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閲讀,強調的是閲讀方法。沒有合理閲讀方法的構建,我們很難應對考試中遇到的問題。
初三複習,很多學生會選擇大量刷題來應試,臨近中考,更多同學會把刷題看成是制勝法寶,希望以此解決考試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但對於中考的文言文考查來看,刷題未必有好的效果。即便是平時學習中,很多同學也會感到,題刷了不少,但考試時該出錯的地方還是出錯,甚至面對這些錯誤,卻找不到合理的解決方法。
我認為,初三學習最後一個階段,在文言文複習上,必須構建合理的讀法,參透文言文閲讀的內在要求,才能具備優質的解題思維。要儘可能做到“細讀”與“深耕”,探究文中的“微言”(這也是古人倡導的讀書方法,如下面引文中鄭燮就提出“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勾前探後,梳理出文理,從而在題目面前“恍然大悟”。
舉例來説,關於課內文言文清代鄭燮的《濰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一書》兩句話的翻譯。
其一是翻譯“老吏苦之,坡灑然不倦。”
要正確翻譯這個句子,我們需要明白這樣幾個問題:老吏是誰?在講蘇東坡讀書的時候,怎麼會突然出現這樣一個“老吏”?老吏“苦”什麼?作者為什麼要寫到“老吏”的“苦”?
這就需要細讀這個句子的上下文。原來,這裏作者是想用蘇軾讀書的故事去論證“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這個觀點。那麼蘇軾是怎樣讀書的呢?作者列舉了,一次在翰林院讀《阿房宮賦》,讀到了四更天,這個老吏自然是掌管翰林院的官吏,蘇軾讀書讀到四更,一個掌管翰林院的老吏,不可能棄蘇軾不顧,而離開翰林院去休息,他需要陪着蘇軾,蘇軾讀書讀到“四鼓”,這個老吏也要陪到“四鼓”,他當然感到為陪蘇軾讀書為苦了。所以前文交代蘇軾讀書的地方——翰林院,是必須讀到的重要信息。如果不細讀,文中呈現的信息把握不準,就很難理解老吏為什麼而感到苦了。很多書中,把這個句子翻譯成:“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覺得他讀得辛苦,可蘇東坡卻十分暢快,毫無倦意。”這是否準確,值得思考。
除了我們要搞清“老吏苦之”中的“之”的指代義,還要體會文中呈現的蘇軾讀書情景。蘇軾讀書辛苦不辛苦,老吏也許能感覺到,也許感覺不到,但這不是老吏關注的重點,老吏關注的是夜過“四鼓”自己不能去休息,還要陪着蘇軾在此讀書。因此,這裏的“之”,更確切的指代義應為蘇軾“四鼓”了,還在翰林院讀書,老吏還需奉陪,不能離開翰林院休息。因此,這裏的翻譯應為“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為陪蘇軾讀書到‘四鼓’而感到辛苦,可蘇東坡卻十分暢快,毫無倦意”。
如果我們再深耕,可以看出:作者在這裏用了對比的手法,一“苦”一“灑然不倦”,用老吏的“苦”(不是蘇軾的“苦”)來反襯蘇軾讀書讀到“灑然不倦”的程度就忘乎所以了,沒有顧忌到還有一個不能關翰林院之門的老吏。同時,這裏還有獨特的語言現象: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問題。因為“老吏苦之”中的“之”既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包括情狀),很明顯這裏代人不恰當,不能説老吏為蘇軾而苦,那就只能代事,代指陪蘇軾讀書這樣一件事。綜合起來,可以看出,能把兩種語言現象都翻譯出來的,不應該是“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覺得他讀得辛苦,可蘇東坡卻十分暢快,毫無倦意”這樣的翻譯,而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為陪蘇軾讀書到‘四鼓’而感到辛苦,可蘇東坡卻十分暢快,毫無倦意。”
再舉個例子,惟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平生書不再讀,迄無佳文。
有些書中將這個句子翻譯成:“只有虞世南、張睢陽、張方平等人,一生讀書從不讀第二遍,但他們始終也沒有寫出好文章。”
這個翻譯中,對“迄”的理解上,是有偏差的。“迄”在古漢語中,可以解釋為“至,到”或者“畢竟,終究”。這裏可以理解為“終究”、“最終”——表示某種結果,鄭燮在這裏舉出幾個人讀書的例子,是想證明自己倡導的“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這個觀點。意思是説,這幾個人平生在讀文章上,不再讀第二遍,使他們在文章的撰寫上最終沒有取得多大成就,而不是説他們在為文上始終沒有什麼成就。
鄭燮應該也讀到過虞世南的《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首詩的影響力,鄭燮也應該很清楚,鄭燮在這裏不是説這幾個人在為文上始終沒有什麼成就,而是他想表達“讀書不喜歡讀第二遍,在為文上面,最終就很難有‘佳文’”這個意思。
我這裏列舉的兩個句子的翻譯,也都經常出現在我們平時的考試中,或者是我們依賴的複習材料中,我的用意不是去辨析到底哪種翻譯是正確的合理的,而是讓我們去思考,如果我們在閲讀文言文中不“細讀”,不“深耕”,就很難發現問題,發現不出問題,我們有些錯誤必然還是難以避免。
最後一段時間,學會耐心讀文章(尤其是文言文),並形成深度思考,才能構建合理的閲讀方法,去應對即將來臨的中考。
作者:夏智(作者為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初中語文教研員)
編輯:顧軍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丨圖片來源:本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