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地處寧夏南部的黃土高原之上,高山峽谷,崇山峻嶺,歷來有“山高太華三千丈,險居秦關二百重”之譽。鳥類愛好者在六盤山地區,發現並拍攝到一種體態渾圓的野雞,身着褐色羽毛,縮着脖子,圓得像個球。
經當地嚮導辨認説,這是野生大石雞,當地人稱之為嘎拉雞,總喜歡待在荒涼的高原及多巖的各山地、溝谷。
據《中國鳥類志》記載,大石雞是中國特有種。黃土高原、青海高原以及高山峽谷、裸岩地帶都是大石雞的家園。分佈於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區。
01褐色羽毛與岩石融為一體,身側有18條橫斑,縮着脖子圓得像球
大石雞是雞形目、雉科、石雞屬的一員,體型中等,其貌不揚,但是作為一隻野雞,它卻生活在高原之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極強。
荒漠、半荒漠、黃土高原、岩石山坡、高山峽谷等地區,都有大石雞的身影。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法。
大石雞看上去胖乎乎、圓滾滾的,雄鳥體長32-40釐米,體重445-710克;雌鳥體長23-45釐米,體重442-615克,中等身材,並沒有看上去那麼胖。
為了適應高原的高寒環境,大石雞穿着一身肥厚的褐色真毛“羽絨服”。厚密的羽毛,為它禦寒;低調的色彩,與山體岩石融為一體,隱藏了它的身影,天敵也就不能輕易發現它們。
身側的兩邊翅膀,密佈着約18條黑色的橫斑,增添了幾分威武的氣概,不至於太單調太平凡。
大石雞還有橘紅的嘴巴,紅色的腳,眼睛周邊的皮膚也是紅色,點綴出一些靈氣。圍繞喉部的黑圈有內外兩層,內層為黑色,外層為慄褐色。
大石雞是雞中的一枝秀,不管是羽毛、嘴巴,還是眼睛、爪子,都是為了在高原上更好地生存下去。
02生活很有規律,白天在高山上覓食,晚上在懸崖上睡覺
大石雞喜歡去長有稀疏薔薇科植物灌叢的石山溝谷覓食,食物包括花、果實、種子、葉子、根莖和嫩芽等,同時也吃各類昆蟲,葷素搭配。
隨着季節的轉變,大石雞所吃的食物,也會有所不同。夏季有豐富的食物,但到了冬季,覓食的難度會大一些,主要採食遺落地面的植物種子和挖取地下根莖。
總是成羣結隊活動在溪谷和泉水附近,活動規律,東方破曉時高聲鳴叫,然後會去飲水、覓食,開始一天的生活。晚上則在懸崖陡壁的凹坑內睡覺。
北京科普之窗網報道,大石雞在春、夏、秋季節,天氣較熱的時候,會躲在植物叢下或岩石的陰涼處;冬季報團取暖,集成大羣活動,會在向陽的山坡上,曬太陽避嚴寒。
大石雞還喜歡“塵浴”,在土質疏鬆的地方打滾,疏鬆筋骨。塵浴過後,在山坡上留下一個小土坑,以及幾縷掉落的羽毛。
一年四季生活在同一個地方,大石雞沒有廣泛遷徙的習慣,不過隨着季節的轉變,會進行垂直遷徙。
春夏季,高山積雪融化,大石雞的活動區域向上遷移,直達雪線,在海拔4700米的高山活動。到了秋冬季,氣温下降,天氣嚴寒,大石雞則會遷徙到山麓或溝谷。
不過冬季寒冷,為了覓食,大石雞不得不四處遊走。有時候找到的食物,不能滿足身體的需求,不得不整天奔波。
03擅長爬山卻不擅飛行,遇到天敵就往山上跑,並大聲叫喚警戒同伴
大石雞生活在高山之上,山坡陡峭,多峽谷懸崖,但大石雞卻能健步如飛,如履平地。雙腳能夠牢牢抓住陡坡,並且能夠刨土覓食。
然而,大石雞卻不擅長飛行,平常幾乎不會飛,但是遇到突發情況時,則會張開翅膀,以滑翔的方式逃離危險。
飛行力強而快速,卻沒什麼耐力,飛行中極少鼓翅,飛不了多久就要落到地面上。它會滑翔從一個山坡,滑向另一個山坡,或者翻越低矮的山樑。
當大石雞遇到天敵,受到驚嚇時,會發出驚慌的叫聲,快速地向山上跑去,而不會朝山下跑,或四處奔逃。它會一邊跑,一邊大聲叫喚,警戒同伴:有危險,快逃!
有時候也會蹲伏在地上,不發出任何響動,藉助羽毛“保護色”偽裝自己,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讓天敵無法發現自己的存在。
如果雞媽媽在帶領小雞時,遇到天敵,要麼帶着小雞快速逃跑,要麼是腹部貼伏地面,拍打翅膀,引起天敵的注意,為小雞爭取時間去躲藏起來。當小雞躲藏起來後,突然起飛,使天敵撲空。
04為爭奪配偶大打出手,一雌一雄關係不變,如果遇害會被別的雄雞頂替
大石雞的繁殖期,會因地域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在青海高原,大石雞通常是三月底到四月中開始配對營巢,而在六盤山地區則更早些,通常在三月初到三月中開始配對營巢。
繁殖期的雄性大石雞,與平常有所不同,鮮紅的嘴,鮮明的橫斑,項圈完全顯露;面部和頸部羽毛蓬起。
會不安地整天奔走,發出響亮的叫聲,叫聲在山間迴盪。雄雞之間,為了爭奪巢區,爭奪配偶,常常大打出手,大叫着向對手衝去,直到有一方被擊敗為止。兇猛剛烈,就像鹿科動物,為了爭配偶,常常打得傷痕累累,甚至死亡。
大石雞一雌一雄,一旦配對成功,就會一直保持夫妻關係,沒有意外不會改變。不過,如果雄雞遇害,那麼其他的雄雞就可以頂替它的位置。
它們會選擇在懸崖峭壁上營巢,利用天然凹坑,進行加工,比較簡陋。但巢的上方總會有植物叢、垂伸土崖作為掩蓋。
雌雞每天產卵1-2枚,一窩可產卵5-7枚,最多可達20枚。經過20多天的孵化,小雞出殼。一出生就可以自由行走,會跟着雞爸爸雞媽媽出去活動、覓食。
結語
大石雞的分佈區域較狹窄,但由於過度獵捕和農業、畜牧業的發展,造成大石雞的生境被破壞,進而導致數量下降。
每一種生靈都是大自然孕育出來的生命,人類要學會保持生態平衡,每一個人從現在做起,保護野生動物!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中國鳥類志、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北京科普之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