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元宇宙可以和人們的各個生活場景結合,實現虛擬與現實的連接。對此,銀行同樣可以在元宇宙中推出產品。這篇文章探討了銀行元宇宙產品的實現基礎和產品方向,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12月17日,西城男孩在微信以線上以直播的方式舉辦演唱會,根據微信視頻號公佈的數據,西城男孩演唱會的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超2700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150萬。
很顯然,如果這場演唱會在線下舉辦,無論如何也無法容納如此之多的觀眾。客觀地説,這2700萬數據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個真實的觀眾,只不過大家以虛擬的方式,聚集在微信這個平台中。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失控玩家》其實就有些“元宇宙”的概念,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只不過大家還只是以遊戲的方式在“自由城”這個虛擬的遊戲環境中進行交流。
與此同時,目前一些主流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探索“元宇宙”在辦公場景中的應用,例如大家以虛擬的方式,聚集在一個會議室中開會。每個虛擬人物的背後,是真實的用户,會議場景是虛擬的,但開會所討論的內容卻是真實的,這就將虛擬和現實進行了連接。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通用定義,元宇宙(Metaverse)的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那也就意味着,元宇宙並不是簡簡單單的虛擬社區或是虛擬遊戲,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的真實反應。在元宇宙空間中,賺了100元,現實中的銀行賬户就會有100元的入賬,可以理解為元宇宙是與現實物理世界平行的世界,甚至比現實物理世界有更為無限的擴展空間。
如果大家有興趣,也可以看一些同元宇宙概念相關的一些作品,以便於加深對元宇宙的瞭解,如《黑客帝國》(1999年)、《感官遊戲》(1999年)、《少數派報告》(2002年)、《盜夢空間》(2010年)、《異次元駭客》(2013年)、《她》(2013年)、《超體》(2014年)、《頭號玩家》(2018年)、《失控玩家》(2021年)、《雪崩》(經典科幻圖書,計劃2022年推出影視作品),國內有元宇宙概念的《刺殺小説家》(2021年)也可以算一個。
一、銀行元宇宙產品實現基礎對於我們現有的基礎硬件設施而言,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元宇宙還比較困難。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已經有了銀行元宇宙產品實現基礎。
(1)元宇宙的思想
思想是一切創新的源泉。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而且近期元宇宙相關的知識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並熟悉這個新的領域。
(2)積累了數十年的計算機硬件與軟件
不斷提高的芯片能力、3D建模技術、遊戲引擎,成熟的社交軟件等等這些,為元宇宙提供了基本服務工具。
(3)發展了十多年的區塊鏈技術
例如NFT(Non 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通證)可以為元宇宙構建基本交易秩序,確定虛擬資產的唯一性和可確權性,大家可以在元宇宙中實現“貨幣”自由流通。
(4)5G網絡、物聯網以及下一代的通信技術
為元宇宙信息高速交互提供了基礎支撐,使得人們在元宇宙中可以高效交流與溝通,並且可將現實中的實體進行映射。
(5)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
目前的AR、VR技術其實還不成熟,如果未來設備可以小型化實現祼眼3D,這將會促進元宇宙的更快發展。
(6)腦機接口與可穿戴設備
目前腦機接口仍然在萌牙階段,以馬斯克的Neurallink為例,雖然投入了巨資,目前的產品也僅處於實驗室階段,而且目前腦機接口大多是侵入式的,明顯用户體驗也並不是很好。如果未來可以向着非侵入方向發展,再結合可穿戴設備,這將會為元宇宙帶來顛覆式的影響。
以上這些基礎科技構成了實現銀行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共同成長,協同發展,相互促進。
二、銀行元宇宙產品方向探索我們知道,任何一次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產品的誕生,其實都是為了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從而產生價值。銀行的出現也是如此,早期的物物交換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貨幣誕生了,人們對於貨幣的儲存和流通有了新的需求,便有了銀行。而互聯網1.0和2.0的兩個階段,更是給銀行產品帶來了巨大的飛躍。
以銀行為例,由最初的網點匯款花費的人力和時間,到如今僅需要一個手機結合銀行App幾秒就可以實現資金收付,資金流轉效率提升至少千倍。由此看來,銀行元宇宙產品方向探索的核心是要如何較目前的移動銀行能提升更高的社會效率,滿足和激發更多的客户需求。
目前不論是國有銀行還是股份制商業銀行還是城商行,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將銀行線下業務和服務加速實現線上化、移動化。我們知道,線上化、移動化的出發點就是可以更便捷地觸達用户。而元宇宙,則是銀行數字化轉型的終極呈現模式。銀行元宇宙產品可以從如下方向進行探索。
1. 引流獲客方向銀行可以作為參與者加入元宇宙,用户在元宇宙中進行社交、遊戲或是其他生產活動,也必然存在資金的流通。銀行作元宇宙中的基礎設施,用户在元宇宙中獲得的金錢,可以在元宇宙中的銀行進行開户,而對應的現實世界,用户也有真實的賬户映射。同時用户在真實世界銀行中的資金也可以在元宇宙進行流通。
