衚衕裏的“新工廠”

  

衚衕裏的“新工廠”

  本報記者 趙昂

  《工人日報》(2022年06月18日 03版)

  閲讀提示

  近年來,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區疏解騰退的老舊廠房、庫房等,北京市東城區引入空間佔用少、附加值高、成長性好的文創企業,騰籠換鳥,培育出42處高品質的“新工廠”,這些“衚衕創意工廠”給北京老城注入了新活力。

  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南陽衚衕的南陽·共享際,副總經理趙禹清還記得,咖啡店開業的第一天,後院的老大爺聽説了,打開一牆之隔的窗户,伸出一個大號搪瓷杯,“小夥子給我接一杯咖啡,提提神兒。”這裏是北京第一個集創作孵化、排練演出、休閒住宿等為一體的“戲劇共享生活社區”,而在2019年試運營之前,這片建築已經整整沉睡了25年。

  近年來,利用首都功能核心區疏解騰退的老舊廠房、庫房等,東城區引入空間佔用少、附加值高、成長性好的文創企業,騰籠換鳥,培育出42處高品質的“新工廠”,這些“衚衕創意工廠”給北京老城注入了新活力。

  輝煌的工業過往

  與永定門城樓隔護城河相望的大磨坊文創園,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成立的天民機制麪粉廠,現在以“大磨坊文創園”的身份脱胎亮相,成為南中軸線上的文化創意新領地。

  “1982年引進了首條油炸方便麪生產線,‘天壇牌’方便麪成為很多北京人的記憶,1992年北京市糧食工業公司同外資合作成立北京大磨坊麪粉有限公司,引進瑞士現代化小麥麪粉生產線,‘大磨坊麪粉’成為北京專用麪粉的代名詞,這座工廠一直都是北京市民的重要‘面袋子’”。首農集團發展辦公室負責人史亞莎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而今,在大磨坊文創園,按照面粉加工流程設計的13棟外部形式和內部空間各不相同的建築完整地保留下來,外立面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法式紅磚,園區中擺放的制粉設備更是北京糧食工業歷史的見證。

  和“大磨坊”一樣,許多衚衕裏的工廠,都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也曾為這座城市的發展作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從中國美術館與三聯書店中間的美術館東街一路向北行走,行至美術館后街,77文創園出現在行人的左手邊。在北京市中心,這座昔日工廠更像一座“四合院”,建築物四面合圍,幾棟不同歷史的工業樓房分別建於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四圍之內是別樣的幽靜。

  這裏曾經是北京膠印廠,其前身來自長江之畔。當時,多傢俬營印刷企業分別從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地遷至北京,在北京建立多家印刷廠,經過公私合營改制後定名“京華膠印廠”,1958年因新建北京火車站遷至美術館后街,8年後更名北京市膠印廠,是北京市第一家採用膠印技術的工廠。

  隨着時代變遷,舊有的工業業態已經不適合首都核心區的發展。以大磨坊麪粉廠為例,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致使原業態在交通擁堵、勞動密集、粉塵污染和噪音擾民等方面的問題逐漸顯現,於2014年關停,由首農發展公司進行改造升級。

  發揮獨特優勢

  類似的環保問題同樣困擾着北京膠印廠原廠區周邊居民,當時膠印廠生產帶來的污染和噪音問題與城市發展越來越不相符,另外印刷業務也在逐步下滑。工廠搬離市中心後,留下的園區如何發揮新作用?

  創立於2014年的77文創園,是北京市首批市級文創產業園區之一。“一街之隔有中國美術館、三聯書店,往西走有北大紅樓舊址,往南走有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往北有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資源得天獨厚。”77文創美術館園區總經理潘鵬飛告訴記者。正因如此,該園區的定位是以影視和戲劇為核心內容的主題性文化產業園區。

  膠印廠原有的廠房空間、倉庫在原有建築基礎上被加固,建成了77劇場。厚重的工字鋼柱和暗紅帶鏽的鋼板成為劇場的重要特點,重達3噸可整體自動全舉升開啓的大門,使得這個劇場能夠在兩分鐘內從四面封閉變成三面環繞的開放性空間。每年200場各類演出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創作、演出資源向園區聚集。

  工業遺產優勢也讓老廠房在經濟效益之外,發揮着社會效益。大磨坊文創園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按照“文化+體育+科技”的主題打造現代化的文化創意園區,中國搜索、國際籃聯、人民中科等一批優質企業和機構相繼入駐。同時,為傳承好首都糧食文化,首農食品集團在園區內建設了首都糧食博物館。博物館從糧食的起源、種植、儲藏、運輸、加工、供應、利用多角度展示了北京城的糧食記憶,“對於引導羣眾節糧愛糧具有重要宣傳教育意義”。

  煥發活力的園區,也積極助益當地民生建設。園區的餐飲等資源便利了周邊居民,園區南側鐵路空地被改造成停車場,解決了周邊老舊小區的停車難問題。

  衚衕裏來了年輕人

  趙禹清提到的咖啡店,而今在北京的咖啡愛好者中名氣極大,叫“鐵手咖啡製造總局”,是年輕人的網紅打卡地。年輕人不只是為咖啡的香氣而來,也為感受衚衕裏的煙火氣息,園區與衚衕社區既有機融為一體,又與居民生活互不打擾。而這,也是南陽·共享際作為舊城改造型社區標杆項目的重要優勢。

  南陽·共享際所用的建築,曾是中國對外演出公司用於審核演出的地方,有舞台、化妝間、辦公室和食堂,從1994年開始曾經閒置了25年時間。老建築成為文化櫥窗重新煥發生機,為衚衕裏帶來了年輕人,而融為一體互不打擾的特點,也維護好了新業態與老居民之間的良好關係。“我們的項目位於衚衕深處,老街坊出門旅行,甚至會把自家鑰匙放在我們這裏。”趙禹清説。

  日本進口的照相機、德國進口的燙金機和模切機,靜靜地在77文創美術館園區的主要位置展示着,曾經有一代代年輕產業工人,操作着這些工具,譜寫過工業時代的創業故事。而今,衚衕裏再次迎來年輕的創業者。

  這場“騰籠換鳥”是雙贏的。勞動密集型、高耗能的工業企業走了,老城靜下來,綠起來,還有了新的產業增長點。2020年以來,東城區文創園人均、地均文化產值連續保持北京全市各區首位。

  告別老城的工業企業,也迎來了新的未來。以糧食產業為例,藉助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契機,退城區進郊區、進產區、進港區,有效推動了提質增效升級,“這既是城市發展規律,也是產業發展規律。”史亞莎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45 字。

轉載請註明: 衚衕裏的“新工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