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火把節,“彝族雄鷹”沙子呷帶來“最美禮物”!
彝族火把節到了,沙子呷回家了!
坐落於川西海拔2800多米高山上的一座彝族村寨熱鬧起來,鄉親們穿上節日盛裝,為幸福生活而起舞。
“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這是沙子呷獻給大家的節日禮物,也是他前不久獲得的一份沉甸甸榮譽。
鄉親們都沒有想到,當年他們湊了78塊錢,親自送行到火車站的這隻彝族雄鷹,能在軍營天地裏飛得這麼高遠……
一頂軍帽
沙子呷是大涼山的孩子,這裏流傳着紅軍長征的故事。
他的父母都是孤兒,當年這裏和平解放,爺爺一輩分到了房子和土地,他們一家才過上了新生活。
沙子呷的母親羅子各説:“在那之前,父母輩那些沒有土地的人,都要到富人家當僕人,啥苦活累活都要幹。”
翻身當主人。彝族人民對黨有着純樸而深厚的情感。
雖然有了自家土地和房子,卻沒有更多出路,生活依舊充滿了艱辛。沙子呷的童年缺吃少穿,充滿了各種酸苦味。
比同齡人更麻煩的是,沙子呷要揹着弟弟上學。
沙子呷就讀過的小學舊址
小學和初中,他都被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排的角落裏。弟弟哭鬧時,他就抱起弟弟邊哄邊聽課。
放學後,沙子呷還要滿山跑着放牛、放馬。餵馬時,喂的是熟土豆,他也抓着吃。
從小聽着“彝海結盟”戰鬥故事長大的彝族孩子,對部隊有着特殊嚮往。
有一天,沙子呷在集市上看中了一頂老式軍帽,懇求父親説:“我可以不穿鞋子,但就要買這頂帽子!”
他的堅持最終打動了父親,給他買了“人生中第一件值得炫耀的東西”。
戴上軍帽,夢想的種子也在沙子呷心底悄然發芽。
15歲那年,他參加了鄉里的火把節,一下子拿了摔跤、賽馬兩個第一。那時,他萌生了一個強烈念頭:要出去闖一闖,當兵是一條好路子!
17歲那年,到了服役年齡,沙子呷如願參軍。寨子裏的80多户人家,為他湊了78塊錢路費。鄉親們走了30多公里的山路,到火車站送他。
走出大山,去入個黨,這是沙子呷當年的夢想,也是鄉親們的囑託。
等戴上了真正的軍帽,沙子呷才發現,為導彈“築巢”的各種挑戰正在等着他。
大山褶皺
沙子呷的家,在大涼山白雲深處。
原想着“到山外見見世面”的沙子呷,來到了戰略導彈部隊工程部隊,成了一名導彈工程兵。
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兩彈一星”、國際維和,鏖戰郴州、汶川、隴南和玉樹,這支部隊的戰績彪炳史冊……
導彈工程部隊參加抗擊冰雪、抗震救災任務
然而,在平時,他們“躲”在不知名的大山裏施工,開山劈石,為導彈武器築巢。
當一枚枚導彈騰空出世、威震敵膽時,人們並不知道,那一座座軍事鬥爭準備的地下“長城”,是由這羣官兵熱血構築。
沙子呷覺得,這裏的山比家鄉的山更壓迫人。
恐懼,這是許多新兵的初始反應。一次施工,一塊岩石突然掉落,砸中了一起作業的一名戰友,鮮血染紅了地上的泥水。
施工還要繼續!沙子呷明白,這就是他們每天面臨的真實“戰場”。
身上看得到、看不到的一處處傷疤,是導彈工程兵的特殊“勳章”。這些,大家慢慢習慣了,但始終難以面對的是戰友的離去。
有一次,一塊巨石掉下來,一名戰友沒來得及發出任何聲音,就在沙子呷面前犧牲了。後來,大家經過那個地方時,都要點一根煙,以此緬懷他。
鏖戰、衝刺、會戰……這讓吃慣了農家苦的沙子呷都難以忍受。
某國防施工任務到了攻堅期,連續幾天的加班加點,讓沙子呷撐不住了。有一回上夜班,他溜到小河邊想打個盹——其實,他想回家!
躺在一塊大石板上,看着天上的繁星,沙子呷再次想起了家人讓他入黨的囑託,覺得自己不能當逃兵,又偷偷回到了坑道里。
艱苦與孤寂是一種難捱的痛。兩年服役期滿,工區同年入伍的幾十名彝族戰士登上了返鄉的列車,只有沙子呷一人選擇留下。
他覺得,自己還沒有得到“最好的東西”,應該留下來繼續戰鬥。
入黨
沙子呷太拼!新兵時的一次施工中,一塊上百斤的鋼模板砸中了他的右腳,3根腳趾骨斷裂,他還一直瞞着,堅持施工作業。等他實在沒法走路了,傷情才被連隊發現。
“炎症很嚴重,可能需要截肢!”進了縣醫院,醫生的話讓沙子呷懵了:自己是來入黨的,這下子怎麼跟父母交代?
