佇立在殘存的風陵渡,嘆曾經的歲月和故事,終究如雲煙般散去。
我們要從山西這邊的芮城,到陝西那邊的潼關去了。其間,我們要去一個古渡口,它有一個十分風雅的名字,叫風陵渡。
那是一個特別霸氣的渡口。在黃河彎彎曲曲的生命航程裏,曾經有着許許多多的渡口,但唯有這風陵渡,贏得了“萬里黃河的第一灣、大河東去的第一渡”的名聲。
它就卧在黃河的北岸,它讓黃河在它的身邊拐了一個大大的彎,呼嘯着向着遙遠的東方奔去。它的身後站立着默默無言的呂梁。它抬頭望向南岸,東南邊是綿延起伏的伏牛山下的中原大地,西南則是傲然挺立的華山和八百里秦川。
在這個渡口,雞鳴一聲,流經晉豫陝這三個省的黃河水都聽見了,華北、西北、華中這三大地區的人們被叫醒了。於是,那個從宋朝走到了金代的詩人趙子貞,在風陵渡口乘了船,從北岸乘到了南岸,在無比悵然又感慨的心緒下,寫出了這首風陵渡的絕句:“一水分南北,中原氣自全。雲山連晉壤,煙樹入秦川。”
只是,這絕句裏的風陵渡口,曾經還飄浮過帶有神話色彩的戰爭煙雲。
相傳,我們的先祖軒轅黃帝,在這黃河的岸邊,和半神半人的蚩尤,交纏爭鬥了數次,都不曾得到勝局。在困頓之際,黃帝有位叫風后的大臣用大風驅散了敵方作法散發的霧霾,最終助黃帝大軍戰勝了蚩尤。
只可惜,用大風拯救了黃帝的賢臣風后,在這場戰爭中被殺了。黃帝為他建造了一個陵墓,他就在黃河邊靜靜地睡去了,把這裏睡成了一個千古絕唱的渡口,人們一邊唸叨着他的豐功偉績,一邊在這渡口,南來北往於秦晉之地。
可以用詩人艾青的《風陵渡》詩句來想象一下風陵渡在風裏的景象:“風吹着黃土層上黃色的泥沙,風吹着黃河的污濁的水,風吹着無數的古舊的渡船,風吹着渡船上古舊的布帆。”
渡口熱鬧了起來。往來的客商,漕運的船隻,河面上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爭渡的蔚為壯觀的景象。
渡口無言,靜靜地看着滔滔的黃河,向東流去,帶走了忠烈的豪情,帶走了悽美的愛情。
大巴停下來,眼前的渡口,已然是一副寂寥的模樣。當年的古渡碼頭除了眼前的滔滔黃河,已看不到一艘渡船。岸邊,幾家冷冷清清的小飯店,打着嚐鮮黃河魚的招牌。遠處,那架風陵渡大橋如飛虹般地橫跨在黃河河面上。佇立在殘存的古渡岸邊。我不禁深深地感嘆:渡口曾經的歲月和故事,終究如雲煙一般散去,似流水一樣逝去,一去不復返了。
已是傍晚6點時分,我來到了沒有堤岸的黃河邊,終於看到了期待中的黃河落日。
太陽已泛紅,紅得那麼鮮明。玫瑰色的晚霞灑在寬廣的河面上。在晚霞嫵媚的光燦裏,黃河用莊嚴、泰然的目光,看着圓圓的落日漸漸沉進自己滾滾濁波的懷抱,它微笑地默許着這種星辰的墜落,那是天長地久的輪迴。
站着,看着,我深深地被感動了。古渡夕照落日圓,大河奔湧如一條金色的綢帶,那種唯美,那種輝煌,從此將深深地沉入我的心海里,長相憶!
(汪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