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賦能城市更新——衚衕深處有劇場
77劇場 受訪者供圖
走在北京東城區美術館后街,夏日的陽光灑在青磚灰瓦上。在車水馬龍、行人如織的街角,77文創園安靜地坐落於此,與周邊民宅融為一體,時而有三五成羣的年輕人進出,輕快與自在瀰漫於空氣之中。
位於美術館后街77號的77文創園,前身是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膠印廠。在北京“控增量、促減量、優存量”的城市更新思路下,這裏也悄然發生了改變。
走進77文創園,紅磚牆面的小樓帶着濃厚的時代氣息,大煙囱、燙金模切機等工業遺蹟被保留下來,鏈接着過去與現在。據説,好些膠印廠的老人時常還來園區逛逛,尋找年輕的記憶。2012年開始改造,2014年5月正式亮相,77文創園自創立之初就是以影視、戲劇為核心內容的主題文創園區。這與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周邊人文環境密不可分。
沿着園區裏迂迴旋轉的鋼梯來到樓頂,眼前豁然開朗——與園區一街之隔有中國美術館、三聯書店,向西是北大紅樓舊址,向南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向北則是中央戲劇學院。“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周邊戲劇、影視資源非常豐富,於是考慮將園區定位與東城區推進‘戲劇之城’建設發展的方向相契合。”77文創園運營方、東方道樸公司總經理李明説。
77文創園園區本身是圍合型,運營者甚至在規劃之初就融入了“劇場”概念。園區裏的主要文化地標——77劇場,前身是一個機修車間。運營者在原有建築結構基礎上進行加固並加以改建,使之成為符合當下運營條件的現代劇場。劇場重達3噸的大門可以整體抬升,能夠讓四面封閉的劇場變身為三面環繞的開放式空間。這樣一來,77劇場就變成了舞台,整個庭院就成了觀眾席。為了強化“劇場”概念,運營者還在劇場兩側的紅磚小樓外牆上新增了鐵鏽陽台,看起來就像是劇場裏的小包廂。
在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和城市更新相關政策的支持下,77劇場於2018年拿到演出資質。據悉,該劇場可容納200多名觀眾,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部分演出單元等文化活動曾在這裏舉辦。而這只是77文創園戲劇生態中的一環。這裏還包括賈樟柯工作室、無用生活空間、單立人文化等多家知名企業,它們聚合出園區鮮明的主題生態,並推動園區內上下游企業合作。
77文創園是北京老舊廠房騰退利用、文化賦能城市更新的一個縮影。東城區近年來積極利用老舊廠房等疏解騰退空間建設文化產業園區,擴大“衚衕裏的創意工廠”發展模式。目前,該區共有文化產業園區42處,總面積超過73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超過5000家。除77文創園,還推出了首創非遺詠園、大磨坊文創園、新隆福文創園、雪蓮·亮點文創園、南陽·共享際等項目,成為全國老舊廠房轉型發展文化產業最聚集和最具典型示範意義的區域之一。
從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是國內外城市發展的一個突出規律。“正是由於文化的牽引,城市才能更好地傳承過去的物質遺存、空間和記憶,並使之活化為滿足現代生產生活需求的新產業和新場景。”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宋洋洋認為,文化在城市更新過程中發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北京歷史底藴深厚,文化資源豐富,有着發展文化產業的天然優勢。宋洋洋表示:“北京在老舊廠房、老舊街區改造中,探索出一種文化賦能城市更新的特色模式,即尊重原貌、厚植文化、跨界融合、場景多元的模式。”
當前,文化產業園區已進入轉型升級、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既需要強化存量更新,拓展文化產業承載空間;又需要園區打開“圍牆”,與商區、社區、街區融合共生,實現文化生產、商業消費、城市生活的有機統一。“要用文化把傳統意義上的資產、街區,從需求和供給兩端全面激活。”宋洋洋説。
在北京市政府相關政策引導下,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文化產業園正成為城市更新的承載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創新地、優質文化企業的聚集地、市民文化消費的打卡地……
城市是棲身之所,也是心靈安放之處。文化產業園不僅讓北京老城煥發生機,也賦予城市居民更多美好生活的空間和可能。期待文化賦能城市更新的探索,讓城市、環境、產業協同發展,讓文化的芬芳滋養更多人。(本報記者 賴睿)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07月04日 第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