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城裏客二龍山下鄉村遊
遊客在草莓園內採摘。
民俗館外的精緻壁畫。
8月13日,走進賓縣賓州鎮二龍山村馬家屯曉明農家樂的大院,大門旁“十星級文明户”的牌子格外醒目。農家樂屋內窗明几淨,院裏桌椅整整齊齊,正忙着打掃客房的於曉明剛送走一批客人,預約訂房的客人已接踵而至。紅火的生意不僅得益於二龍山旅遊的地理優勢,於曉明一直秉承的誠信經營理念,也讓農家樂得到了遊客廣泛認可。
“自從村裏開始美麗鄉村建設,慕名而來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們響應政府號召開辦農家樂,不坑人,不宰客,生意越做越紅火,一年少説也能賺到20萬元左右。”於曉明自信地説。
發展鄉村遊打出特色“組合拳”
在二龍山村,像於曉明家這樣靠着鄉村遊富起來的農户有80餘户,第三產業成了村裏除了農業外的又一大支柱產業,拉動鄉村的振興發展。而這一切都要從2010年説起。
“當時的村子既不富,也不美,為找到一條適合本村發展的路子,村裏多次召開村‘兩委’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二龍山村黨支部書記吳少軍介紹,由於二龍山村的位置得天獨厚,國家4A級風景區二龍山就在村邊,所以村裏決定以馬家屯、崔家屯為試點,瞄準農家樂項目,大力發展鄉村遊。
“村子不美、村容不靚,怎麼好意思讓遊客留在村裏?所以我們第一步,就是下大氣力做好基礎設施建設,扮靚鄉村。”吳少軍介紹,在鄉里的大力支持下,二龍山村的村容村貌大變樣。以馬家屯為例,全屯房屋立體改造89户,鋪設地下排水管網3900延長米,建地下排水井60個、滲水井116個,安裝了路燈120盞,道路全面硬化,路肩全部完成綠化,補齊了旅遊硬件。
村子美了,如何吸引旅遊者前來又成了關鍵。在村委會的精心謀劃下,根據農户自身具體條件,扶持每户各自經營旅店、飯店等具有農家特色的項目,拉長鄉村遊鏈條,並利用網站、微信、微博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幾年來,二龍山鄉村旅遊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來不少遊客。
光有農家樂還不夠,二龍山村還打出了鄉村特色旅遊“組合拳”。啓動採摘園項目建設,村委會積極協調租用農户土地,共建設了310個小菜園、47棟葡萄大棚、2棟温室,遊客來園區自行採摘,以市場價格出售,切實拉動了村集體與村民收入明顯增長。村“兩委”又組織村民創辦了酒廠,專門生產純高粱地產酒,讓遊客走進村莊,全面體會到這裏的形、色、美、味。
打造民俗館留住城裏客
“來到我們二龍山村,不但玩得美、吃得香、住得舒坦,遊客回到城市還會念念不忘,那是因為我們村留住了那股濃濃的鄉愁。”吳少軍帶着記者走進村裏建起的民俗館。
館內設置了老大隊部、舊民居、流金歲月等板塊,陳設着傳統農具、糧票布票、農家院用品等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展品。從衣、食、住、用、行等全面展示鄉村民俗、文化特色以及從貧困到富裕的發展軌跡。
二龍山村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把鄉村旅遊與鄉村文化相融合,實現經濟發展和鄉村文明雙提升。為了記住鄉愁,不忘傳統,讓後人有根可尋,二龍山村建設了獨具特色的民俗館,集展覽、體驗、參觀學習、青少年教育於一體,目前共收藏各個時期的農耕文化及生產生活用具300餘件。自開館以來,每天吸引不少遊客來參觀,成為該村鄉愁鄉韻的一大亮點。
如今,二龍山村農家樂現已發展到80餘家,形成了產業集羣。都市遊客對此情有獨鍾,紛至沓來,絡繹不絕,二龍山村農家樂每年接待遊客100餘萬人,年增收2000餘萬元。遊人來體驗農家樂,能感受到遠離都市喧囂、迴歸質樸農家生活的樂趣,那是一種男耕女織、廚有美食、宿有火炕、玩有采摘、賞有庭院的美好田園生活。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哈爾濱日報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