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賀蘭山朔方之屏障,沙漠之咽喉,除了騰格裏沙漠探險,賀蘭山很美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休閒

在我國眾多的名山之中,賀蘭山的知名度並不算高。而對它的瞭解,多數是從岳飛的“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中得知的。這座山見證過山腳下無數刀光劍影的戰爭。然而,對寧夏人來説,賀蘭山卻是一座福山……

天然屏障賀蘭山

寧夏當地人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唱頌賀蘭山的,“寧夏川,兩頭尖,東靠黃河,西靠賀蘭山”。將賀蘭山與黃河的地位等同起來,意思是東有黃河水滋潤,西有能擋住寒流與風沙的賀蘭山。無數人吟詠過岳飛的《滿江紅》,景仰其壯懷激烈的愛國情懷,但對其中的賀蘭山卻瞭解甚少。

在古代,賀蘭山作為北方一座重要的山脈,一直是匈奴、突厥、党項等北方少數民族遊獵放牧、生息繁衍的地方。“賀蘭”這個名字源自1700多年前的西晉時代。

那時,從大漠以北南遷的賀蘭部匈奴人在這一代駐牧,隨後這個氏族的名字也成了山名。在蒙古語裏,“賀蘭”是“駿馬”的意思。如果人站在賀蘭山麓,抬頭望見眼前聳然兀立的峻峭山羣,當真有萬馬奔騰之形勢。

賀蘭山從北緯37.5°左右處蜿蜒北上,綿亙於寧夏的西北部,東西寬15~60千米,南北綿延250千米,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界山。

它山地海拔1600~3000米,主峯達3556米。人們若佇立於主峯放眼東眺,寧夏平原盡收眼底;極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覽無餘。其東麓高大雄偉,俯瞰黃河河套和鄂爾多斯高原,黃河從東側流淌而過,雖處高寒乾旱,開渠引灌,美麗富庶;西麓低緩,逐漸沒入內蒙古阿拉善荒原,再向西就是浩瀚的騰格裏沙漠。

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和密集的沙山是那裏的主要景觀,繁榮與荒涼在賀蘭山的東西兩側明顯地展列出來。

賀蘭山是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它不但是我國河流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水嶺,也是季風氣候和非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當中的重要一環。巍峨雄偉的山勢,既削弱了西北寒風的侵襲,又阻止了潮濕的東南季風西進。夏季季風到了賀蘭山一帶,降雨雲系已成末勢。同時,它也阻擋了騰格裏沙漠流沙的東移,成了銀川平原的天然屏障。

賀蘭山脈共有大小山峯46個,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有20個,主峯位於山脈中段,最高峯“敖包圪撻”海拔3556米,與銀川平原落差為2000餘米。乍一望去,灰褐色的賀蘭山光禿禿的,山峯幾乎都是岩石,少見土壤,因為乾旱植物稀少。

在賀蘭山麓,海拔1500米以下礫石遍佈,植被稀疏,屬荒漠和荒漠草原帶。海拔1500米以上,則出現了較大植物覆蓋度的山地草原及旱生灌叢帶。海拔2000米以上,有以雲杉、油松等為主要成分的森林。

粗壯挺拔的喬木矗立在大山深處,有的直徑可達一尺多。它們覆蓋了幾乎整個山壁,猶如巨大的綠色屏風,阻隔着西面撲來的肆虐風沙;然而茂密的植物擋住了季風。在古代,還一度阻擋過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南下的步伐。

海拔3000米森林帶以上,有高山灌叢草甸帶,這裏輻射強烈、風大而冷濕,植物多具耐寒、抗風和生長期短的特性,是良好的夏季牧場。古人稱賀蘭山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統計,賀蘭山有38個較大的山口。

其中,著名的有賀蘭口、蘇峪口、三關口、拜寺口、鎮北口等。穿過這些山口,可以直通內蒙古阿拉善漠北草原,也因此成為東西交通要道。

古代兵家也歷來看重這些關口,賀蘭山以東的歷代王朝都會在這些山口關隘設防,成為邊防重地。明王朝時期,憑藉賀蘭山易守難攻之險,在東麓修築長城,以阻斷山外來襲。除了邊防,賀蘭山口大多還是銀川著名的避暑勝地,為“塞上江南”的美稱添墨潤筆。賀蘭勝境,移步成景

