程朱理學的信念,民間的能工巧匠將磚木石三雕技藝推向極致。

材料與工藝

婺源三雕取材質地要求相對很高。磚雕採用本地產的質地堅細的水磨青磚。石材多采用黟縣黑、茶青石、青田石等。大型雕木多用粗大的楓、樟、柏、松、櫧等木為主,細木雕如窗欄、屏風等則以紋理細密,質地堅實的楠、棗、楊、桃等木為主。

磚雕工序:選泥、踏泥、打坯、曬坯、燒坯。成磚後選磚、浸磚、打磨、繪圖、勾勒、鑿廓、雕刻、出細、拼裝。

石雕工序:選石、繪圖、勾勒、雕刻、細磨、拼裝。

木雕工序:選材、曬材、繪畫、勾勒、精雕、細雕、微雕、砂磨、組裝。

麒麟( 石雕 )

傳統寓意及用途

婺源三雕藝術在徽派建築中不但起着裝飾功能,而且更起着精神和理念的教化作用,成為“有意味的形式”。高度圖案化、形式化是婺源三雕的重要特徵。如 “虎”意味着辟邪、護生,“桃”意味着驅鬼、高壽,“佛手”意味着財富,蓮花和魚一起暗喻連年有餘,戟、磬、瓶、鞍的組合即是吉慶平安的諧音等。

主要特徵

1、佈局定式化

婺源三雕在徽派建築中各司其職,磚雕、石雕多用於門樓,木雕用於堂內。圖案的佈局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不得越級出軌。龍、人物、花鳥和幾何圖案等級森嚴。龍的等級最高,放在最中間、最高處。人物次之,花鳥器皿更次之,幾何圖案則多用於輔助性裝飾。

2、雕功藝術化

婺源三雕藝術不但圖案惟妙惟肖,引人入勝,而且刀功純熟,技藝已到了巧奪天工的藝術意境,雕者執刀有力,運刀自如,刀隨意至,意隨刀達,刀中有筆,相得益彰,體現了刀法與藝術的高度一致。尤其是磚雕和木雕,為了加強圖案的立體效果,有的鏤空層次多達七、八層,這種雕刻不但表現了物理空間,還刻出一個藝術空間,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高超統一。

重要價值

1、歷史價值

婺源三雕藝術最早追溯到唐代,延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徽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化藝苑中獨樹一幟。

2、觀賞和研究價值

徽派建築的富麗堂皇,離不開婺源三雕藝術演染。婺源三雕的藝術作品,鑲嵌在一幢幢古代的民居、祠堂、廟宇之中,那雕樑刻棟,人文典故,千姿百態,惟妙惟肖,讓觀賞者一點一點走進歷史深處,感覺到神話不朽,萬物千古的神奇。其悠久的歷史,雕刻形式和表現手法古遠別致,為當代建築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實物研究和借鑑。

3、文化價值

婺源三雕不僅是一種藝術現象,更是人類精神發展史中的創造性活動,這種活動具有一定的審美性質和精神價值,是一種民族的歷史工藝文化的結晶,這種工藝文化對一個民族,對一個人的成長起着重要的作用,對構建和諧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思口新源俞氏宗祠木雕

代表性傳承人

俞有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俞有桂的徽派木雕,內容豐富,手法精湛,涵蓋了木雕工藝的線雕、淺浮雕、高浮雕和透雕等。作品構圖飽滿大氣、層次豐富細膩、圖像寫實傳神、格調清秀淡雅,藝術風格獨具特色,多次在省內外大型博覽會上獲獎。2010年10月根雕“藝術人蔘”獲“永恆世博--中華文化藝術博覽會”金獎,2011年4月木雕作品“加官進爵”獲中國(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銀獎,2013年、2014年木雕作品分別獲第九、第十屆深圳文博會金獎。從業30餘年,俞有桂一直致力於三雕技藝的保護、傳承,先後培養出木雕藝人200多人,其中多人獲省、市、縣級代表性傳承人稱號。2012年6月,俞有桂榮獲首屆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

俞友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擅長徽派風格傳統雕刻技藝,表現於淺浮雕、深浮雕、透雕、立體雕、多層鏤空雕等雕刻手法上,作品刀法圓熟、線條流暢、簡潔、層次分明,所雕亭台山水、花鳥魚蟲、人物造型生動精緻,顯示出高超的雕刻藝術水平。其代表作品《皇帝狩獵圖》雕刻層次達到九層,樓閣的窗户可以開啓,從雕刻層次與雕刻難度上較傳統技藝有了新的突破,是目前所見徽派木雕層次最多的一件作品。2010年徽雕作品《太平盛世》榮獲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銀獎;2012年第三屆“中國(福保)鄉村文化藝術節”參展作品被評為最佳項目獎;2013年《皇帝狩獵圖》獲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最佳展覽獎。

內容提供丨揭凌峯

編輯丨阿鴻

審編 | 婺里君

藝丨人神共樂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婺源儺舞

關注我們

@一葉徽州

一山一村一世界 · 一花一葉一徽州

點贊、分享、在看三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