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至少8000元”,誰給了導遊定“購物KPI”的勇氣?

“工薪階層消費3000元到8000元,都市小白領消費8000元到20000元”“根據你的職業,咱們量體裁衣,別掉價”。最近,導遊強迫購物亂象被曝又出新招,頗有一種給遊客制定“購物KPI”的既視感。

“白領至少8000元”,誰給了導遊定“購物KPI”的勇氣?
視頻截圖(來源:極目新聞)

據澎湃新聞報道,遊客劉敏(化名)和朋友報名參加了一個6天5晚的雲南旅行團,兩人團費共計1580元,其中包含了吃住費用,不含機票。她介紹,在參團之前,曾詢問工作人員該旅遊團是否需要購物,工作人員回應稱,該團不是購物團。但在旅遊過程中,導遊要挾遊客:知道他們的身份證號和家庭住址,不購物將追回旅行費差價,還為遊客劃分購物消費層級。

8月3日下午,雲南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工作人員回應,已關注到此事,目前正在調查處理。在監管部門的調查下,旅行團是否存在強制購物等問題將真相大白。不過,就曝光視頻來看,涉事導遊一邊要挾遊客,一邊給遊客洗腦,甚至根據職業把購物指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嫺熟話術,的確有違職業規範,也有不小的宰客嫌疑。

本想跟團出門放鬆,省卻查路線、做攻略的煩惱,卻要在大巴車上聽黑心導遊不停地“碎碎念”,這樣的糟心經歷曾被不少遊客吐槽,有些人甚至直言“不會再報團”了。可以説,強制購物亂象不僅是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侵犯,也是對當地旅遊業形象的破壞和旅行社公信力的侵蝕。

“白領至少8000元”,誰給了導遊定“購物KPI”的勇氣?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客觀而言,隨着2017年雲南省“史上最嚴”旅遊整治措施落地,強迫購物、誘導購物、欺客宰客等亂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年個別雲南導遊“語出驚人”的表現,還是引起了不少關注。2017年,雲南一導遊被曝怒斥遊客“你低價團嘛,你給我的感覺就是在這裏騙吃騙喝”。2021年,某雲南旅遊團導遊被指威逼利誘遊客消費,還宣稱“不消費會影響徵信”。五花八門的“勸購”話術,讓人不勝其煩。

雲南旅遊市場龐大,魚龍混雜,有時難免出現違規者。另一方面,這些亂象的存在也絕不該被無視,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既有措施,才能實現行業的有序發展。比如,在《雲南省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措施的通知》中,明確禁止“不合理低價遊”,並提出了“黑名單”和行業禁入的措施。然而,在上文提及的宰客亂象中,不少旅遊團仍然採取“低團價+高消費”的模式,這也成為違規導遊對遊客進行語言暴力的“口實”。

拿遊客劉敏的團費來説,兩人六天五晚的費用僅為1580元,平均每人每天約132元。在相關視頻中,導遊也稱“您的團費確實是用完了”,並“勸”遊客“把你省下來的錢買上你喜歡的東西”。那麼,這種明顯不符合市場合理價格的低價團,為何能堂而皇之地開團?主要是通過哪些途徑營銷?違規行為已存在多久?從這些問題入手,有利於進一步作出有效的整治方案。

比如,如果網絡營銷是其宣傳的重要渠道,那麼主管部門同相關平台加強合作,利用科技手段強化審查,暢通舉報渠道,就有助於“盯緊”不合理低價團,避免更多遊客上當受騙。此外,依法嚴懲違規旅行社和導遊也極為必要。強迫遊客購物的牟利空間較大,不能讓違規者心存僥倖。2017年,雲南景洪市某導遊在帶團期間因強迫購物與遊客發生衝突,稱其“騙吃騙喝”並用言語辱罵,後被法院以強迫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

正如有律師指出的,雲南導遊以強迫交易罪被判刑,具有很強的標杆意義,會產生比較好的社會效果。只有嚴肅處理每一起類似事件,才能形成足夠的震懾力,真正給遊客帶來安全感。當然,對遊客來説,也要增強警惕意識,不要相信“880元七天暢遊”等所謂的低價團。如果遇到導遊強迫消費的行為,可以在做好自我保護的情況下,收集關鍵證據,主動維權。

隨着點評類網站的普及和導航系統日漸完善,自由行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傳統跟團模式受到衝擊。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旅遊從業者不但不提升危機意識,努力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個性化、更具特色的旅遊體驗,反而滿腦子“宰客思維”,用冷嘲熱諷、侮辱要挾、故意黑臉等各類欺瞞哄騙的方式強迫消費,這種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也應該成為歷史了。

撰文/任冠青

編輯/黃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8 字。

轉載請註明: “白領至少8000元”,誰給了導遊定“購物KPI”的勇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