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着水位緩退,太湖地區防汛等級從Ⅰ級逐漸調整為Ⅲ級。洪水兇猛,但各方卻調度有序,圍繞着太湖的一場洪水“碟戰”漸漸平息。
這不禁讓我們思考:“碟形”窪地的太湖為何容易“憋水”?又有哪些工程在保衞着太湖?思客帶你走近長江流域的最後一個“大蓄水池”。
1
太湖為何容易“憋水”?
太湖流域屬於平原河網地區,地勢低窪,洪水出路不足,導致太湖水位“易漲難消”。
如果説洞庭湖和鄱陽湖是兩個大“水盆”,太湖則更像一個“碟子”。從其地形來看,太湖流域主要是四周高、中間低,而太湖居中的平原地區,地勢最為低窪。暴雨來時,周邊的大小河流幾乎都往地勢低窪的太湖彙集。
▲太湖流域水系地勢示意圖
再加上雖然太湖的面積很大,但是“個子”卻不是很高。平均水深只有2米左右,導致太湖自身的調蓄能力較小。
梅雨期,太湖流域幾乎每天都在下雨,降雨次數多,間隔短,前一場集中降雨過程的洪峯尚未消退,後一場降雨過程又接踵而至。
水位每上升1釐米,太湖都要多出近一箇中型水庫的水量,防洪壓力頗大。
排水不易,也是導致太湖容易“憋水”的一大因素。
不同於洞庭湖和鄱陽湖,太湖並不與長江干流直接相通。持續降雨後,太湖進水多、出水少,而太湖洪水外排的通道有限,大量洪水流入太湖並且蓄在太湖裏,使得太湖水位易漲難消。
2
是“誰”在保衞太湖?
隨着太湖水位的上升,排水泄洪尤為重要。
太湖環湖大堤,是抵禦“洪水猛獸”的第一關。入梅以來,太湖水位一路高漲,連續超警戒水位二十多天。經過加高加厚,7米多的環湖大堤扛住了一波又一波洪水侵襲。
太湖防汛,既靠堤壩擋,也靠工程排。再高再堅固的大堤,也無法一直抵抗超過設計標準的洪水。因此大堤重要,排水也重要。
▲7月18日,太浦閘開啓九孔向黃浦江排澇
目前,太湖的排水泄洪通道主要有望虞河、太浦河。
望虞河西起無錫沙墩口,東至常熟耿涇口,北排到長江;太浦河是一條用了近40年挖掘而成的人工河,讓蘇州的太湖區域與上海黃浦江上游的西泖河連通,將水通過太浦河東排入黃浦江。
近年來,太湖的周圍陸續建成了以防洪、除澇為主的11項骨幹工程,保衞着太湖的安全。
3
太湖為什麼淹不得?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在太湖水”。太湖煙波浩渺,是江南水資源的核心。
江南運河將長江、錢塘江、太湖幾大主動脈連通起來,太湖平原內部又通過毛細水網與運河相通。
往來的人流貨流就像血液裏的營養物質,從毛細血管匯流到主動脈,再反過來,流遍整片土地的肌理。
通過江南密集繁複的水網,水運的低成本優勢,擴散到區域內的每一畝土地、每一個村鎮。在這個過程中,位於水路交通節點的一些米糧集市也順勢發展成了繁榮的市鎮。
從衞星夜光遙感圖來看,這一區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圍繞着太湖的長江三角洲腹地,城市羣密集,在夜晚到來時熠熠生輝。
若洪水聚集於太湖,無異於是頂在長三角頭上的“懸湖”。一旦發生大面積洪澇災害,在長三角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難以估量。
可以説,掌握着江南“財富密碼”的太湖,淹不得,也淹不起。
近日,太湖洪水紅色預警終於降級為橙色預警,水位緩退,湖面微靜。但當前長江第3號洪水正向中下游演進,颱風胚胎正在醖釀,太湖面臨的考驗還在繼續。風雨欲來時,太湖防汛絕不能因“看似平靜”而鬆懈。
監製:李曉雲
設計: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