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蘇軾娶的兩任妻子竟都是歌妓,蘇軾的“想當然”讓歐陽修看到了他的不凡

由 卯秀珍 發佈於 休閒


宋朝王明清著的《揮麈錄》就記述:“姚舜明庭輝知杭州,有老姥自言故娼也,及事東坡老先生,雲:公春時每遇暇,必約客湖上,早食於青山綠水佳處。飯畢,每客一舟,令隊長一人,各領數妓任其所適。晡後鳴鑼以集,復會聖湖樓,或竹閣這類,極歡而罷。至一些鼓夜市猶未散,列燭以歸,城中士女彙集,夾道以觀行騎過,實一陣子盛會也。”在杭州那樣的人間天堂,沒去泡腳桑拿找美女簡直枉活一生啊,那樣的繁華,蘇軾都是要湊上個湊的,因此,總有了此次杭州狎妓的緋聞。

宋朝嘉祐二年,歐陽修主持人貢舉考題,命作文題為“刑賞忠厚老實之至論”。判卷中,當副主考將一篇立論新穎、文情並茂的奇文上呈於他,那位文壇領袖在擊節讚美的另外,也記牢了文中一個他先前本質未曾見過的典故。

試卷拆分後,才瞭解此文出自蘇軾之手,因此,他就求教這一年青人:“‘皋陶砍人和帝堯搶救’一典出自哪裏?”愕然,蘇軾笑道:“師恩,學生在《三國志》中,曾讀完一個‘曹操奪得幽州’的經典故事。擊敗袁紹後,曹操就將虜獲而成的袁紹之子袁熙的老婆,賜予為自己的孩子曹丕,孔融據説這一事頗為未滿,隨後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中編了一個人的故事説,周武王伐紂獲得勝利,虜獲了妲已,便賜予其弟周公旦。曹操見信後大惑不解,由於全部史籍都記述妲已為姜太公要殺,怎麼會被武王賜予周公旦?但孔融是當今大儒,應是言富於據。因此看到孔融時就問及這事,孔融説:‘我以今天的事揣摩古代人,僅僅主觀臆斷,並無出自。’曹操聞之甚為心服。學生文中常説的典故,亦如孔融,都是主觀臆斷耳。煩請師恩擔待!”聽蘇軾那麼之説,歐陽修忍不住開懷大笑道:“好一個‘主觀臆斷’!沒多久的未來,大家必須是隻知子瞻,不聞老夫矣!”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原文】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山腳下溪邊的蘭草才抽出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間的沙石小路經過春雨的沖刷,潔淨無泥。時值日暮,松林間的布穀鳥在瀟瀟細雨中啼叫。

誰説人老不會再回年少時光呢?你看看,那門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流逝。

註釋

浣溪沙:詞牌名。

蘄(qí)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清泉寺:寺名,在蘄水縣城外。

短浸溪:指初生的蘭芽浸潤在溪水中。

瀟瀟:形容雨聲。子規:杜鵑鳥,相傳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稱“杜宇”,鳴聲淒厲,詩詞中常藉以抒寫羈旅之思。

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時代。

白髮:老年。

唱黃雞:感嘆時光的流逝,人生不可能長久。


【作品鑑賞】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描寫雨中的南方初春,表達作者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種向上的人生態度

東坡為人胸襟坦蕩曠達,善於因緣自適。他因詩中有所謂“譏諷朝廷”語,被羅織罪名入獄,“烏台詩案”過後,於公元1080年(元豐三年)二月貶到黃州。初時雖也吟過“飲中真味老更濃,醉裏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那樣惴惴不安的詩句,但當生活安頓下來之後,樵夫野老的幫助,親朋故舊的關心,州郡長官的禮遇,山川風物的吸引,促使他撥開眼前的陰霾,敞開了超曠爽朗的心扉。這首樂觀的呼喚青春的人生之歌,當是在這種心情下吟出的。

上闋三句,寫清泉寺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淨。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這一派畫意的光景,滌去官場的惡濁,沒有市朝的塵囂。它優美,潔淨,瀟灑……充滿詩的情趣,春的生機。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誘發詩人愛悦自然、執着人生的情懷。

環境啓迪,靈感生髮。於是詞人在下闋進發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攄寫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字,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長恨水長東”,光陰猶如晝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東奔駛,一去不可復返,青春對於人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説:“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然而,在某種意義上講,人未始不可以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煥發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詞人發出令人振奮的議論:“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景色自然明麗,抒發使人感奮的議論,即景取喻,表達有關人生感悟,啓人心智

人們慣用“白髮”、“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發出衰颯的悲吟。白居易當年在《醉歌》中唱道:“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裏朱顏看已失。”蘇軾也曾化用樂天詩,吟過“試呼自發感秋人,令唱黃雞催曉曲”之句。此處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徒發自傷衰老之嘆。“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髮唱黃雞!”這與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黃雞並白髮”,用意相同。應該説,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這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出蘇軾執着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名家點評】

曾敏行《獨醒雜誌》卷二:徐公師川嘗言:東坡長短句有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白樂天詩云:“柳橋晴有絮,沙路潤無泥。”“淨”、“潤”兩字,當有能辨之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謂:“愈悲鬱,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作者介紹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本 名

蘇軾

別 稱

蘇東坡、蘇文忠、蘇仙

字 號

字子瞻,又字和仲

號東坡,又號鐵冠道人、海上道人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

出生時間

1037年1月8日

去世時間

1101年8月24日

主要作品

《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主要成就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追 贈

太師

諡 號

文忠

職 業

畫家、書法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