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前段時間“夜光杯”褚半農先生《灶前灶後》一文,説來也許不信,對於灶前灶後位置的問題,我竟一直“耿耿於懷”。儘管褚文深入淺出、引經據典地説得很透徹,可我長期形成的觀念終難改變,這裏不妨説一説我的想法。
我一向認為,“灶前”就是灶頭的正面,面向門口的一面,敞亮的一面,掌勺人站立的一面,外人一進門就能見到的一面,建造時花工多力求建造得好看的一面,也是日常管理時花時較多力求讓外人留下好印象的一面,而“灶後”則是指灶頭的背面,比較偏暗的一面,建造時比較粗糙,收拾時比較隨意,外人也不大注意的一面。現在要把這兩個名稱倒過來,我想難以接受的,恐怕不止我一個人吧?
褚文中説,“上海以及長三角地區的灶頭……因為多了一堵灶牆,燒火的地方才稱灶前。”灶牆是什麼呢?就是砌在灶頭鍋台後面的牆,主要作用是改壁間出煙為屋頂出煙,這樣,出煙通道就大大延長了,空氣流通的力度就大,出煙就暢。除此以外,砌了牆,可以增設放湯罐、放火柴、放蛋架以及放灶神的地方,還可以增加美化面積,江南地區的灶畫文化就因此很有名。增添灶牆,除了使原有的某些作用或特點有所突出,例如,使灶後更加偏暗,使灶前更加敞亮、美觀、引人注目外,其他方面特別是原本的方向、位置半點也不受影響,那為什麼一增添灶牆,就得把原先的稱呼完全倒過來呢?對此,褚先生分別引用《醉菩提全傳》《何典》《海上繁華夢》《看潮頭》等文藝作品中的例句,然後歸結説明,所謂“灶前”,有兩個特點,一是那裏可以坐,二是可以燒火。“灶前頭就是可坐可燒火的地方”,區別“灶前”與“灶後”的依據,是可不可以“坐”與“燒火”兩點。説來慚愧,上面提到的文藝作品,我都未讀過,沒有砌灶牆的灶頭也沒有親眼看過,我只能憑一直生活在奉賢東鄉農村的“習慣思維”,來説説我的認識。
在我們那裏,一直把“灶前”叫“灶前頭”,“灶後”叫“灶掩頭”。這個“掩”字是不是這樣寫,我不清楚,這裏暫時這麼寫。小時候,母親叫我掃地,我往往只掃明處不掃暗處,母親説了幾次,我還是老樣子,她火了,一把拖我到灶頭背後,指着灶門下面零落的柴草説,“你看,這裏不掃乾淨,萬一灶肚裏火落下來,就可能要‘趕老鼠’(意指失火)了。”然後強調説,“記住,掃地時別忘了掃灶掩頭!”她把“灶掩頭”三個字一字一頓地説了兩遍,所以我記得很牢。因為我是孩子中最大的,所以常被大人叫幹些小活兒,如“到灶掩頭燒火去!”“場角頭曬的柴搿到灶掩頭去!”“到灶掩頭尋尋看,老母雞生蛋了嗎?”白天,大人們下田幹活時,關在家裏的孩子們沒事幹,常常玩藏貓貓,灶掩頭是反覆藏身的好場所。玩得累了,灶掩頭又成了睡覺的地方。大人們有時找孩子,總是説,灶掩頭尋過了嗎……我長大以後,發現大人們也喜歡鑽灶掩頭。例如,我宅上一老頭,長年累月地搓繩賣,地點一直在灶掩頭,他説,這裏暖和,落下的草屑容易處理。又如,有些人疲倦了,愛往灶掩頭打個瞌睡。三夏、三秋大忙季節,不少農民半夜奮戰回來,有時乾脆把灶掩頭當牀鋪,腳也未洗就往柴草上躺下去。每逢鄰家有婚喪大事,讓人去幫忙的,忙完活都愛往灶掩頭茄山河。等等。
我的兩個兒子都是泥瓦工,都砌過不少灶頭,每砌好一座灶頭,最後總愛在灶牆側面寫幾個字,其中寫得最多的內容,是一副對聯:“缸中多積水,灶後少堆柴”。這對聯不知是誰第一個寫,但從他們的師太太、師爺爺、師父到自己都愛寫,東家也都喜歡這內容。我是從事農村教育的教師,從新中國成立初教到退休,不知訪問過多少農家,因而也就不知多少次見到過這副對聯。這對聯,也可從一個側面説明:放柴草供人坐着燒火的地方是灶後,而不是灶前。在農村,這是個常識問題。有一次,我故意半認真半開玩笑地問一鄰居:你太太炒菜時站在灶後吧?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以為我神經不正常了,在瞎説。
也許,“掩”與“前”這兩個字的吳語讀音,太相近了,所以,“灶掩頭”落到書面上,就誤為“灶前頭”了。是不是這樣,請方家批評指教。(李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