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一個夜半,月光映雪,凜冽之氣沁人心脾,此時我愉然登上開往南昌的火車。早上六點,南昌梅湖,曉霜晨月。霜晨月,直上青雲譜。
我來得太早,八大山人紀念館還沒開門,便到了路南邊的梅湖逛一逛。園裏還沒有來遊人,那板橋上的霜還沒有人踩過。人為什麼會喜歡初雪,會喜歡雪後潔白的大地,因為那麼純潔,沒有一點沾染。是新的。此時我也是小心翼翼從橋邊走過,不願因為我破壞了這份乾淨新整。
這是一片新開的風景園,大概是為了配合八大山人故居而開發的,一切都還很新,對於一個喜歡老舊房子的遊人來説有點不滿足,不過這是配角,有什麼不好呢,何況梅湖內各種橋,有很有趣。
八點半,八大山人故居開門了。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的九世孫子,生在帝王之家,總以為這一生的富貴是少不了的,就像《紅樓夢》裏賈寶玉對林黛玉説的:“橫豎也少不了咱們倆的”,可“凡鳥偏從末世來”,朱耷就是這樣。甲申之變,對於天下的百姓來講不過是換一個皇帝,該過年還是過年,門上的紅對聯不過是換成了歡迎闖王或是歡迎順治,對於朱耷是真正的“國破家亡”。十九歲前金玉滿堂,此後顛沛流離。富貴真如一陣雲煙。
魯迅説過:一個人從壞日子過到好日子是幸福的,過慣了好日子再去過壞日子是痛不欲生的。“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摩。”這是命吧。
八大山人紀念館是1959年建的,是國內第一座古代畫家紀念館,足見其藝術成就之高。評論家王進玉説:“如果你真正讀懂了八大,你會發現雖然揚州八怪風貌各異,且成就非凡,但他們加在一起卻終究抵不過一個八大。”
青雲譜原是一處歷史悠久的道院。相傳在2500多年前,周靈王太子晉(字子喬)到此開基煉丹,創建道場,"煉丹成仙"。西漢時建梅仙祠,晉易名為"太極觀",唐易名為"太乙觀",宋易名為“天寧觀”。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朱耷進行重建,並改名為"青雲圃"。從此,朱耷便成了青雲圃的開山祖師。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狀元戴均元將"圃"改為"譜",以示"青雲"傳譜,有牒可據,從此改稱"青雲譜"。真是: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大門口就寫着“青雲譜”三個字,是真跡。園中古松伴着八大山人的塑像。這位貴公子看起來很有修養,完全是一個清瘦文弱的老書生形象,這也是他活下來的原因吧。時詩人葉丹曾作《八大山人》詩一首,描寫他在這裏的生活情況,“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叢户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志,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用《紅樓夢》來説明八大山人的一生最是恰當不過了,我甚至覺得《紅樓夢》就是這朱家的末代史。
朱耷享年80歲,也算長壽老人了,活着也是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