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愙齋書法」陳鈍之 唐代敦煌草書寫本中的本土書風

圖1 西漢 《敦煌馬圈灣木簡》

圖2 唐《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六》(P.4502)

敦煌是草書的發源地之一,首先要關注的是兩漢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簡牘文書,其書體除了常用的隸書以外,還有大量的草書存在,並且風格豐富多樣,這必然會對當地的書風產生影響。如敦煌馬圈灣烽燧遺址出土的木簡(圖1),其用筆靈動、率性,結字簡便,然體勢仍受到隸書的影響,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六》(P.4502)(圖2)頗有其韻致,只是前者用筆多絞轉,點畫較為渾樸,後者則強化了提按的變化,點畫顯空靈。

圖3 漢 張芝《秋涼平善帖》

圖4 晉 索靖《七月帖

圖5 唐 《乙丑年二月十七日交割倉內什物歷》 (BD16291

圖6 晉 《樓蘭殘紙

其次,漢末魏晉以來,敦煌出現了張芝和索靖這樣的名家,並且這兩位書家均擅寫草書,培養了大批弟子,韋誕、鍾繇等便是其中的代表;另外,還有張旭的季弟張昶,亦擅長章草,其書風類似其兄,人稱“亞聖”,可見,張芝的草書在當時長安以西地區頗為風行,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的流派,這在某種程度上對魏晉的書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敦煌發現的寫卷中,有一些敦煌本土風格的寫卷,以及民間日常書寫的文書等,其書風大多古樸自然,結字寬博,有的具有漢代簡牘的餘韻,相對於中原書風來説有一定的滯後性,然其地域性特點較為明顯(圖3、圖4)。20 世紀初,西域樓蘭地區出土的大量簡紙墨跡,非常真實地展現出了魏晉時期樓蘭地區獨特的地域書風(圖5),這種書風和敦煌書風有一定的相似性,即都具有章草的意味,或古拙醇厚,或率意自然(圖6),但樓蘭殘紙和敦煌遺書的草書仍有不同,一是時間跨度小,各個時期書體的豐富性方面不及敦煌:樓蘭殘紙大多是兩晉和十六國時期的作品,時間跨度約為154 年,唐代經歷了289 年,時間跨度大,並且敦煌有能反映出唐代各個時期對敦煌影響的寫本存在;二是書寫者的身份亦有不同,一為當時官吏、軍士或庶民所寫,二為僧侶或經生所寫,當然,也包括一小部分其他身份人的寫本存在。

圖7 唐 《因明入正理論後疏》(P.4052)

圖8 唐 《唯識宗疏釋》(BD16369)

圖9 唐 《恪法師第一抄》(4978)

敦煌本土風格的寫本,在兩漢和魏晉的書風傳承下,顯現出獨特的地域書風,但由於受到取法或師承以及寫手天分和工具材料的影響,仍會出現和而不同的書法風格,現選取有代表性的中外所藏敦煌草書經卷寫本進行分析。以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因明入正理論後疏》(P.4052)(圖7)、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唯識宗疏釋》(BD16369)(圖8)和遼寧省博物館藏《恪法師第一抄》(4978)(圖9)為例。

圖10 唐 《唯識宗疏釋》與西晉陸機《平復帖》(BD16369)

《因明入正理論後疏》(P.4052)有烏絲欄,章法茂密而能通透,因勢生形,一任天然。饒宗頤先生認為:“此卷字極草,運筆圓熟。字不連綿,而意趣一貫。字體寬壯沉厚,可見唐人草法。”《恪法師第一抄》(4978),是對窺基《妙法蓮花經玄贊》的疏釋,屬於佛教中唯識宗的內容,曾被上虞羅雪堂收藏,後入藏遼寧省博物館。卷中時有添字和塗改,筆者推測應為弟子或信徒記錄乃師講經的筆記。《唯識宗疏釋》(BD16369)是國家圖書館藏的唐代敦煌草書殘紙,書風內斂,點畫綿厚古樸,與西晉《平復帖》書風相似(圖10)。

圖11 轉折對比

這三件唐代敦煌草書寫本書風古樸含蓄,用筆起收不着痕跡,點畫樸厚沉實,饒有古法。在轉折處,呈現出四種方圓不一的形態,一是在轉處提筆向右下直折,這種轉折顯得硬朗乾脆,呈現方勢(圖11—A);二是轉處做頓筆的動作,但在轉的行筆過程中筆鋒無須提起,否則轉折處邊緣會有圭角的出現,這種寫法呈現了內圓外方的形態(圖11—B);三是使轉,點畫圓轉流暢,由於寫本的字小,僅有手指輔之手腕的內部運動才能寫出,在運筆過程中筆鋒絞轉,筆鋒偏於線的內側,造成內實外虛的肌理效果(圖11—C);四是通過前一點畫的筆勢直接轉,在轉後筆鋒直往下行,筆鋒保持中鋒,形成內方外圓的形態(圖11—D)。

通過這四種轉折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出,它們並沒有受到唐代楷書的影響,無論是初唐的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還是盛唐的顏真卿,他們在轉折處有明顯的動作,或是提筆做頓筆的動作,或是斷開另起筆,這種方中寓圓、圓中寓方的手法更多的是受到“舊體”的影響,甚至是為便於急速抄寫而為之。圓轉的筆勢屬於順勢,書寫過程中比較暢達,方折屬於逆勢,書寫起來不便於流暢。

綜上所述,這三件具有“舊體”書風的唐代敦煌草書寫本,無論是從用筆還是結字及其章法來看,顯然都受到了敦煌本土書風的影響,並且是在不斷地發展演變中形成了具有其時代特色的草書風格。書者在偏遠的西北地區,對於信息和時代風尚的接收不可能像中原地區那麼直接,但對西北地區章草遺風的繼承和吸收尤顯可貴。因此,敦煌能出現這樣風格的作品也是合乎歷史規律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84 字。

轉載請註明: 「愙齋書法」陳鈍之 唐代敦煌草書寫本中的本土書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