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楊石魂故居!

尋訪楊石魂故居!
文 、圖 / 周建苗
午飯後,我便與文壇的前輩一同前往楊石魂故舊。開車從洪陽出發,至緊挨着的南溪鎮鄉道,七拐八彎,很快便到達鍾堂村了。沒想到楊石魂故舊,在一小河流橋頭的拐進去即到,處於小橋路口、寨子前邊,隔着村路便是河邊,地理位置優越,出入方便。想象之中,久聞其名的楊石魂故居,應該是較為輝煌的潮汕建築,沒想到的是一個尋常的潮汕百姓民居,心中落差了。
尋訪楊石魂故居!
楊石魂故居是一個小寨子,寨子大門門匾刻有“仁厚裏”三個大字,右邊有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普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楊石魂故居、武略第”石刻,左邊有李統厚題的“楊石魂故居”題字,並標誌開放時間等。仁厚,為仁愛寬厚;裏,古代五鄰為裏,五家為鄰。可能“仁厚裏”,意思説的是居住的便是楊石魂的親戚族人吧!
“仁厚裏”寨門的建築,為典型的潮汕民居寨門建築。於寨子的最左角開門,折形而進寨內大埕,寨門上面蓋有小樓閣,彎曲處從西面進入大埕,裏面還有一個圓形內門,上面刻有“長髮其祥”字樣,通幽折入,像極一個獨具特色的小庭院,極具特色。內牆中有“楊石魂故居簡介、楊石魂故舊修繕簡介”,參觀遊玩者一進寨門,便可以較全面的瞭解楊石魂故舊情況。
“仁厚裏”是一個封閉的住宅小寨子,僅有一個東門出入,四周封閉,環境清幽,仿如一個農家宅院。站在“仁厚裏”裏面的大埕,我環顧四周,一眼便能瞭解小寨子的基本情況。寨子的正中為楊石魂故居(武略第),中座“武略第”為潮汕“四點金”民居主體建築,坐北朝南,其左右各有厝包火巷,火巷也有小門進入,門前正中分別題有“食德、服疇”簡陋門匾。“武略第”為官階名,乾隆五十一年(1786)定製,正六品武官,授武略騎尉之官階,並可封贈其父母及妻室,給敕命二軸。這可以推測出,該建築應在乾隆五十一年之後建築,也即楊石魂為武官之後。
尋訪楊石魂故居!
據有關資料記載,楊石魂故居是楊石魂祖父於清朝光緒年間所建,建築面積1205平方米。服疇:服是從事、致力,疇就是田地;食德,則是享受先人的德澤,一般指祖上做過官的意思。士食舊德之名氏,農服先疇之畎畝,子孫能夠享受先人德澤,同時自己親力勞動,家族怎麼會不延續萬年呢?這也可以看出,楊石魂故居 “耕讀傳家,綿續萬年”的淳樸家風了。
大埕的東邊、以及“食德”門東方,都為多壁連的單間厝,坐北向東為黨建燈塔,熠熠閃光黨徽下紅色基調下的“入黨誓言”、“黨員義務、黨員規則”,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字樣,格外醒眼。大埕的南方,也為一平房多單間厝座,前門也有一小門,門左邊掛有“周恩來住過的地方,楊石魂青少年讀書之處”。在這兒面向大埕的厝壁前,刻有銅色的周恩來、楊石魂等紅色革命故事壁畫,整體的紅色革命教育氛圍很濃,很受紅色教育薰陶,突出黨性教育作用。
據2006年3月17日,中央電視台全國新聞聯播節目《永遠的豐碑》專欄暨次日《人民日報》同一欄目以“堅貞不屈中華魂—楊石魂”為題,宣揚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楊石魂烈士的光輝革命事蹟報道:
楊石魂,1902年出生,廣東普寧人,1923年11月,在廣州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先後任青年團廣東區執委會執行委員,負責宣傳工作。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舉行第一次東征。他受黨組織委派,回潮汕開展青年和工農運動,建立黨團組織,任青年團汕頭特別支部書記、汕頭市總工會籌委會主席,領導青年學生和工人羣眾開展革命鬥爭。同年3月,中共汕頭特別支部成立,為第一任支部書記。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楊石魂任汕頭國民外交後援會會長,領導汕頭工人援助上海人民反帝愛國鬥爭。同年12月,中共潮梅特委成立,任特委委員,負責工人運動。1926年,先後任汕頭總工會執行委員兼宣傳部主任、執行委員長,中共潮梅特委改稱中共汕頭地委,他任地委委員兼工委書記。
大革命失敗後,在白色恐怖的嚴重形勢下,他與地委領導一起,組織普寧和各地農民舉行武裝暴動,建立普寧縣臨時人民政府。後率工農武裝與海陸豐農軍匯合,組建東江工農自衞軍,彭湃為總指揮,楊石魂先後任副總指揮、黨代表。1927年7月,楊石魂按黨的要求重回潮汕,任中共汕頭市委書記,部署重組工農武裝,恢復農會。9月,南昌起義部隊先後撤退到潮州、汕頭,楊石魂率汕頭農軍策應起義部隊,釋放被關押的革命同志,並親自護送起義領導人周恩來、葉挺、聶榮臻等安全轉移到香港。
1928年2月,中共廣東省委派楊石魂以省委巡視員身份,到湛江地區檢查工作,擔任中共廣東省委委員兼湛江特委書記。9月,調任中共北江(今韶關地區)特委書記。12月6日,楊石魂當選中共廣東省委常委,負責宣傳工作併兼省委農委書記。同年底,被黨中央調往上海工作。
1929年2月,黨中央派楊石魂到武漢,重建湖北省委,擔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秘書長。同年5月,省委機關遭破壞,楊石魂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堅貞不屈,壯烈犧牲,年僅27歲。
尋訪楊石魂故居!
