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天空下
即將成熟的稻田在微風下
一層層稻浪起伏
放眼望去
是一片即將迎來豐收的田園風光
鎮湖村
這是人和鎮鎮湖村位於流溪河綠道旁的2000畝農田,其中近300畝用來種植水稻後,成為遊客的網紅打卡地,每到週末都能吸引上千人前來拍照。
三年來,日益增加的遊客量
讓鎮湖村看到了
發展鄉村旅遊的潛力
這裏,即將 打造成
流溪灣鄉村旅遊綜合體
目前,初步方案已經出爐!
這裏將如何變身旅遊勝地
往下翻,話你知
稻田成網紅景點,激發鄉村遊潛力
人和鎮鎮湖村沿流溪河綠道共有近2000畝連片農田,自古以來,都是鎮湖村民賴以生存的糧食產區。“小時候這裏都是種水稻,是整個村一年口糧的所在地,我們小時候還要下田插秧,收割水稻。”村民阿蘭回憶,隨着經濟不斷髮展,改革開放後,村民逐漸洗腳上田,這片農田都出租給外地人成為菜地。“以前那種可以聞稻香,聽蛙叫的場景慢慢看不到了。”
▲鎮湖村相思街網紅稻田。
“自從土地開始分塊出租後,不僅田間出現了很多窩棚,而且土地也被過度使用。”鎮湖村村委會副主任楊嶽鎏介紹,2018年,政府投入了2000多萬,對這片農田進行了土壤改良,並引進了專業的農業公司,將其中近300畝地重新種上了有機水稻,通過種植水稻改良土壤。
沒想到的是,由於該地塊就在流溪河綠道旁,加上緊鄰機場高速出口,三年來,該農田從一塊普通農田變成網紅景點。每天都有專人來這裏拍照,甚至有婚紗影樓已經將這裏作為取景點。“雖然沒有任何的旅遊服務設施,但節假日每天都有上千人過來拍照,最近早稻快要成熟了人更多,特別是傍晚時分。”楊嶽鎏介紹。
▲網紅稻田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
▲當前早稻即將成熟 。
這片農田被兩條機耕道分成了三塊,一眼望過去似乎望不到頭。由於水稻即將成熟,現在整片稻田呈現出綠中帶黃的顏色。中午時分,藍天白雲配上稻田,拍圖非常美,不少攝影愛好者專程過來拍照。
稻田帶來的高人氣,超出了鎮湖村村委會的預期,也讓他們看到現代都市農業的潛力,開發鄉村旅遊已經被提上日程表。
消失中的舊墟,集中了華僑文化
除了擁有流溪河畔的連片農田這個天然優勢,鎮湖村還擁有蚌湖舊墟這個人文優勢。解放前,由於原蚌湖地區的碼頭設於此地,自然形成了一個經濟文化中心,至今已有過百年的歷史。
▲廣州市歷史建築。
“解放前,流溪河上的橋很少,如果我們要去市區走水路是最方便的,這裏就是唯一的碼頭。”村裏的老人回憶,加上鎮湖村華僑多,很多華僑在國外賺錢後,都選擇在碼頭附近建房子,所以就形成了蚌湖墟,是當時蚌湖地區最富裕的地區。偌大的蚌湖墟中,有劇院、銀行、道觀,醫院、學校等,可以滿足當時的人們在這裏所有的生活需求。
▲在眾多就建築中,仍可窺見當年蚌湖墟的繁華。
經歷百年滄桑,原本車水馬龍的碼頭早已不復存在,蚌湖墟中混合了西洋風和嶺南風的建築也逐漸閒置,甚至變成廢墟,鮮有人居住。
▲許多古老建築已經閒置。
如今,其中大部分建築還可以看出當時的模樣,各街巷也基本完整保留,目前蚌湖舊墟已經成為廣州市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蚌湖舊墟保留的建築羣規模還是很大,它見證了蚌湖地區的變遷,而這些建築也是我們蚌湖地區華僑文化的體現。”楊嶽鎏介紹,將蚌湖舊墟開發利用,讓它重新煥發生機是村裏一直以來的期盼。
除了舊墟,附近的著義小學、72中鐘樓等,都集中展示了人和鎮的百年華僑文化。
當前,鎮湖村已經確定了要打造流溪灣鄉村旅遊綜合體發展道路,以農耕文化+文旅產業融合的方式,讓鎮湖村成為人和鎮又一個鄉村遊名片。
農耕文化體驗:
“初步的發展方案已經出台,具體還在進一步完善。”楊嶽鎏介紹,農耕文化方面,他們前期將規劃上千畝農田,在現有稻田的基礎上再升級。計劃開發五大種植區域,包括水稻、花卉、蔬菜、綠植種植等,開發集農業觀光、田園度假、農耕文化、農產品會展商務、農業科普旅遊等於一體的農業公園等,滿足遊客觀賞、採摘、攝影等不同需求。“我們已經在籌劃美化稻田周邊的環境,水稻田中間的機耕路我們將打造成花路,讓遊客有更多的體驗。”
華僑文化小鎮:
與稻田區域不遠的蚌湖舊墟也將打造成佔地約100畝左右的華僑文化小鎮,重點打造華僑博物館、鄉村民宿、美食街、文創街、蚌湖墟、華僑文化小鎮戲院、玉虛宮、華僑文化廣場等。“華僑文化小鎮主要發展文旅產業,集中展示人和鎮幾百年來的華僑文化。”楊嶽鎏介紹,目前鎮湖村已經在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洽談。
美食鄉村文化:
鄉村旅遊離不開特色鄉村美食,目前,鎮湖村已經在收集整理蚌湖地區,甚至整個人和地區的傳統美食。“這些傳統美食,我們希望把它們變成為吸引遊客的亮點。”楊嶽鎏表示,除了美食,當地還有龍舟文化等,都將成為未來該村鄉村遊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