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活遊記|冰島最南端的西人羣島,火山封存下的小確幸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休閒

冰島又迎來絕美夏天了,從《荒野求生》一鍵換成《綠野仙蹤》,有大片的紫色魯冰花,有綠意茫茫的苔原,還有蠢萌蠢萌的海鸚鵡。

冰島是孤獨的代名詞,是最遙遠的遠方,是世界的盡頭,在這個“冰與火的世界”,卻還有着一處秘境,鮮少有人涉足其中。

可能因為不在冰島的主島上,交通相對也沒有那麼方便,所以西人島一直能躋身到熱門景點的行列裏,但也正因如此,保佑一份難得的純粹。

西人島得名典故

説起西人島,很多朋友可能還沒啥印象,但如若説起韋斯特曼納羣島,想必就會迴響一片。它是位於冰島南海岸的火山羣島,一共14個小島。

而為啥明明在冰島南端不叫南人羣島卻要叫西人島,這裏也是有個小典故的。據説,冰島的首位定居者——英格爾夫·阿爾納爾松,最開始帶着妻子和多名奴隸一起漂泊移民到冰島,而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幾年後也來冰島與他會和,不料卻被他手下的奴隸殺死。

這些奴隸為了躲避阿爾納爾松的報復,一路逃到了西人島,雖然結局還是被殺死,但是人們決定以他們為島嶼命名。而這些奴隸來自愛爾蘭,在人們發現冰島之前,一直以為愛爾蘭是大陸最西端,因此愛爾蘭人也被叫做“西人”,所以西人島便由此得名。

被火山封存的赫馬島

西人島最大的並且也是唯一有人定居的便是赫馬島,人口約在4200人左右,由於四面環海,居民大都是靠漁業生存,因此,他們也被認為是冰島最勤勞努力的漁民。

這裏沒有什麼廟宇閣樓,建築也都是跟着山坡走,最高不過三四層而已,但卻讓木妮一眼萬年,在巨大的石頭之間,暗綠的苔原、泛着土紅色的岩石和停泊在港口的五顏六色的船隻相印襯趣。

到了傍晚,能看到粼粼波光下隨風擺動的船隻,在暗黃柔和的日落裏,整個赫馬島美得就像是一副油畫,不用到處打卡,光是走走就很滿足。

不過提及赫馬島,那就不得不提到這裏的火山,畢竟,赫馬島本身就是由海底火山爆發而形成的。幾千年前,Helgafell火山爆發,噴湧而出岩漿把2個小島合二為一,也就形成了現在的赫馬島

1973年1月23日,Helgafell山頂又出現裂縫,迅速撕裂到1600米長,40+個熔岩出口同時噴湧,漫天都是火紅滾燙的岩漿。

不幸中的萬幸是,前一天受天氣影響,很多漁船並未出海,都停留在港口,島上5000+個居民才得以逃生。這場火山噴發,持續了足足5個月才結束,近三分之一的房屋建築被燒燬,掩埋在兩億噸熔岩及火山灰之下,因此赫馬島也得名“現世龐貝古城”。

而Eldfell則是1973年那次噴發新形成的一個火山錐,在冰島語中,“eld”意為火,“fell”意為山,直譯就是“火山”。來赫馬島最受歡迎的一項活動便是登頂Eldfell。

只有50來歲的敍爾特塞島

西人島最南端的島嶼敍爾特塞島,是一座年僅50來歲的年輕島嶼,也是冰島最年輕的土地。1963年11月14日破曉,一艘漁船被突如其來的巨浪撞擊,發現了遠處有煙,本以為是船隻着火了,沒成想發現了火山灰。

原來,冰島南海域內在海拔以下130米處發生了火山爆發,恰好在11月14日這天到達海平面,被漁民發現,不過,這一噴發,就足足噴了四年半,一直持續到1968年6月5日,也因此,冰島萌生了一個新生島嶼。

敍爾特塞的名字也是源於北歐神話中一個名為蘇爾特爾的火神巨人,不過這裏可是獨一無二的天然實驗室,光禿禿的島嶼不斷被風蝕,被海衝,面積不斷縮小,但竟然,還能生長出苔蘚和地衣,甚至於蚯蚓都能生存下來,真真是讓人佩服!不過這裏可沒人居住哦,僅供科學研究。

除了火山,還可以賞海鸚看“象石”

如果你以為西人島只有火山,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這裏,有最佳觀測海鸚鵡的地點,也是個名副其實的“海鸚鵡樂園”,除此之外,還能看到神似大象的“大象石”!

- 歐洲最大的“海鸚鵡樂園” -

蠢萌蠢萌的北極海鸚鵡是冰島的國鳥,而全冰島乃至全歐洲最大的海鸚鵡棲息地就在西人島其中的赫馬島上,海鸚鵡大都棲息在崖壁上,觀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4-8月海鸚鵡會返回陸地產卵,也是看鳥的最佳時節。如果盛夏8月登島,還可以趕上一年一度冰島最為盛大的狂歡節日——露營節!

8月、9月來西人島看海鸚鵡還能看到小海鸚剛孵化出來,看它們衝破蛋殼,在海上學習飛翔、捕魚。夜晚,還有很多當地的小朋友會在街上“掃蕩”,遇到迷路的小海鸚,就把它們移到更適合學習飛翔的地點。

- 惟妙惟肖的“大象石” -

比桂林的象鼻山還要惟妙惟肖,西人島海岸邊的崖壁,看起來就像大象在喝水一樣,不僅五官和四肢和大象相差無幾,就連灰色粗糙的紋理皮膚和觸感也都非常相似。

1973年,愛德菲爾火山噴發後岩漿流入海,冷卻變成玄武岩,恰好形成了這一天然岩石景觀,由於體積龐大,最佳觀測點在海上,想要一睹“大象石”芳容的遊客,可以乘坐島上的小型快艇,一路還能和海鸚鵡和鯨魚打個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