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篆書中,郴字由“林”與“邑”合為一體,即“林中之城”。森林覆蓋率達61.2%的郴州市桂陽縣,林木之下還有着富饒的礦產資源,過去,在豐富的地下資源和巨大的經濟效益下,開發礦山成為當地人的選擇。
2010年5月,寶山礦山公園獲得國家礦山公園資格,2013年9月,湖南寶山國家礦山公園正式開園。轉型升級後,帶來的不僅是日益變好的環境,還有聞名前來旅遊的遊客。近日,記者來到湖南寶山國家礦山公園,瞭解近年來其生態治理情況。透過航拍圖,記者注意到,被改造後的礦山,四周植被生長密集,中間一片湖水呈現愛心形狀。
乘坐小火車下井瞭解採礦工藝
乘坐小火車前往井下核心景區,這是湖南寶山國家礦山公園的亮點之一。
下到330米的地下,在過去的採礦系統裏穿梭。相較一眼可知的地面世界,少為人知的礦山挖掘開採地下情景吸引了省作協的成員們。
記者透過導遊瞭解到,桂陽縣委縣政府和寶山礦為整治盜採濫挖、改善生態環境,給黃土裸露、灰塵漫天的礦山披上了“綠衣,2008年啓動了寶山國家礦山公園建設工作。2013年公園正式建成對外開放,公園先後獲評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普基地”“湖南省科普基地”“湖南省環境教育基地”“湖南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等。
在醒目的區域,展現着不同年代的採礦工藝。比如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寶山的採礦工藝流程為:鑽機打眼、裝炸藥放炮,礦石落下後,用電耙把落礦耙到裝岩機附近,再用裝岩機把礦石裝入礦車,最後用礦車把礦石運至選礦廠進行破碎、浮選。時間追溯的越早,將越吸引遊客的注意。在西漢時期,古人採取熱脹冷縮的原理,將岩石加熱後,再潑冷水使得岩石爆裂,接着進行礦石收集。由於當時科技的落後,凸顯出古代人民的智慧。
為了進一步讓遊客沉浸其中,礦井裏三個體驗項目:透水、塌方、地心漫遊。機器通過搖擺、晃動,來模擬不同現象,讓遊客感受到置身其中。
奇妙的穿越體驗結束前,有一個垂直高度為35米的斜坡。導遊告訴記者,透過這一段;螺旋上升的斜坡道,遊客們慢慢從330米過渡到365米,最後抵達472米處,到達地面。這一段地下體驗線路總共有2.2公里。
礦山被遊客比喻成藝術品
“2007年前,這裏隨着大風颳起,刺鼻的二氧化硫味道瀰漫空氣中,地下水源被嚴重污染,在家裏都不敢開窗户。”回憶起過去的環境,在湖南寶山國家礦山公園周邊居住的居民仍舊記憶猶新。
據郴州市旅遊局提供的資料顯示,2013年中國郴州國際旅遊文化節活動,湖南寶山國家礦山公園遊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帶動了交通、餐飲、通訊、展銷、娛樂、購物等相關產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記者瞭解到,這裏經濟效益好轉後,環境治理成效也在逐步提升。由於植被在被破壞的山體上很難成活,寶山安全環境管理部門先後試種了兩種植物。第一次種日本晚櫻,失敗了,因為它對土質要求太高,後來選了台灣野櫻,先用挖掘機挖1米多深,填上客土,再種植,這才成活,這以後就一直沿用這個辦法。
曾經滿目瘡痍的礦山,如今生長着葱鬱的植被,簇擁着現代化的博物館。在17日當天薄霧的映照下,被遊客比喻成為一件精心雕刻的藝術品。
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7.4%
“風光渾與人間異,人到山中勝似仙”。
在當地人看來,湖南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也是一件藝術品;是一個天然氧吧,讓人心曠神怡。
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8436.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7.4%,大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3萬個。在目前統計出的1678種植物名錄下,除了鼻子感受到空氣清新,也能聽到隱秘在樹叢中的各類鳥叫。尤其是當其中大大小小上百個瀑布出現在視覺中,又讓人添上一層震撼感。
10月18日,在20℃左右的氣温下,夕陽閃耀着金光,被110米高的玻璃橋反射出一道道細細的拋物線。省作協一行來到落差高達106米的飛龍瀑布。站在玻璃橋上,平視着瀑布,有人感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導遊告訴記者,公園內具備多樣天象景觀資源:日出福音、田園夕照、雲湧三江、直河霧靄等等,都具備很高的觀賞價值,值得遊客前來細細品味。
近年來,湖南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主打“森林生態旅遊”品牌,開展以休閒度假、森林康養、觀光遊覽為主,自然教育、户外拓展、民俗風情、森林探險為輔的旅遊活動,不斷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態和健康養生需求的優質旅遊營地。
據瞭解,擁有華南地區保存最好、物種最多的原始次生林,被譽為“南嶺植物王國”的湖南九龍江國家森林公園,每逢節假日,都能看到景區外停靠的外地牌照汽車。方便的交通,為當地迎來不少遊客。公園處於湘、粵、贛旅遊金三角。北大門距離廈蓉高速公路出口10餘公里,106國道和深湘高速公路穿境而過,無論是去廣州、長沙、廈門,早上出發,中午就可以到達。據統計,2018年公園共接待旅遊人數30萬人次,同比增長500%,帶動周邊居民經濟收入同比增長達5%。
瀟湘晨報記者易思含 實習生鄭茜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