最後,仗着年輕“本錢”,他總算挺了過來。
很多戰友對沙子呷執着的入黨願望感到不解,只有瞭解了他的特殊成長環境,才會理解那份期望和信仰。
沙子呷家鄉有一句諺語:“跟着共產黨走,能吃飽。”黨對這片土地的恩情,既在民意閒談中,更在羣眾心裏面。
寨子裏一位94歲的老兵告訴筆者,當時,好多年沒有人走出這座大山了,大家都盼着沙子呷一定要入個黨回來!
2005年7月,一項重大國防工程即將開建,作為突擊隊員的沙子呷表現出色,被批准火線入黨!
這天夜裏,沙子呷一個人在單位庫房裏哭了一晚上,軍旅生涯的第一個目標終於實現了!
第二天,他打電話回村裏報喜,村裏的電話員趕緊告訴了他的父母。
“入黨了!我家子呷入黨了……”作為村寨裏第一位女黨員,母親挨家挨户上門報喜,夫妻倆高興得一整天沒吃東西。
入黨,立功,轉士官,保送入學……沙子呷在這裏蜕變成長,不斷刷新着鄉親們對他的期望值。
沙子呷和妻子莫小梅應邀為涼山州應徵入伍新戰士上役前教育課
在他這部“鮮活的徵兵宣傳片”的影響下,沙子呷家鄉的許多有志青年,開始像他一樣到軍營逐夢。
這些年,沙子呷的哥哥、妻子、弟弟也都先後光榮入黨。這個“全國最美家庭”已經有了5名正式黨員!
勇者無敵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血性需要在戰鬥中歷練。
2003年夏天,南國密林,沙子呷參與一項國防施工任務。一天下午,作業面上突然掉下一塊黑板大小的石板,他的後背被蹭掉了一大塊皮,火辣辣地疼。
更不幸的是,離他最近的一名戰友直接被砸倒在地。
班長沒在,幾名年輕同志懵了。沙子呷回過神來,背起受傷的戰友就往陣地外面衝……終於,保住了戰友的生命。
而自己受傷時,沙子呷卻表現得像個“鐵人”。
“你不要命了?”新兵時,沙子呷被鋼模板砸傷腳的那次,縣醫院醫生的責備,讓他久久難忘。
“花多大代價,也要保住這隻腳!”時任團政委胡衞平當即安排衞生隊長趕往省城,邀請大醫院骨科專家會診。
穿導管、清淤血,割腐肉、長新肉,每天塞酒精棉進去消毒……每次“刮骨療傷”,沙子呷都咬枕頭、咬木頭,汗水濕透了衣背。
“導彈工程兵都是鋼鐵漢,每一項優質工程都是我們用血汗犧牲拼來的!”走在陣地裏,沙子呷對筆者説。
那年,還是代理排長的沙子呷,和戰友們頂風冒雪挺進大西北“生命禁區”。
呼吸越來越困難,眼珠直往外凸,太陽穴也陣陣麻痛……進陣地後,大家第一次在這樣的環境下展開作業,挑戰前所未有。
打風鑽、放炮、刨石渣……施工每向前推進一米,官兵們就四仰八叉地躺在作業面上,像拉風箱一樣喘着粗氣……
最終,他們鑄就了一項優質工程,同時也創下三項高原寒區施工紀錄。
2014年6月,沙子呷所在連隊受領某工程建設任務,由於地域環境複雜,“科技工兵”被迫回到了肩扛手抬的時代。
“工期只有10個月,必須完成!”連長沙子呷立下軍令狀,帶頭展開攻堅鏖戰。
高達50℃的作業面上,人一上去就像是蒸桑拿。沙子呷光着膀子,掄起搗固棒,第一個鑽進拱頂。其他戰士也跟着他投入戰鬥。
有的戰士累倒在作業面上,被抬出去呼吸幾口新鮮空氣,緩過勁來又主動爬上作業面繼續幹……一天下來,光鹽糖水他們就喝掉300多斤。
……
沙子呷名字裏的“呷”,在彝語中是英雄的意思,父母希望他當個英雄,任何時候都能夠“殺出一條血路”。沙子呷對筆者説:“每次看到坑道貫通的那一刻,都是最幸福的時候。”
從軍18載,從戰“老虎口”到戰塌方段,從“拼命工兵”到“標兵營長”,在這個特殊戰場上,沙子呷一路突擊掘進。
他18次擔任黨員突擊隊隊長,參與建設10多項重大國防工程,2次榮立二等功、3次榮立三等功,2018年3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19年被評為火箭軍“十大礪劍尖兵”。
如今,獲評“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沙子呷,正帶領官兵們走向新的神秘地標,繼續構築共和國新的地下長城!
攝影:劉明松 方雷 魏玉麟
主管| 火箭軍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文化中心
刊期?| 第 2435?期
監製:毛勳正
主編:吳? ?浩
責編:夏冰清
郵箱:zghjjt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