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錢人”!
這句俗語雖然看起來,顯得很沒人情味,但卻真實反應了農村裏的親戚關係,確實有越來越多的親戚,把利益看得比親情還重要了。
我小的時候,家裏爺爺那一輩的人説得最多的話就是“哥走侄不親,姐去門檻斷”,還有“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來了”等。那時候我很不理解,怎麼好好不來往了呢,親戚離得又不遠。
直到現在,我自己也到了中年,見多了世事無常,才愈發覺得這些話還是挺有道理的。
原來親戚關係並不是像書裏説的那樣牢固,尤其是在觸碰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更是如此。也正因為現代人過於看重利益,所以在農村,也就出現越來越多親戚之間“斷交”的現象。
就像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裏深刻描述的那樣:是的,小時候,我們常常把“親戚”看得多麼美好和重要。一旦長大成人,開始獨立生活,我們便很快知道,親戚關係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生活同樣會告訴你,親戚往往不如朋友對你真誠。
今天就來説説,農村裏關於親戚“斷交”的那點事。
02 因為做生意,而斷交的親姐妹
我媽孃家那邊的親戚中,有兩個人跟我們家算是走得很近的,我稱她們為大姨和小姨。
話説大姨和小姨是嫡嫡親親的兩姐妹,她們結婚之前的感情非常好。那時大姨和小姨兩姐妹一起幹農活,一起抬着農產品到城裏去賣。雖然農村的日子不好過,但兩姐妹你心疼我,我也心疼你,稱得上是姐妹情深了。
大姨和小姨後來之所以斷交,是她們結婚後發生的事。那時大姨兩口子在鎮上開了一家早餐店,因為靠近鎮中學附近,再加上大姨父有獨家手藝,每天的生意可以説好到爆炸。
大姨兩口子忙不過來時,大姨就喊小姨過來幫忙。自然而然的,自家做早點的手藝也就教會了小姨。
只是大姨兩口子沒想到的時,小姨只在她們店裏幫忙了不到一年,全部手藝學會後,就以家裏有事,另立門户了。
這本來也沒什麼,畢竟同在一個鎮做生意也很正常。但小姨竟然把店開在大姨家正對面,這就讓大姨不爽了。最讓大姨兩口子無法接受的是,小姨還在背後故意詆譭他們,説他們店裏的面有問題,肉有問題,油也有問題,還經常找假/錢。
小鎮本來就小,再加上大姨家生意好,一直讓很多人羨慕嫉妒恨。就這樣,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假的就變成真的了。於是大姨,小姨兩家吵架,打架,弄得不可開交,最後兩姐妹就徹底斷交不來往了。
03 因為好心幫倒忙,而斷交的
我們村裏的李叔,一家都是厚道人。前幾年,李叔和他老婆在村裏開了一家小賣部,家裏之前還買了幾台收割機,這樣農忙時可以幫別人收割稻子,一年下來至少能掙小20萬,這在農村來説算是很不錯了。
此外,李叔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在省城上班,基本每個月都回來看看。小傢伙還經常給村裏的老人買點水果,小蛋糕什麼的,一家人口碑在農村非常好。
李叔本家有個嬸子,今年70多歲了,是個孤寡老人,看起來很可憐,李叔兩口子一直很照顧那個奶奶。
去年,那個奶奶摔傷了腿,是李叔隔三差五開着摩托車送她去鎮醫院換藥。這本來是天大的人情,可那個奶奶腿好之後,卻在村裏放賴打滾,説李叔進出她屋裏,偷了她500塊錢。最後李叔實在是説不清,又看那個奶奶年齡那麼大了,就給了她500塊錢,算是懶得跟她一般見識。
就在上個月,那個奶奶又生了病,她哭着求李叔送她去醫院。李叔心軟就答應了,結果倒好,奶奶説她一分錢沒有,然後醫藥費,掛號費總共1000多塊錢都是李叔掏的腰包。
李叔後來跟村裏人説,以後那個奶奶再求他,他都不多管閒事了,好心幫別人,最後還被人訛上了。
結語:以前聽説“親兄弟明算賬”,總覺得沒有人情味。可越來越多的事實告訴我們,有時坑我們的往往是我們最親近的人,這才是最讓人心痛的地方。
富蘭克林説:“對所有的人以誠相待,同多數人和睦相處,和少數人常來常往,只跟一個親密無間。”
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有些親戚看起來和藹可親,背後常常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有些人求你幫忙的時候,恨不得跪下來求你,然而一旦事情過去了,他們不但不記得你的好,還有可能翻臉害你。
所以,對於有些不靠譜的親戚,真要“斷交”了也沒什麼好可惜的。因為你們本來就不是一路人,早點各過各的還省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