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崖造像淹沒水下36年重見天日
白河堡水庫“佛爺灣”全景
安插木樁的圓形鑿孔
畫面右側的摩崖造像保存相對完好,左側像和中間像略顯模糊
摩崖造像旁尚存“安、馬”二字
多年淹沒在水庫中,“白河佛爺灣摩崖造像”因此被披上了一層神秘面紗。近期,延慶區白河堡(bǔ)水庫持續向下遊輸水,隨着水位降低,這組摩崖造像漸漸露出水面。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這是白河堡水庫蓄水36年以來,佛爺灣摩崖造像的首次“現身”。
隱沒36年 摩崖造像“現身”
白河堡水庫位於延慶區東北部,距離北京市區約110公里。近日,北青報記者走訪白河堡水庫,乘巡邏船行至一處名為“佛爺灣”的水域,在一塊花崗岩崖壁上見到了“出水”不久的摩崖造像。
三尊淺浮雕造像並列於同一塊岩石上,形制體量相當,均為坐式,每尊高約1.7米、寬約0.8米。左側石像漫漶不清;中間石像隱約可以看出輪廓;右側石像保存相對較好,石像雙耳垂肩,短頸,身着通肩大衣,裙於胸前打結,雙手交於腹前,陰線勾勒衣褶,下承蓮花寶座,背後有浮雕的頭光和背光。石像前擺放着新鮮的蘋果,系水庫工作人員供奉。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石像周圍存在明顯的斧鑿痕,以及安插木樁用的方孔和圓孔。右側石像上端的斧鑿痕中,刻有“石匠”二字;佛像左下方的刻字較為模糊,能辨識出來的只有“安、馬”兩個字。兩處字體都比較隨意。
水位下降16米 石佛得以重見天日
摩崖造像如何成為了“水下文物”?據北青報記者瞭解,1983年竣工的白河堡水庫,是白河引水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存水最高時達到6000多萬立方米,摩崖造像因此被淹沒。白河堡水庫工作人員魯冰玉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10月1日前後,水庫開始向下遊輸水,存水量已減至800多萬立方米,水位下降了16米,石佛因此重見天日。魯冰玉坦言,他在白河堡水庫工作了20年,常聽當地老人説起“佛爺灣”,這是他頭一次親眼見到這組石像。
石像可能出自元代 目前水位將維持一年
此事引起了延慶區文物管理所的關注。延慶區文管所副所長於海寬介紹説,他的一個同學在白河堡水庫工作,10月中旬發給他石像的照片,他隨即和同事去現場查看,發現這正是延慶區隱沒多年的普查登記文物——白河佛爺灣摩崖造像。
因為石像多年來被水淹沒,於海寬在延慶從事文物工作14年,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看到白河佛爺灣摩崖造像。“延慶區文物部門在職的同事,沒人親眼見過這組摩崖造像。”於海寬告訴北青報記者,他的父親於秉銀,曾任延慶縣文物管理所所長,1983年以前白河堡水庫尚未建成,在進行文物普查時,老父親曾親眼見過白河佛爺灣摩崖造像。1983年水庫建成,1984年蓄水,石佛便沒於水下。
在延慶區文物管理所的檔案中,北青報記者看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拍攝的白河佛爺灣摩崖造像。歷經30多年,浮雕的立體感發生了一定程度變化。於海寬解釋説,從目前的狀況看,水流對於摩崖造像的影響和空氣流動差不多,好在白河堡水庫的水流比較緩和,對於石像衝擊較小。
石像出自哪個歷史時期?面部細節為何缺失?於海寬研究發現,石像所在崖壁,附近是明代的靖安堡,在遼、金、元三代,這裏曾是御路的一段,名為黑谷路。元代尚佛,因此御道兩側有不少佛像石刻,通過形制判斷,這組石像出自元代的可能性較大。就石像面部來看,不排除其在歷史上遭到過人為破壞。於海寬透露,白河堡水庫目前的水位,估計還能維持一年左右。接下來,他們會請石刻文物專家,對這組石像的斷代、保護措施做進一步論證。
文並攝/本報記者 崔毅飛
攝像/本報記者 崔毅飛
【來源:北青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