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初見“龍居厚塘”,婺源一個隱於江湖的神秘莊園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休閒

二月二,龍抬頭,在我的介紹下我的石家莊朋友來到婺源篁嶺,與天街上“村姑的天堂”裏的藍馨月相見。兩個美女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讓我的朋友圈裏點贊一片。有一個朋友悄悄的跟我説:“郭老師,把您的朋友也介紹給我行嗎?我想和愛人一起自駕到婺源,去拍攝照片。”

今日婺源

婺源是攝影家追捧的攝影聖地,處處皆美景,把誰介紹給她呢?此時我想到我的婺源朋友厚塘的李總。一次初見讓他深深的印在我的記憶中。

那年,我和老伴在《三清媚》做文學義工,又一次來到婺源。坐在婺源太子橋馭風莊園三清媚文學莊園的房間裏,我正展開思緒的翅膀,書寫着我的見聞。忽然,三清媚的秘書長戴戴叫我,郭老師,馬上收拾行李,我們去厚塘。不是説明天嗎?厚塘的李總聽説我們已經到了婺源,一定要我們到他那裏。還沒有謀面就讓我對這位老總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那天,來到厚塘,天已經晚了。在夜色朦朧中,燈影倒映,滴水叮咚,彎曲的小道,徽派的樓閣,讓這裏顯得靜熙而又神秘。接我們的小夥子直接把我們帶到一座古樓前。 小夥子一口廣東話,介紹着這座建築。我懵懂中就記住了“乾隆”。難道乾隆下江南來過婺源?難道這所房子跟乾隆有什麼關係?不讓我們去休息,為什麼晚上還要去參觀?

帶着滿頭的霧水,走進這所叫謙和堂的房子。在小夥子的帶領下我們被領到樓上,戴戴被安排在二樓的“青黛”,我們夫婦被安排在三樓“黛嶂”。推開門一看,哈哈,完全的一派現代化的設施。這是一間套房,裏外間各放着一張大牀,方便一家人居住。推開木雕精緻的小門,外邊是一個陽台,陽台上有復古躺椅,有寫字枱,可以品茶,曬太陽,當然也可以欣賞外面的風景啦。憑欄望去,夜空星光燦爛,山莊裏湖光山色,燈火影影綽綽,蠻有一份濃濃的詩意。身在居室,眼觀天下,如果在這裏打開電腦書寫遊記,一定別有一番味道。最愜意的還是那張復古躺椅,閒暇時候,往上一躺,讓身心都浸潤在初春的暖陽裏,多愜意。

説實話,我們經常來往於五星級酒店,什麼希爾頓,香格里拉,還真沒有住過這樣古樸而又現代的酒店。這真是“乾隆爺遇到互聯網+”。現代化的設施一應俱全,而且都是高端水準,馬桶蓋還是帶保温的。 喜歡探究的我放下行李,趕緊出去再看一看這座建築的真容,拍下照片留下紀念

這棟謙和堂(原為大夫第),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行走各地,參觀過很多這樣帶天井“四水歸堂”的房子。但是很少見到外邊看是二樓,裏面是三層樓的。尤其精彩的是二樓,精美的雕刻欄杆,組成映着天光的回馬廊,走廊上放有書架,上面擺滿了各種書籍,在這裏我深深感受到這位建設者的文化情懷。這裏有小姐樓,有美人靠,有太師椅,有羅漢牀,極為氣派。

走在厚塘莊園的這所老宅子,時光好像回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在這裏你隨處可以看到歷史的痕跡,明清的雕花、復古老傢俱、看得到飄雪落雨的天井……都在無聲地訴説着陳年往事。

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我們有幸遇到晨練的厚塘的老總,他陪我們遊覽了整個莊園,讓我們也感覺到他滿滿的熱愛家鄉的情懷。 李總介紹説,厚塘莊園,原名“後塘書院”,明清時曾是大户人傢俬塾,解放後先後成為五七中學和梅林中學,後來凋零破敗了。直至2008年,李見華先生修繕這座徽州古宅,這個莊園是婺源塘村農業度假休閒項目的一部分,佔地400餘畝,這是一處由七棟徽派宅院組成的精品酒店。

這裏主要的徽派古建築都是收購以後,整體搬遷來的。謙和堂(原為大夫第),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原為塘村俞氏家族府邸。 滴翠書舍,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曾是梅林中學的教師宿舍辦公樓。

