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天安門前屹立幾百年的兩根“柱子”,有什麼作用?看完你就知道了

由 宗政從蓉 發佈於 休閒

每個中國人都想過要去天安門看看吧,天安門是北京市的中心,是北京皇城的正門,是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的地方。天安門廣場面積有44萬平方米,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可容納100萬人的城中廣場。天安門前的四個白玉石大獅子雕刻於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石獅子身上的每一細節都展現了相當精巧的雕刻工藝。


比起其他建築,天安門前的兩根柱子就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了,不清楚立兩根柱子在這裏究竟是為何。事實上,這兩根柱子有很深的寓意。這種在立在大型建築物前的巨大石柱叫做華表,一般是用來作裝飾的,據説是古代部落的圖騰,是我國古代傳統建築中的一種形式。


華表的起源淵遠流長,最初的華表是木頭做的,用於指路或是識路的標誌,漸漸的有路人開始在這上面留言。後來有人開始在這上面寫意見,類似於今天的意見箱,被稱為"謗木",再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勸諫君王的指路牌,提醒着古代君王要時時刻刻勤政為民。


今天立於天安門前的華表由柱頭、柱身和基座三部分組成,柱頭上的圓盤叫"承露盤",在古時是用來接天上的仙露的,圓盤上有一隻叫做"犼"的瑞獸。華表的柱身由漢白玉打造,柱身上刻有一條龍,龍身刻滿了皇家才能用的雲紋,基座在佛像基座的基礎上還加了一圈石欄杆。


柱頭上那隻叫作"犼"的神獸使我國曆史上創造出來的眾多神獸之一,這些神獸被牀在出來大都有吉祥祈福之意,犼的方位不同代表的寓意也不同,天安門前華表上的犼朝南,意為等着君王回來,天安門後面的華表上的犼朝北,表示皇帝不要深居宮內而忘了人間疾苦,希望皇帝能出去看看。


這些説法是真是假難得考證,有人説本意並非如此,這只是後人對君王的諂媚討好之説,也有人説這是封建統治折收買人心的伎倆,賦予這些建築這麼多意義只是想籠絡人心。真相如何至今已無從得知,但是天安門前門後的華表是貨真價實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


華表主要用作裝飾,沒什麼實用價值,是我國獨有的建築,展示出來的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藴,也烘托出了皇城的威嚴。華表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標誌,它隨着歷史的發展一步步改進最終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現在和將來的華表又會被賦予新的含義屹立在天安門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