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江畔賞文藝風景

 上海是國內文化藝術市場最興旺的城市之一,除了大名鼎鼎的西岸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餘德耀美術館,近年來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特色文化藝術場館。這些場館白天川流不息,夜晚燈火通明,在眾多文藝愛好者看來,這也是魔都另一個側面的摩登。

魔都江畔賞文藝風景

圖説:1862時尚藝術中心上演精彩演出 新民晚報記者 蔡瑾 攝

抱朴美術館

  位於虹口區海平路58號2樓的抱朴美術館,是一座藏匿於北外灘的高顏值美術館。館內採用黑白基調的裝修風格,挑高的開闊樓層、大幅的玻璃牆讓美術館內部看起來充滿簡潔大方的美感。美術館的户外露天花園也是一大亮點,在這裏可以欣賞北外灘沿江綠地及陸家嘴建築羣,夜景尤其迷人。

中國證券博物館

  中國證券博物館位於虹口區黃浦路15號的浦江飯店。浦江飯店原名禮查飯店,創辦於1846年,1857年遷至現址,1907年擴建為具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維多利亞巴洛克式建築。199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創辦於浦江飯店,飯店見證了新中國證券市場的誕生、發育和成長,集優秀歷史建築和現代證券交易場所於一體,具有極其厚重的歷史底藴和文化價值。

復星藝術中心

  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的復星藝術中心建築由英國建築設計事務所Foster+Partners和Heatherwick Studio聯合設計,建築外觀最大的亮點是三層金色可轉動簾幕。位於藝術中心頂樓的公共裝置藝術“Counter Sky Garden數字空中花園”出自日本藝術家宮島達男,是復星基金會的永久收藏。裝置由300盞不停閃爍的LED數字燈組成,數字從9到1週而復始變化。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位於徐匯濱江原龍華機場舊址內的廢棄儲油罐、消防水池及相關配套設施,經過工業遺產至藝術空間的轉變後,成為了現在的上海油罐藝術中心。上海油罐藝術中心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油罐空間改造案例之一,藝術中心室外是向公眾開放的公園,室內是豐富的展覽和活動空間。在這個無邊界的美術館,公眾可以親近感受藝術、建築、城市、自然和出色的黃浦江景觀。

藝倉美術館

  地處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00號的藝倉美術館原為上海煤運碼頭舊址處的煤倉,在保留原有的建築和風景上重新構築,成為一座承載藝術的“倉庫”。人們在沿江平台經過時,可以看到原狀保留的煤倉漏斗,進入美術館內部,舊時煤倉的結構也同時作為另一種永不落幕的展覽呈現在觀眾面前。

1862時尚藝術中心

  2005年,始建於1862年的上海祥生船廠走完了在浦東的143年歲月,老廠區變身為光鮮繁華的金融區。作為黃浦江畔見證歷史的文化保護建築,船廠被保留了下來,並在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隈研吾的設計之下,成了歷史與現代的結合體——船廠1862。在船廠1862的建築格局中,隈研吾設計保留了一個800座的中小型藝術空間——1862時尚藝術中心。這座百年老建築,開啓古老而年輕的藝術歲月。

  新民晚報記者 沈琦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2 字。

轉載請註明: 魔都江畔賞文藝風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