方塘書屋,這座精美木雕的二層建築,始建於明末清初年間。原是賦春沖田村一處官宦人家的書樓,目前是婺源僅存的一棟保存完整的書樓,走進室內還可以看到濃濃的文化氛圍。

謙正堂更是一個傳奇,它是富春鎮翀田村吳姓家族的宅子,是晚清年間的遺留。李總在保留原型的基礎上把它做了大膽的革新。這裏現在是酒店最好最大的餐廳。為了適合使用,他們巧妙的進行了改造。天井蓋上了玻璃頂,既不改變原來的結構,又適合現代保暖和降温的需要。以古樓為中心,四周加蓋了框架水泥結構,既增加酒店的使用面積,又為大型活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徽派建築的粉牆黛瓦,斑駁的古牆,木製的長廊,廳堂陪巷,明清的雕花復古老傢俱,精緻的木雕窗欞,紅色的掛燈,隨風輕搖的光影,淡雅的植物四散的幽香……古色古香裏是現代化温暖,讓這座山莊更有一種隱於“江湖”的氣質。

讓客人晚上住的舒心,白天玩的開心,滿足不同人羣的不同需求。 莊園內有百畝茶園、果園、馬術俱樂部、垂釣俱樂部和厚塘書院精品美宿區。主要分為二大片區:厚塘書院和鄉村休閒體驗區,其中,厚塘書院結合現有丘陵地形,形成高低錯落的五進院落,以中間的美宿區為核心主院落,分為客房區、文化餐廳、茶室等酒店運營配套功能區三個功能區域,由七棟年代不同的建築,通過大小庭院連接而成。

目前共16間客舍,每套都是單獨設計,與眾不同,打造精品舒適的入住體驗。 同時,莊園結合200畝茶園和百畝果園農田,大力發展鄉村運動樂園:基地中擁有大面積水體和豐富的岸線,蓄水區、水塘、田地山林和溪水河流等良好的基礎環境藴含巨大的潛力和資源。使得基地有條件發展一系列多樣化鄉村健康休閒活動,目前有垂釣俱樂部、馬術俱樂部、山地自行車騎行、山林田野採摘體驗、徒步露營體驗、户外濱水等活動。

以運動體驗項目帶動觀光項目,將各項户外運動的品牌效應和聚焦效應發展到極致。 酒店依水而建,這裏最美的還有水。大宅院內精心設計了若干水池,其中最棒的一個叫“鏡池”的水池,我叫它是婺源“天眼”。這是老闆娘一個同濟大學博士獨具匠心的設計。有一個無邊水池,水天相接、天光雲影,白牆黛瓦倒映期間,令人心曠神怡。這裏還是莊園消防和景觀用水的來源。這塊鏡池還多次登上央視的舞台,成為很多導演的青睞。

我問李總為什麼叫“龍居厚塘”?李總把自己的理念做了精確的闡述。他要把這裏打造成為一個高端的度假酒店。讓這個坐落在丘陵與溪水之間,前有流水,後靠青山,風光旖旎,水天相接、天光雲影,白牆黛瓦的田園獨居婺源特色。打造一條綠色有機食品鏈條。他説除豬肉以外其他的食材都是自己生產的,豬也是他們委託農户專門飼養的。

“龍居厚塘”一個專署的概念,我在網上搜索一下,還真是如此,獨此一家。 站在“望鄉亭”李總闡述了他的家鄉情懷,讓我們十分感動。為了能在忙碌的每一天以後看到自己的老家,他在莊園的圍牆上修建了一個“望鄉亭”。他告訴我們那是一個源於北宋時期的古村落,當年那裏是一個重要的碼頭,朱熹的後人曾經在那裏居住。

李總富裕以後不忘家鄉父老,投巨資進行秀美鄉村建設,修路架橋,美化環境。我們跟着他走在他出資修建的河邊通道上。洗衣服的老鄉和他親切的打着招呼。這條用石頭鋪成的河中通道也是他建設的。他説在河的下面要再建一個,既方便羣眾,又美化環境。 在上千年的古樹前,他告訴我,他將帶頭推動家鄉的“農家樂”。等他的建設完成後,第一個邀請我們夫婦來這裏試住。

大樹下面難成才,可是在塘村大樹下面楠成才。珍貴的國寶級的樹種在一棵古老的苦櫧下茁壯的成長。金絲楠木已經超過了古老的苦櫧。在這裏有這樣一片金絲楠木,也是一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