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三美建築漫步圖文田櫻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休閒

印度三美建築漫步

圖文田櫻

泰姬陵

我到新德里時,印度朋友哈里哈拉·埃先生對我説,泰姬陵和中國的萬里長城一樣,屬世界七大建築奇蹟,是印度最美的建築。

從新德里到阿格拉約200公里,車子行駛了3個多小時,來到了泰姬陵。我們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座紅砂岩砌成的城牆矗立着,兩座門樓左右對稱而立。走進大門,站在白色大理石鋪面的地上,呈現在眼前的是白色大理石世界:陵墓是純白的大理石,圓型陵頂是純白色大理石,欄杆是純白的大理石,4個尖塔是純白的大理石。翹首仰望,純白的大理石牆壁有幾十米高,直插蒼穹,當中是一個大理石築成小池,站在最前邊的小池邊,放眼望去,水池前站立着一個白玉般的容貌,如詩一般微笑佳人的建築物。在燦陽照耀下,又倒映在清澈水池之中,美啊,一種建築藝術之美,彷彿是海市蜃樓,夢幻仙境。

陵園前園幾棵古菩提樹枝葉參天,信步登上陵墓台階,繞陵一週,發現陵墓在紅砂石的平台上,平台四角矗立着4個大理石尖培,正面是一個高大的拱門,刻着《古蘭經》,4個尖塔襯托着中間的泰姬陵的圓頂,遙相呼應,構成一幅奇特的美的畫。當我們沿着甬道跨入陵墓內,華麗的裝飾令人驚歎。陵墓內呈八角形,分為五間墓室,一切裝飾都是用大理石板雕鏤出的透空花飾。雕透的門扉窗欞組成了一幅秀麗的圖案,花紋制工精細,連一片片的花蕊都清晰可辨,靠中間一扇門最為精美。據説還是出自一箇中國能工巧匠之手。墓室的四壁是五彩繽紛的珍貴寶石鑲嵌的鬱金香、百合花等植物圖案。哈里哈拉·埃先生介紹説,這些藍寶石、紅寶石、綠寶石、瑪瑙、碧玉等除了本國產的,還有伊朗、阿富汗、中國、埃及、斯里蘭卡等國。在中間墓室裏,有一道雕花大理石圍欄,圍欄中並排卧放着沙賈汗和泰姬的兩具石棺,上面佈滿了各式各樣的彩色寶石和浮雕。當沙賈汗在世時,曾用純金裝成並嵌着寶石的欄杆保護泰姬遺體,現在代替的是精美的、上面用寶石鑲成花紋作花帶的大理石圍屏。

陪同的哈里哈拉·埃先生介紹説,泰姬陵始建於1631年的莫卧兒王朝鼎盛時期,由沙賈汗動用兩萬多能工巧匠,耗費巨資,歷時22年,為自己的寵妃阿姬曼·芭奴興建的陵墓。參觀泰姬陵,我感到它不僅留下了這段泰姬陵史話,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古代勞動人民精湛的藝術才能。

我們拾級而上,登臨墓頂時,已是夕陽西下,彎月下的泰姬陵好似一個少女披着淡淡的透明的紅紗在朱木拿河邊翩翩起舞,那雪白的建築,閃閃的繁星,朦朦的塔影,增添着神秘而玄妙的色彩。

紅堡

我到德里時,哈里哈拉·埃先生陪我們去參觀紅堡。他説紅堡是一座光彩照人的古皇宮,為莫卧兒王朝第五代帝王沙賈汗,於1639年動工,花費10年時期建起的宏偉壯觀的皇宮。

我們到紅堡時,卻見紅堡前,好似跳蚤市場,三輪車、摩托車、轎車來往不斷,賣水果、食品的攤點一個挨着一個,中間還有耍蛇、耍猴的民間藝人,看外面的場景,讓人感到與宏麗的紅堡形成了天壤之別。