我們從“武略第”的正門進去,入門前廳佈局為“楊石魂故居簡介牆”、“楊石魂故事大院內景一角”、“楊石魂父親生平簡介”、“《人民日報》對楊石魂生平事蹟的報道”等,這可以仔細地瞭解楊石魂生平事蹟。
據瞭解,楊石魂的父親楊漢三,思想進步,一生從事中醫和教育事業。他十分支持楊石魂、楊慧生、楊昌明三個兒子參加革命鬥爭。堪稱滿門忠烈,英名永存。1927年革命低潮時,楊漢三被反動派以“縱子參加共產黨”為藉口而被捕入獄,慘遭迫害。後變賣田產,花2000大洋才被保釋。解放後,任普寧一中教師兼校醫,曾當選普寧縣人民代表。1927年,蔣介石發動了反革命政變,楊石魂的胞弟楊慧生慘遭殺害;楊石魂三弟楊昌明,大革命時期曾任揭陽縣三區區委領導人……
1952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內務部按周恩來的指示,表彰楊石魂的父親楊漢三“三子犧牲、實屬無上榮光”。牆上玻璃壁框內還掛有楊漢三先生給周恩來的書信往來函:項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秘書廳轉來你給總理函一件書函。你的三子均為革命犧牲,實屬無上榮光……
“武略第”的內部結構,為“二進六間一天井”,門前廳隔天井對面為正廳,左右各三間房,前伸手屋、中間的壁間、後為正房,壁間左右各開“子孫門”,正間內擺有廳祀,牆上掛有楊石魂先祖公嬤裝裱相片,潮汕民居特色格外濃厚,一進入庭內便感到格外親切。內部的六間房子,各掛有“楊石魂大伯父房間、楊石魂二伯父房間”等字樣,這可見這是一個聚族而居的大庭院,耳畔依稀還可聞往昔的大家族的熱鬧氛圍,以及小時候天井旁的石柱用繩子拴着的餵豬農家氣息。這兒兩個“子孫門”,內部都安有可關閉的小門。一般的,“子孫門”面向巷的門安有杉木門,面向天井內是不安杉木門的。所以,這兒只要門一關,各户便成了一個獨立空間。這也可以看出,楊石魂的家族居住空間既熱鬧,又有相互之間的獨立空間的。
我們從左右“子孫門”走出去的火巷,參觀了一番。主座後面為一開東西兩側門之"騎雙虎"後座;主座連後座之東側、隔2米寬的通巷,是一排東廂房,連接到門房共11間。火巷的左邊為連着的小厝間,各放着農家的傢什,右邊是挨着牆壁。仁厚裏東西橫闊24.2米,南北縱深49.8米。牆體為三合土夯築,屋頂為瓦木結構。右邊火巷的巷道,由於少受陽光照射,十分涼爽,牆邊已長滿着青草,青綠一片,牆上也出了“貓毛草”,令人嘖嘖稱奇。
尋訪楊石魂故居!
從楊石魂故居參觀出來,我心中感觸不已。潮汕地區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葉挺、聶榮臻、澎湃、徐向前、李富春、鄧發、古大存、方方、楊石魂等先後在這裏領導過革命鬥爭,留下光輝的足跡。在革命古蹟、遺址中,普寧市便有普寧縣蘇維埃政權成立舊址、辦公舊址,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四師野戰醫院舊址,大窩村潮汕人民抗日遊擊隊司令部機關舊址,白馬彭湃辦公的李春太石屋,碗窯坑明代瓷窯址等革命古蹟、遺址,枚不勝舉。
而縱觀楊石魂的一生,他無時無刻地投入到共產黨的革命事業中,為人民謀利益,積極領導工人運動,為當地革命事業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不僅受到國家領導人深深懷念,同時也是潮汕人心目中的英雄,受到人們的尊敬與愛戴。我也深深地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
原創作品,禁止轉載。未經許可,嚴禁擅自轉載、複製、改編,文章已開通全網維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21 字。

轉載請註明: 尋訪楊石魂故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