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線8月10日訊“夏天的日子一連串燒下去,雪亮,絕細的一根線,燒得要斷了,又給細細的蟬聲連了起來,吱呀,吱呀,吱……”
轉眼已入秋,聒噪的蟬聲漸漸消隱。火熱的夏天也在張愛玲絕妙的文字裏,成了雋永悠長的回憶。
帶着幾分好奇與嚮往,我們走進素有“湘潭的西藏”之稱的石鼓鎮,領略這個集秀美山水與深厚人文底藴於一體的邊陲小鎮的迷人風情。
因石得名
在涓水上游石鼓灣,有個遠近聞名的石鼓。它面向青山河岸,直徑7米、高6米,形狀酷似圓鼓。
“石鼓鎮的得名,就源於這塊石頭。”同行的石鼓鎮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相傳商紂武將曹侯崇黑虎,仗義弒兄,歸附周文王,後姜子牙封神,崇黑虎被封為“南嶽司天昭聖帝安邦護國大天尊”。這天,崇黑虎前往南嶽赴任,與隨從數人路過湘潭縣歇馬鄉,在雲霞嶺小憩。此時,金雞高唱,嶺上一農夫早起,忽然看到一位頭戴九雲冠,身披黃金甲,臉如鍋底、頜下一綹紅髯,黃眉倒豎、金睛雙暴的奇人坐於路邊一塊石板上。農夫嚇得瞠目結舌。一會兒,奇人手持銀斧,乘火眼金睛獸騰空而去。隨從們也慌忙駕雲追趕。而他們隨身攜帶的一套打擊樂器成為趕路的累贅,只好棄之於田野,化為石鼓、石鈸、石鑼、石棒槌等。
石鼓落下後,驚動了衡湘四縣官吏百姓圍觀,好奇者用木棒敲打鼓面,竟發出“咚咚”的響聲,餘音婉轉不絕。更有趣的是,連神仙也來了。每當風清月圓之夜,有兩位鬚髮銀白的老者在鼓弧上下“五子飛”棋。有天,兩位神仙下棋下到難解難分的時刻,一個屠夫悄悄來旁觀戰,直到棋局下完,神仙才發現有凡人列席,便急中生智地説:“你的夥計來了。”當屠夫回過頭看時,神仙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事後,神仙再也沒來過了。
傳説終歸是傳説。四周都是丘陵、田土,這塊花崗岩巨石究竟從何而來,又是何時而來……關於巨石身上的謎團,至今都無人能給出答案。不過,清嘉慶《湘潭縣誌》中有段記載,或許能幫助我們進一步認識石鼓。
清嘉慶《湘潭縣誌》記載:“士人云:鼓鳴則兵興。” 從現存史料來看,“鼓鳴則兵興”無從考據,但這塊邊陬之地兵連禍結、災難重重卻是真的。元末湘潭烏石寨出了個易華,是陳友諒的部屬,建48寨抗拒明軍,其中昌山周邊建有5寨。傳説,戰後石鼓一帶鎮域僅剩下高姓30餘人,躲在昌山密林中,才免於一死。此後幾百年,通過招民、移民墾荒,這裏人口才興旺起來。民國初年,南北軍閥在此發生激戰,日本人從湘鄉翻過山來,在歇馬街上姦淫搶掠,燒了半條街……
行走山水
石鼓鎮旅遊資源豐富、特色突出。尤其是近幾年,乘着全域旅遊的東風,石鼓憑藉秀美的自然山水與傳統非遺文化而獨步湘潭,吸引許多渴望體會“而無車馬喧”的環境的城市居民慕名前來。
來石鼓,海拔755.1米的昌山不可不去。它山連峯,峯連山,巍峨峻峭,氣勢磅礴,其中的錦鰲峯是南嶽七十二峯之一,享有“昌山之秀”的美譽,內有石龍寺、兩湘亭、曹家坳瀑布、曾國藩稍息亭、大三彎、頂峯等景觀。
錦鰲峯呈一字大脊西走,至鷹嘴石分支,西北迤為銅梁山,西南為花山,中間分列三座山峯,當地人稱“三碗齋飯”。“關於銅梁山,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呢。”帶路的宣傳幹事潘益前,是個“90後”,從小喜歡武俠劇。他邊走邊介紹,相傳山上有座古寺——新庵,其屋檁系銅梁所架。某日,突然一聲巨響,銅梁騰空而飛,發出萬丈光芒,射向太陽之虛。人們驚訝之際,又見銅梁飛於響水潭,隱入深水之中,故得名。
