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日的河南,綠意盎然,繁花盛開。當奼紫嫣紅的春色邂逅古樸雅緻的古建築,飛檐翹角、雕樑畫棟、落英繽紛,生成了一幅靈動的春日勝景,讓人不禁感慨鬼斧神工和巧奪天工的完美融合。大河網策劃推出《春日古建圖鑑》系列報道,邀請廣大網友共睹身邊古建築的風采。
大河網記者 莫韶華
嵩山為何是中嶽?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裏説: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
這個“三代”指的是秦之前的夏商周,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全在嵩山一帶,“故嵩高為中嶽”不僅指位置是居中,而是悠悠夏商周1800年的過程中至少有1500年以這裏為核心。
據登封市文旅局旅遊服務中心副主任朱建平介紹,繼續往前可追溯至黃帝,黃帝在嵩山出生,河南登封中嶽廟就是祭祀黃帝的地方,稱它為軒轅黃帝的家廟。
攝影:劉客白
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羣
難道氣勢磅礴的泰山、奇秀險峻的華山、疊嶂拔峙的恆山、終年翠綠的衡山, 不足以有與之媲美的建築嗎?來看看中嶽廟為何名聲最大。
中嶽廟位於登封市區東太室山南麓,南距太室闕600米。坐北朝南,背依黃蓋峯,面臨玉案山,西傍望朝嶺,東望牧子崗。
中嶽廟中軸線長650米,共有7進11層建築,依山勢而建,自南向北,漸次升高,前後高差37米。廟中有殿、宮、樓、閣、亭、廊等建築39座近400間,廟內有古代碑刻73品,漢代至金代古柏330多棵。
攝影:宋慧娟
中嶽廟具有中國傳統官式建築風格,建築依中軸線左右對稱、縱深多進、多羣組院落建築形式佈局,中軸線上共有名山第一坊、遙參亭、天中閣、配天作鎮坊、崇聖門、化三門、峻極門、嵩高峻極坊、峻極殿、寢殿、御書樓等十一層建築,是中嶽廟的主體建築。其中,前六進為門、坊建築,組成深遠神聖的中軸甬道。自峻極門向後為主殿宇。
中軸線建築高大宏偉,多用琉璃瓦頂,雕飾彩繪華麗,至峻極殿構成廟宇中心。峻極殿建築在高台之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覆以黃琉璃瓦,雕樑畫棟,高達23米,面積920平方米,前有廣闊月台,雄偉輝煌,是供奉和祭祀中嶽神的主殿,是五嶽中最大的殿宇。兩廂又配以廊房,拱衞大殿,顯示了中嶽廟的軒昂大氣。兩側分佈有古神庫、四嶽殿、東西廊房、太尉宮、火神宮、神州宮、小樓宮、祖師宮等多組院落,建築以單層布瓦色調陪襯主體建築,分別是道士舉行祀典和生活的地方。
為何被稱“北方小故宮”?
在歷史上,中嶽廟存在感超強,歷朝歷代的君王和執政者對中嶽廟的整修彷彿開展了“接力賽”一般,幾番重修。
始建於秦,為祭祀太室山山神的場所。
東漢元初五年中嶽廟增建“太室闕”。
北魏時,太室祠祠址三次遷移,定名為中嶽廟,從此由道教管理。
唐玄宗時,復歸原址擴建。
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加封中嶽神,改嵩陽縣為登封縣,至此,中嶽廟聲名遠揚。
宋時宋太祖為中嶽廟建造金妝神像,嶽神的冠戴衣着沿襲至今。
宋真宗用兩年的時間,把中原廟修到歷史上的最大規模,37萬平方米。
金朝時有四次重修。
元朝忽必烈多次派遣使臣來祭祀。
明代至少四次大修。
清朝九次大修,清乾隆按照北京清故宮的建造方法,對中嶽廟做了一次大規模的全面整修,設縣道會司掌管全縣的道教事務。
而現存建築格局基本上保留了清代重修後的規制。
攝影:宋慧娟
中國最古老的道教建築遺址
常言道:“遇廟拜佛,遇寺燒香。”但並不是到所有的廟都是拜佛的。諸如嵩山中嶽廟、泰山東嶽廟、華山西嶽廟、恆山北嶽廟、衡山南嶽廟,皆是供奉的道派神祇。
它的前身是太室祠,至遲在漢武帝時已經存在,原為祭祀嵩山太室山神的場所,太室闕就是它的神道闕。
北魏太室祠祠址遷移後,定名為中嶽廟,從此由道教管理。
攝影:宋慧娟
作為中國道教聖地之一,中嶽廟有“道教第六小洞天”之稱,它的四嶽殿台在五嶽中獨樹一幟,滲透着“五嶽共存,五行俱全”的宗教觀念。
走進中嶽廟,矗立在配天作鎮坊東北側的四尊英姿勃發的鐵人特別引人注目,而這四尊鐵人堪稱中國第一鐵人。據朱建平介紹:“四大鐵將軍鑄造於1064年,由登封當地工匠齊心鑄成,雖經千年風吹日曬雨淋,依然鏽蝕不深,保存完好,堅固異常,因為材質中摻了鉛、錫,可見宋代中國冶鐵、鑄造術之高超。”
鐵將軍有何寓意?朱建平解釋道,主要是用來守庫,此外它代表着“土生金”的含義。“登封新人得子後喜歡前往中嶽廟拜鐵將軍為‘乾爹’,將家裏頂樑柱父親的疾病困苦轉嫁給無所不能的鐵將軍。”
完整的建築佈局使中嶽廟成為一座主次分明、錯落有致,佈局緊湊、色調和諧的龐大建築羣。由太室闕和中嶽廟構成的禮制建築羣,是古代祠廟建築羣空間處理的優秀範例。中嶽廟是五嶽中現存最大的歷史建築羣,更是清代官式建築的代表,是古代山嶽崇拜的實物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