賀蘭山雖地處温帶荒漠和荒漠草原的過渡帶,但一山之中景象萬千,各有不同。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麓地帶,遍佈荒涼的荒漠和荒漠草原;在三關口,礫石遍佈,土層貧瘠,多為粗骨淡灰鈣土、礫石新積土,野草和低矮的綠色植物稀疏地散落其間,外貌呈灰綠色,退化嚴重。在這裏,你會真切地感覺到賀蘭山的乾旱與荒涼。

即使如此,在賀蘭山的腹地,仍存有211平方千米的森林植被,成為我國乾旱區森林生態系統中的代表。賀蘭山一山之中隨着地勢升高以及坡向、微地貌的不同,水旱狀況和植被、土壤的垂直差異顯著。據高山氣象站統計,山上年平均降水421.9毫米,比銀川多228毫米。

在賀蘭山腹地,海拔1900~3100米處,為賀蘭山山地森林帶,是荒漠中升起的一塊生態綠島。雖説賀蘭山不能與南方的青山綠水相媲美,但在這裏,它卻有遮天蔽日的森林。賀蘭山腹地的蘇峪口國家自然保護區,位於銀川西北郊40千米的賀蘭山東麓,自古以來就是賀蘭山勝境之一。

從蘇峪口進入,山體愈見巍峨,森林茂密,林海連綿,樹種繁多。在近萬公頃的範圍內,油松、杜松、雲杉等天然林木一望無際;一年四季葱蘢茂密,林海滿蓋高坡深谷。在海拔2000~2800米處,低一些的山楊林還葉片金黃秋意正濃,遠景山頂處的雲杉已經披霜掛雪了。登上青松嶺的峯頂,低頭看百丈懸崖,峯頂輕雲繚繞,谷底薄霧彌散,放眼望蒼茫林海鬱鬱葱葱,古松立於峭壁之間,殘雪留存高山之上,松濤陣陣,夜宿山中,聽“萬壑松濤”猶如澎湃的錢塘江潮。蘇峪口國家森林公園被人們喻為“荒漠地區的肺葉”。作此比喻,亦是可見它的重要性。

踏入森林公園的深處,厚達10釐米的苔蘚綠意逼人,紫蘑菇、白蘑菇、大銀盤等珍貴食用菌遍生,如果運氣好,興許還能碰上奔跑的馬鹿、跳躍的岩羊、嬉戲的藍馬雞等野生珍稀動物。在櫻桃谷,遍處生長着櫻桃、丁香、蒙古扁桃等名貴野生植物。初春時分,桃花盛開,奼紫嫣紅。盛夏季節,碩果累累,芳香迷人。秋冬時節,水落石出,又是另一番景象:“白玉谷”石白如玉,優雅脱俗;“姐妹峯”嵯峨俊秀,美若天仙。

賀蘭山大大小小的山口也是風景優美的旅遊勝地。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滾鐘口。此山口位於銀川市西北35千米處的賀蘭山東麓,三面環山,山口面東敞開,形似大鐘。在景區中央有一座小山,又像是鍾內懸掛着的鐘錘,人稱“鍾鈴山”,“滾鐘口”之名由此得來。春夏之際,小滾鐘口內滿谷高杉,一片葱蘢。漫步于山道上,只見滿山遍谷的洋槐、翠柏、白楊綠蔭遮蓋溝坡,鬱鬱葱葱。溝間坡地的山果樹上掛滿了晶瑩欲滴的紅山果和紅酸棗。

山澗裏清泉涓涓流淌,綠樹、紅花爭相輝映,絢麗多彩。而其間的廟庵台閣依山險而築,雕樑畫棟掩映在綠色植物之間,自古以來就是賀蘭山避暑勝地。

賀蘭山北麓有北寺(福因寺),是阿拉善盟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亭、堂、殿、閣佈列山中,古樸的長廊直通山腰。主廟福因寺西端的白塔,高10米,與廟宇遙遙相對,交相輝映,氣勢非凡。山麓南緣是南寺(廣宗寺),寺廟依山而建,參差錯落,清溪涓涓,松柏常青,晨鐘暮鼓,是著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