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的紅色資源

本文轉自【光明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丁一鳴 常河

松柏常青,晌午的陽光落在烈士紀念塔頂端。入園石階處,一堂微型黨課正在舉行。遊客們端坐在小馬紮上,靜靜聆聽着侯傳宇講述那段烽火歲月。義務守陵36年,他的身邊終於有了可以説説話的人。

1945年,安徽省渦陽縣曹市鎮輝山村輝山烈士陵園落成,314名新四軍將士英靈在此長眠。此後,輝山村村民侯小辰義務守陵至1984年。彼時,他的兒子侯傳宇接過重任,這一守,就到了今天。

“以侯傳宇為代表,紅色基因流淌在每一位輝山人的血液中。但是直到2015年,這座陵園以及輝山村還鮮為外人所知。”曹市鎮黨委書記王雷説。

5年前,輝山村離不開一個“窮”字。村集體負債78萬元,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户149户570人,貧困發生率達到11.7%。5年後,輝山村村集體收入近百萬元,貧困發生率歸零。

英雄的土地從來不缺脱貧的志氣,只缺一條路子。“俺們輝山村最好的資源就是紅色資源,無論如何要開發好。”脱貧攻堅戰打響後,村兩委入户調研時,老黨員李會海提出建議。

沉睡的紅色資源逐漸被喚醒。針對村中紅色旅遊景點年久失修、不成體系的現狀,輝山村拉下7000餘萬元投資,以輝山烈士陵園為核心,整修了戰地醫院、新四軍四師指揮部、忠烈祠、丁永年故居、甜水井、苦水井等一系列景點,並建設、升級了一批旅遊配套設施。

喚醒之後,關鍵在盤活,而主角必須是村民。侯虎是全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17年,他從外地務工歸來,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引導支持下,將自家超市改造為集超市、餐飲、住宿於一體的民宿。

走進這家“紅色記憶”民宿,處處洋溢着“紅色味道”,瞬間將人拉回火熱的革命年代。“現在每天要接待十來桌、百來位遊客,收入比起開超市翻了五六番。”侯虎幹得紅火、忙得歡快、笑得燦爛。

民宿對面,同樣從外地返鄉的馮坤正在進行網絡直播。“我的這家‘老茶館’即將開業,朋友們可以直接點擊鏈接選購商品,當然更歡迎大家親自來一趟輝山……”馮坤對着手機鏡頭,一舉一動有模有樣。

2019年,輝山村累計接待遊客超過5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千萬元。目前,全村旅遊從業人員近200人,帶動周邊500餘人就業。

“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有“紅”也得有“綠”。輝山村主路振興大街一頭連着紅色旅遊,一頭連着綠色經濟。“通過壯大旅遊產業,帶動集體經濟,走一條休閒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的新路子。”輝山村第一書記隋振洲心中有數。

“去年,輝山村集體固定資產達到1300萬元,經營性資產97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101.1萬元,人均純收入15876元。”32歲的輝山村新任黨委書記牛雪峯説,從城市回到農村,他選擇“與輝山共成長”,“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好農旅結合的發展道路,讓村民的好日子比黃金梨更甜蜜。”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24日 04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4 字。

轉載請註明: 喚醒沉睡的紅色資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