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大象新聞記者 邱延波/文 段晉哲/圖

龍門石窟的奉先寺羣雕,是唐代的一項國家工程、也是唐高宗李治親手抓的“天子一號”工程。7月20日,龍門石窟保護研究專家座談會在龍門石窟研究院二樓會議室召開。會上,龍門石窟研究院保護中心主任馬朝龍在彙報奉先寺保護工程時稱,此次修復保護工程揭開了奉先寺羣雕在1300多年前的秘密: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天子一號”工程

龍門石窟始鑿於北魏,盛於唐,窟內的造像多為皇家貴族營建,是古代皇家石窟的典範。龍門石窟中的奉先寺羣雕,是唐代的一項國家工程。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唐高宗初年,奉先寺羣雕開鑿。作為唐高宗親自抓的“天子一號”工程,皇家十分重視。公元672年,武則天贊助脂粉錢兩萬貫。公元675年,以盧舍那大佛為主佛的奉先寺羣雕完工。竣工之日,武則天親率文武百官參加盧舍那的開光儀式,並在伊水東岸禮佛擊鼓奏樂,可見皇家對這項國家工程的重視程度。

奉先寺羣雕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雕像精美、技藝精湛,是龍門石窟唐代雕刻藝術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有專家稱奉先寺羣雕的恢宏氣派,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成為東方佛教藝術和石刻藝術的典範,代表了中國佛教雕刻藝術的最高峯,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和美學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説,“天子一號”工程也名副其實。

身繪綵衣,再覆金箔

龍門石窟研究院保護中心主任馬朝龍説,在此次奉先寺保護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近距離觀察,工作人員在9尊造像的發冠、衣紋上均有綠色、紅色、紫色的彩繪顏料。經檢測,為古代彩繪。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在彩繪顏料檢測的基礎上,工作人員在盧舍那大佛的額頭、普賢菩薩臉部、文殊菩薩發冠右側、北壁天王發冠正面等多處檢測出金銀元素。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專家稱,這説明在當初雕像完工的時候,很有可能是身繪綵衣,再覆金箔。

琉璃作眼,至今良好

在近距離觀察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在盧舍那大佛右側脅侍普賢菩薩的右眼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左眼眼珠保留外側一半,表面上有風化物覆蓋。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綠色的,跟啤酒瓶子顏色差不多。”7月20日,一名負責現場施工安全的工作人員説。

科研人員初步分析,眼珠的鑲嵌膠結料為鉛白,琉璃的主要成分與古代的琉璃成分一致。通過現場觀察和超聲波無損檢測可知,目前琉璃無明顯的風化現象,保存較好。

考古人員發現,盧舍那大佛雙眼內無眼珠,但是與普賢菩薩有相似的喇叭狀楔口,據此推斷盧舍那大佛在造像時具有與普賢菩薩相似的眼睛結構,琉璃作眼,後期可能因各種因素導致缺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81 字。

轉載請註明: 揭秘1300多年前的“天子一號”工程:金箔覆身,琉璃作眼 - 楠木軒