然而,細觀紅堡確實是美的。紅堡呈不規則的八角形,長915米,寬548米,由於採用從阿格拉運來的紅砂石為材料,呈赭紅色,故稱為紅堡。它共有5個城門兩大三小。西大門拉合爾門最為宏偉,城樓有樓閣和望樓,南門為德里門,較拉合爾門小。那高高的紅砂石宮牆,巍峨華麗的宮闕,精雕細刻的裝飾,令人驚歎。這座四面被高牆圍繞的宮殿大院,在院內的覲見殿裏,精工鑲嵌的大理石牆上,鐫刻着一句波斯名言:“如果人間確有天堂,就在這裏,啊!就在這裏,啊!就在這裏。”300年前一尊“孔雀王座”就設置在金碧輝煌的覲見殿裏。這尊御座長6英尺,寬4英尺,4根粗壯的支柱,鑲滿了紅綠寶石和鑽石。王座後面是兩隻開屏的孔雀,羽翼上亦嵌有各種珠寶,呈現出絢麗的色彩,現在只剩一個空架。金色的華蓋由12根金柱支撐,上面繁星似的嵌滿了各種珍貴的寶石。就在這富麗堂皇的王座上,莫卧兒大帝檢閲他的騎手和供作戰與典禮使用的大象,接見羣臣、貴族及異邦使臣。這座覲見殿有扇形的拱門,通向御花園。殿的周圍是大理石的亭台和皇宮拱廊。紅堡裏還有樞密院、寢宮和珍珠清真寺等精美建築。

紅堡建成後的10年,沙賈汗被其子奧朗則布廢黜並囚禁在阿格拉的城堡內。他又清除了自己的兄弟、兒子和侄子,坐上了孔雀寶座,建立了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其疆域包括阿富汗和大半個印度。

時光飛逝。在以後的三個世紀裏,紅堡和德里世事滄桑:莫卧兒王朝由盛轉衰,英帝國主義入侵;1857年印度人民民族大起義,英國殖民主義者殘酷鎮壓,紅堡在殖民主義的鐵蹄下顫抖呻吟;本世紀初,聖雄甘地領導的民族解放運動興起,覺醒的印度人民開始了不屈不撓的反殖民主義者的鬥爭;1947年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在紅堡升起了國旗,宣告了印度的獨立。

阿旃陀石窟

在馬哈拉斯特拉邦的佛爾達普爾村,一座座莊重瑰麗的石窟開鑿在一個馬蹄形山谷的巖壁上,使這座荒涼的山谷閃耀出奇光異彩。這便是馳名的阿旃陀石窟。“阿旃陀”一詞源於梵語“阿瑾提那” ,意

為無想。公元7世紀印度佛教鼎盛時代,當時唐代著名玄奘大師周遊印度各地時,曾到這裏並在阿旃陀陀石窟修道、講學。他在《大唐西域記》中曾描述過阿旃陀石窟盛景。

來到了這裏,便見到一個石窟燦爛藝術的天地。懸崖上有一條走廊直通每一個石窟。窟頂和四面的牆壁上、繪滿了各種各樣的繪畫和裝飾圖案,並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是由一組精美的建築羣所組成,共有29座石窟,其中25座是供僧人居住的,4座是佛教徒舉行禮拜儀式的佛殿。每座石窟門前,都有富含印度宗教建築藝術風格的建築,形狀典雅的建築造型,美麗的陽台雕柱,以及飾滿這些建築物上的人神禽獸的浮雕。在阿旃陀石窟中,最有價值和最為精彩的,還是那些以宗教題材為內容的數量豐富、繪製精美的壁畫,堪稱印度壁畫之冠。尤其是第1號石窟的壁畫,代表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這裏是佛殿,供奉褰釋迦牟尼雕像,從中間和左右兩側三個不同角度,刻畫出佛祖快樂、痛苦、暝想三種神態,其造型達到了極其完美的程度。窟內四周壁畫上有五百羅漢等宗教畫面,他們的姿態、面貌、喜怒哀樂的表情各不相同,極盡變化之妙,無一重複。笫2號石窟反映佛陀在蘭毗尼花園投生情景的壁畫和第16號石窟左壁的“公主臨終圖” ,都是藝術傑作,以及第4號窟僧舍、第19號窟的壁畫雕像,都是令人讚歎的。

旃陀石窟不僅壁畫豐富多彩,形象生動逼真,而且窟內的石柱、石窗、天花板上的浮雕也是琳琅滿目,活靈活現,長達23英尺的卧佛和石雕的大象氣勢雄偉,勻稱自然。這些宏偉絢麗的壁畫,栩栩如生的雕刻,反映出古印度藝術家在繪畫和雕刻上的高超造詣。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