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代是這樣過端午節的。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休閒

觀自

《端陽故事圖》冊,清乾隆,徐揚繪,絹本,設色,共八開,每開縱20.7cm,橫18.2cm。圖冊上鈐有乾隆皇帝諸方璽印:“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等。

此圖冊各開分別描繪了端陽節期間的重要民俗活動,集中表現了歷代各地的風俗習慣。每開均以隸書題寫畫名,並以行書對畫作加以註釋,以便讀者進一步理解畫面內容。

乾隆皇帝作為出身於滿族的清王朝統治者,將順民心、近民俗視為穩定朝政的一條治國的根本之道,他常諭令宮廷畫家以寫實的繪畫技法表現漢族的民俗事象。

此圖冊構圖嚴謹精妙,人物造型秀逸生動,線條遒勁流暢,色彩明麗典雅,顯示出作者較強的寫實功底和乾隆朝宮廷繪畫工整清麗的筆墨特點。

《射粉團》,題:“射粉團,唐宮中造粉團角黍飣盤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射粉團,這是一種唐代宮廷比較盛行的遊戲。粉團是類似麻團的一種點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射粉團遊戲的參與者多為女性或者兒童,射中者可以享食。

《賜梟羹》,題:“漢令郡國貢梟為羹賜官以惡鳥,故食之。”

梟羹,即用梟肉做的羹湯,就是貓頭鷹湯。作為一種節令食品,它曾先後出現在夏至和端午。漢代中後期直至明清,梟羹更成為皇帝端午節賜宴中的特殊食物,是古代端午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傳説,貓頭鷹吃自己母親,所以古人認為它是惡鳥。為了滅絕它,特意選擇在端午這個“惡日”來吃。但是,這個解釋不全面。吃惡鳥,自然是為了消滅它,但更加主要的目的是要消滅它所代表的惡行、惡人。皇帝其實是教訓大臣,不要做惡人、奸臣。這個官方禮儀具有政治涵義的。

《採藥草》,題:“五日午時蓄採眾藥治病,最效驗。”

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這一風俗。

《養鴝鵒》,題:“取鴝鵒兒毛羽新成者去舌尖,養之皆善語。”

鴝鵒即八哥,生於南方,南人羅而調其舌,久之能效人言。據説調教八哥最好的時間就是每年的端午。

《懸艾人》,題:“荊楚風俗以艾為人懸門户上,以禳毒氣。”

端午節有家家户户掛艾草的習俗,人們把艾草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空中,或剪成虎形,婦人爭相佩戴,以避邪驅瘴。

《系採絲》,題:“系採絲,以五色絲係臂,謂之長命縷。”

五彩是由紅、黃、蘭、綠、紫等五個顏色組成。五彩線,古代也叫五彩長命縷。系在女孩子的手臂、頸項上,叫長命縷、續命縷。為了驅邪避瘟,小孩子也會於端午節佩戴香囊,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清香四溢,此時五色絲線也可用於盤扣繫於香囊之上以便佩戴。彩絲又可結成串、編形狀,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裹角黍》,題:“以菰葉裹粘米為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以贊時也。”

此即人們所熟知的粽子,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有兩種粽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另一種則是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所使用的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説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觀競渡》,題:“觀競渡,聚眾臨流稱為龍舟勝會。”

此即觀龍舟競渡,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不捨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卻不見屈原蹤跡。之後的每年五月五日,人們便划龍舟以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觀競渡,聚眾臨流稱為龍舟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