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多元文化交織 孕育古風村落

由 仝海燕 發佈於 休閒

▲土樓牆壁上累累的彈痕彷彿在訴説着過去的崢嶸戰史


古榕樹齡已近千年

科名村位於安溪尚卿鄉的西北部,因地處高丘上平地,故又名“高坪”。據傳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李大稱帝時曾在此設科舉考場,取名科名,沿用至今。村裏有一所科名中學,學校所在的科名村及周邊村落,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承載許多獨特多元的地域文化——冶鐵文化、瓷窯文化、狀元文化、古街文化、古榕文化……在科洋村“邊埔”角落,矗立着一座由石頭砌成的“土樓”——鳳安樓,土樓牆壁上累累的彈痕彷彿在訴説着過去的崢嶸戰史,讓人想循着它探尋這個多元文化浸潤的古村落。

冶鐵遺址:道出歷史的滄桑和輝煌

科名村的青洋村自然村曾是宋代官方設立的專職冶鐵場之一,是泉州內陸腹地的重要鐵礦分佈區。據清乾隆《安溪縣誌》載,青洋在北宋就是冶鐵的官窯。境內有宋代冶鐵場數處。宋人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載稱:“慶曆五年(1045年),青陽(青洋)鐵冶大發,即置鐵務於泉州。”近期發掘的青洋下草埔冶鐵遺址是宋元時期泉州冶鐵手工業的珍貴見證。

瓷器古窯:窯火曾經綿延700多年

除了冶鐵,科名、科洋、銀坑等地也是明清海絲重要的瓷器產地。明嘉靖《安溪縣誌》載:“瓷器出崇善、龍興、龍涓三里。”“龍興裏”即尚卿。清乾隆《泉州府志》載:“瓷器出安溪高坪……”銀坑原稱“窯坑”,即以坑溝中建有古瓷窯得名。科名及周邊的瓷器燒製自明初始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曾有瓷窯十多處,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仍然可以看到燒瓷的煙火。

狀元故里:匾額訴説着過去的榮光

祖籍科名的黃培松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參加武科鄉試得第二名,光緒六年(1880年)赴京會試(武科)獲第一名,殿試獲一甲一名,欽點狀元及第。位於科名、科洋的黃氏大宗祠內,懸掛有黃培鬆手書的“狀元”匾額。

古榕傳説:“樹神”文化令人嚮往

在科名村的舊圩場後面,生長着一棵極為奇特的樹——樟中榕,即在樟樹中生長着一棵榕樹,樹中有樹,樹齡已近千年。榕樹猶如一把撐開的巨傘,濃廕庇日。《安溪縣誌》載“科名狀元地,榕樹蓋安邑”,説的就是當時該樹之大在安溪縣可稱冠,不啻為科名村一奇特的活文物。

榕樹樹頭外面包着一塊3米多高、2米多寬的樟木,榕樹長在樟樹中。據《安溪縣誌》載:大樟樹,周圍五丈(1丈=3.33米),高二十餘丈,覆蔭數十丈。相傳為唐所植。清乾隆九年(1744年)秋,樟樹遭雷擊起火焚燒,僅存樹頭,後又萌櫱復生。後來有鳥兒含榕樹籽放入併發芽,榕樹越長越大,老樟樹最後被榕樹取代,成“樟中榕”異景。

古街古店:保留舊時繁華的印記

科名有規模的集市形成於明末清初,集市地點原在大榕樹下,後來,當地政府對大榕樹周圍的墟場進行規劃,興建兩條橫街和一條連接兩橫街的縱街,形成“工”字形的街道格局,俗稱“上工街”“下工街”和“中街”。古街兩側的建築主要是土木結構騎樓式的店鋪。科名村延續歷史傳統習慣,設每五天逢農曆二、七為一期墟日,俗稱“科名墟”,每逢墟日,南來北往的商賈雲集於此交易農產品,場面熱烈,是別具山村風情特色的集市。 (賴小玲 黃炳坤 黃文明 文/圖)

來源:東南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