尋訪當天,室外氣温高達38攝氏度,但行走在銅梁山間,耳邊清風徐徐,眼前叢林茂密,好不愜意!循着青石板路向西攀登,我們想去尋找兩湘亭。遺憾的是,由於山路崎嶇陡峭,加之周邊草木過密,我們未能到亭前一睹其風采,不過在距離亭子不遠處的山坡上,舉目仰眺,兩湘亭山坳歷歷在目。我們放飛了航拍無人機,比古人有幸,有如孫悟空騰空萬里,將湘潭、雙峯方圓數十里風光盡收眼底。向西望去,漫山翠竹鬱鬱葱葱,無邊無際。據記載,兩湘亭建於明崇禎七年,1919年、1980年曾兩次維修。兩湘亭的“兩湘”,分別指湘潭、湘鄉。
下山時,我們到銅梁村塘灣組的張原忠老人家歇腳。老人今年72歲,身體硬朗,十分健談。他告訴我們,小時候他聽長輩説,去兩湘亭的古道,還有頂峯村的古道,都是曾國藩湘軍曾經走過的石板路。稍大一點,他每天徒步30分鐘上山砍柴、種紅薯。“穿過兩湘亭就是湘鄉了。”老人介紹道。
觸摸文脈
得益於一方靈秀山水的滋養,石鼓的文脈長久不衰。作為湘潭縣的文化大鎮,嗩吶等傳統民間藝術便是其中的代表。
傳説堯帝時,娥皇與女英有次在花園遊玩,看見幾只鳳凰在桂花樹上飛來飛去。於是,請了一位能工巧匠,取桂花枝一截,鑿開成木杆,端正方圓,上按365度,下按365節,取上一段製成“清”音,取下一段製成“濁”音,取中一段“清”“濁”相結合製成中音。再按天之五氣、地之五行,製成“宮”“商”“角”“徵”“羽”五音,又加“變徵”“變宮”二音,造就了人間第一支嗩吶。這支嗩吶在人間流傳至周朝,有位樂師從京都來到青山橋與石鼓,帶來了這支嗩吶。樂師深為這一帶的風景所吸引,也為當地人對藝術的追求所感動。於是定居下來,傳授嗩吶技藝。凡來求師學藝者,他都毫無保留悉數相教。就這樣師而徒,徒而孫,一代接一代吹,造就了石鼓與青山橋一大批吹奏樂手。
據當地老人回憶,石鼓素有“嗩吶之鄉”之稱,嗩吶藝術普及到家家户户,上至七八十歲的老師,下至六七歲的孩童都熱衷參與演奏,有父子對吹的,有夫妻同奏的,有祖孫三代齊吹打的。春夏晨昏,山山嶺嶺嗩吶聲不絕於耳。碰上逢年過節、婚喪喜慶,只要高亢嘹亮的嗩吶出場亮相,就能給父老鄉親們帶來歡樂和笑聲。
嗩吶不僅吹出了石鼓的名氣,還吹出了石鼓民間藝人的風光。據《湘潭縣誌》記載:清光緒年間,嗩吶藝人高玉來當時名震三湘;清朝末年,石鼓當地的嗩吶藝人應邀赴京參加嗩吶比賽,以口鼻各吹一支嗩吶而技壓羣雄,受到慈禧太后讚賞;民國時期,當地嗩吶藝人陳詠生、朱達湘手執嗩吶吹遍四水三湘;1957年,嗩吶藝人陳慶豐、朱梅江、左元和等人應邀到中南海,為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奏,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05年,“石鼓·青山嗩吶”傳承人莫柏槐將嗩吶吹到了人民大會堂,以一曲獨奏《春風吹拂青山橋》藝驚四座,榮獲“中國鄉土藝術表演成就獎”;2008年,“石鼓·青山嗩吶”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除了嗩吶,石鼓的木偶戲和制傘工藝也常為外人稱道。尤其是始於宋元時期的制傘工藝,讓石鼓美名遠揚。近年,伴隨旅遊業的興起,石鼓鎮積極轉變發展模式,將傳統油紙傘文化與鄉村旅遊有機結合起來,打造製作精良的旅遊工藝傘,並建立相關產業鏈。
登山臨水,俯拾落葉,採摘野果,聆聽山泉。全域旅遊給民眾帶來了實惠,石鼓鎮正依託秀美的山水和豐富的人文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邊陲小鎮也因此煥發出別樣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