這種方式,已經遠遠超出了虛擬銀行的模式,同時在元宇宙這個空間中,可以非常快速且便捷獲得客户,並可以大規模複製,在較短時間內可以獲得大量客户。銀行需要在元宇宙中搭建自己的體系,可以通過開放銀行API方式為元宇宙玩家提供功能模塊,也可以結合元宇宙規範或模塊,在元宇宙中構建銀行空間。
客户在元宇宙中的銀行完成開户現實中同樣也生成實體賬户
2. 客户服務方向現階段銀行與客户進行溝通,主要是實體網點、客服電話和在線客服。這種模式雖然可以解決部分客户需求,但是往往沒有沉浸式的體驗。一些銀行提供了遠程視頻客服,滿足了客户面對面溝通的需求,但是對於銀行而言這種客服的成本較高且需要專業的設備。對於一些客户,遠程並不能完全解決用户面臨的問題。
很多時候,當客户不知道在手機銀行如何操作時,單憑客服人員的電話描述,客户也很難理解如何操作。
如果在元宇宙中,客户便可以進入到銀行在元宇宙中的7*24小時銀行網點,由元宇宙網點工作人員“面對面、手把手”解決客户問題,在解答客户問題的同時,還能順便銷售些理財產品,一舉多得。
2021年12月30日,百信銀行公佈了首位虛擬數字員工AIYA(艾雅),成為該行的“AI虛擬品牌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銀行會有越來越多的“數字員工”出現,並投身於元宇宙之中。
百信銀行首位虛擬數字員工AIYA(艾雅)
3. 數字藏品方向銀行可以發行自己在元宇宙中的數字藏品,擴大銀行的知名度,同時從另一個維度來增加銀行收入。
而銀行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行也可以根據實際客户需求,為客户發行相應的數字藏品,並提供數字藏品在元宇宙中的保存或是交易工具。並且可根據數字藏品的價值,實現向客户鑑權、授信、抵押、轉化等金融服務,豐富銀行產品形態,提升資金週轉效率。
銀行在元宇宙中提供了數字藏品服務後,將極大地促進文化和學術產業的發展。科學理論的歸屬,以發表在權威學術期刊的時間為判斷基礎。這就導致最先發現理論的科學家由於沒有第一時間發表權威期刊的論文,而喪失理論的歸屬。藝術界也是如此,很多優秀的畫家、音樂家,由於沒有平台扶植,而得不到認可。
在元宇宙中,任何人只要有想法,都可以藉助銀行提供的服務,發行自己的數字藏品,只不過藏品最終的價值,由元宇宙的市場所決定。這種產品方式,將極大增加銀行的影響力。
4. KYC方向KYC(Know your customer,充分了解你的客户)是銀行營銷、風控的非常重要的環節。現實中的企業,往往有比較急迫的資金需求,對於銀行而言,又有嚴格的風控要求。對於企業短時間內需要的大量資金需求,銀行出於審慎考慮,會到實地企業進行盡職調查。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且耗費時間。
如果企業在元宇宙中作為實體的數字孿生方式存在,銀行的盡職調查就可以很方便地在元宇宙中進行完成。
由於在元宇宙中,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能同現實中的個人或是企業形成對應關係,銀行在做KYC時,成本就會降低許多。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在元宇宙中的口碑和誠信,也就是現實中的口碑和誠信,而且元宇宙中的KYC會比現實中更精準。
以個人客户為例,如果現實中的客户沒有工作,在向客户授信評分時會有一定的扣減,在元宇宙中如果該客户誠信很好,並且在元宇宙中有相應的“工作”,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大概率會認為是優質客户。
三、總結每一次互聯網的變革都會給銀行產品帶來新的發展機遇。Web1.0時代的網上銀行,Web2.0時代的移動銀行,這些銀行產品的出現極大地方便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每次的互聯網發展中,銀行都抓住了機遇,將互聯網的應用發揮到了極致。而未來,將會是元宇宙的時代,這次銀行會由之前互聯網的追隨者,變為元宇宙時代的“造物者”。
《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失控》作者凱文·凱利曾説,“所有的公司最終都會像軟件公司”。銀行先行一步,從銀行每年發佈的公開數據,我們已經發現,銀行產品經理、軟件開發人員的規模,信息科技的資金與資源投入,已遠超一般的軟件公司。而隨着AR、VR、物聯網、腦機接口的不斷成熟,相信銀行也會推出自己的軟件與硬件產品,來構建銀行自己的元宇宙。
澳大利亞未來學家,作家,紐約手機銀行創業公司Moven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ett King在其著作《Bank4.0》中提到,“Banking Everywhere,Never at a bank”。現實之中的銀行,通過開放銀行API同其他產品和設施結合,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
而在元宇宙中,銀行功能組件同樣可以同元宇宙中的各種元素綁定,催生多種金融場景與產品形態,實現真正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很顯然元宇宙還是一個非常新的事物,相關的資料也比較少,不論是企業還是學者,大家也都在探索之中。自己對於元宇宙的理解,也還在不斷學習之中。我們做產品就是要有開放的心態和發展的眼光。
也相信未來的不久,AR和VR技術會有質的提升,會給大家帶來全新的體驗。而等待腦機接口成熟時,便會像《黑客帝國》一樣,進入一個更深層次的元宇宙空間。
沉浸式同現實的深度融合,銀行將在元宇宙釋放新的動能,發揮前所未有的潛力。“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本文希望通過提出自己的一些淺薄的觀點,引發大家更深入的討論,也希望能帶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啓發。同時歡迎大家留言交流。我們相信,未來已來,只是尚未流行!
#專欄作家#王佳亮,微信公眾號:佳佳原創,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會員,專注於互聯網產品、金融產品、人工智能產品設計理念分享。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